在当今社会,共享电动车以其便捷、环保的特点,逐渐成为了老百姓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共享电动车的普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随之出现,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为了推进共享电动车便民服务,我们特提出以下社会公约,希望广大市民共同遵守,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出行环境。

一、不能划坐垫:维护车辆整洁,传递文明出行信息

共享电动车的坐垫是乘客直接接触的部分,其整洁与否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体验。

然而,一些市民在使用共享电动车时,随意在坐垫上划写、涂鸦,不仅破坏了车辆的整洁美观,也给后续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在使用共享电动车时,切勿在坐垫上划写、涂鸦,保持车辆的整洁美观,传递文明出行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共享电动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清理坐垫上的污渍和涂鸦,确保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市民对文明出行的认识,让更多人自觉维护共享电动车的整洁和美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不能涂二维码:保障车辆正常使用,防止恶意破坏

共享电动车的二维码是市民使用车辆的重要凭证,通过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轻松解锁车辆,开始自己的出行之旅。

然而,一些不法人员却利用二维码进行恶意破坏,故意涂抹、遮挡二维码,导致市民无法正常使用车辆。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市民的出行权益,也影响了共享电动车的正常运营。

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广大市民切勿涂抹、遮挡共享电动车的二维码,保障车辆的正常使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二维码的保护和监管,对恶意破坏二维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民的出行权益和共享电动车的正常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不能放倒或推河里:尊重公共资源,维护城市形象

共享电动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其摆放位置和使用方式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然而,一些市民在使用完共享电动车后,随意将其放倒或推入河中,这种行为不仅损坏了车辆,也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整洁。

我们应该认识到,共享电动车是公共资源,需要大家共同爱护和珍惜。在使用完车辆后,我们应该将其停放在指定区域,确保车辆摆放整齐、有序。

同时,对于发现有人故意放倒或推入河中的行为,我们也应积极举报,共同维护城市的公共秩序和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不能剪电线:保护车辆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共享电动车的电线是车辆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电线被剪断,不仅会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然而,一些市民出于各种目的,故意剪断共享电动车的电线,给车辆的运营和市民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因此,我们强烈谴责这种破坏公共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呼吁广大市民切勿剪断共享电动车的电线。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共享电动车的监管和保护力度,对于恶意剪断电线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不能偷电瓶:打击盗窃行为,保障车辆运营

电瓶是共享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也是价值较高的部分。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将黑手伸向了共享电动车的电瓶,实施盗窃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共享电动车的正常运营,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为了打击这种盗窃行为,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防盗行动中来,发现盗窃行为及时报警。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共享电动车电瓶的防盗措施,采用技术手段提高电瓶的安全性,减少被盗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不能放气或拆轮子:确保车辆完好,维护出行便利

共享电动车的轮胎和气压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然而,一些市民出于恶作剧或报复心理,故意给共享电动车放气或拆卸轮子,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共享电动车的完整性,也给其他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切勿对共享电动车进行放气或拆卸轮子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共享电动车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的车辆,确保市民能够顺利使用共享电动车出行。

共享电动车便民服务的推进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只有大家共同遵守社会公约,爱护公共资源,才能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