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王大伯都要回到老家,穿过齐人高的野草,来到偏僻山岭给故去的老人扫墓。

扫墓一周后,王大伯开始怀疑自己祭拜时做错了什么,因为他感觉老祖宗生气了。

毫无缘由地,王大伯觉得浑身无力,吃不下饭,哪哪儿都疼,还一直发着高烧。扛了几天也不见好,便踉踉跄跄摸到医院,任由医生抽血检查。

看着诊断书上稀奇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王大伯烧迷糊的脑子更加反应不过来,拿着单子的手一松,又昏迷了过去。

经过漫长又艰难的治疗,王大伯被医护和家人从阎王爷那里抢了回来,他念叨着什么祖宗什么降罪,但医生笑了:

您老啊,就是遇上毒虫子了!”

薛定谔的蜱虫咬伤

医生说的“毒虫子”,就是蜱虫。

蜱虫,长得有点像蜘蛛,只有2毫米到10毫米大的个头。它最有标志性的外观,就是头部的一对尖锐的口器,给猎物放血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生命阶段的蜱虫丨CDC

被动物吸血,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蚊子、蚂蟥,你总遇上过吧,能吸走多少血呢?

真正“大不了”的是,它可能只吸你几毫升血就走了,也可能给你注入致命的毒

前文说的王大伯,遇上的就是带有大别班达病毒的蜱虫。蜱虫吸了王大伯的血,作为“回礼”,把身上的大别班达病毒送给了王大伯。我国从2009年发现这种病毒感染以来,截至到2021年,已有18902人发病[2]。

感染大别班达病毒后,患者的症状就像是流感和急性肠胃炎的大杂烩,还会引起血小板明显减少,出现严重的出血倾向,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我国这种病的死亡率曾经在30%以上,2016年后降到8%左右,仍是个不低的比例[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大别班达病毒,蜱虫还可以携带100多种致病微生物,主要导致的疾病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斑点热、莱姆病、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回归热、巴贝斯虫病……要论传播疾病的能力,蜱虫仅次于蚊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分享自己父亲因蜱虫叮咬患病的经历丨小红书

这就是蜱虫最恼人的几个地方:被它咬一口,可能完全没关系,也可能出大事;但要说防蜱虫,大家的意识又完全比不上防蚊

它的大杀器,其实是趁人无防!

多问这一句,帮医生快速诊断

蜱虫病是个让医生头疼的问题,最主要原因是,患者大多并不知道、或者忘了自己被蜱虫叮咬过,因而延误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但也不能怪患者,因为被蜱虫叮咬,真的不容易发现。

蚊子要咬你,先得大声嗡嗡刷存在感吧,扎你的时候你会疼吧,吸完血还会留给你一个又痒又红的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蚊子叮咬虽也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但还是比较好发现的丨giphy

但蜱虫不一样。

⚠️它跳到你身上、和离开你的时候,都悄无声息;

⚠️叮咬时,它会释放一种麻醉剂,让你不觉得疼;

⚠️留下的伤疤因人而异,可能是形似焦炭的黑色结痂,也可能是一个难以发现的、浅浅的破损;

⚠️叮咬部位还大多是头皮、腋窝、腹股沟、大腿根这些隐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蜱虫叮咬留下的疤痕,可能很大很明显,还在容易被发现的部位丨Dr B Mill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蜱虫叮咬的痕迹也可能小小的,藏在头发中(照片中被叮咬的小女孩因此瘫痪)丨Facebook/Jessica Griffin

蜱虫叮咬又危险又隐蔽,慌了慌了,野外徒步回来先去医院扒光衣服让医生检查吧?

那倒也没必要。蜱虫叮咬带来的病,一般潜伏期不超过1个月。要是你从野外回来1个月了也没啥不舒服,就实在不用费心去医院了

但你要是从野外回来后的1个月内,出现了难以溯源的不舒服——包括但远不限于上文提到的各种症状——别自己吃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挂感染科的号且一定要在就诊时候多问医生一句

“我前几天去过野外,有没有可能是蜱虫咬的?”

别怕这样显得你很神经很多疑,万一真是蜱虫咬出来的病,你和医生都会感谢这一问的!

如果去的医院没有感染科,也可以对症挂血液科、消化科的号,并且对医生说出你对蜱虫叮咬的怀疑

但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很多蜱虫病患者来医院的时候病情已经很重了,通过急诊科直接住进了ICU……

能不能躲开蜱虫啊?

不能说100%躲开,但这些办法,可以帮我们大大减少跟蜱虫交锋的概率。

首先,我们得了解蜱虫最容易出现在哪。草树茂密、灌木丛生的丘陵、山地、森林,是蜱虫的老巢;它对环境温度也有要求,太冷太热都不行,所以我国蜱虫病患者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的地方,比如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夏天最容易出现;

可咱也不能就不去这些地方了对不对?去可以,行头准备好:戴帽子、穿长袖长裤、裤腿塞进袜子、袜子塞进密实的鞋子(凉鞋达咩),别说不好看啊,现在户外风不是很流行吗?

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对蜱虫也是有效的。服装的物理防御,加上驱蚊剂的魔法防御,buff叠很高了。

假使发现身上已经有蜱虫了,网上说的硬拔、火烧都不靠谱,专业做法是用镊子使巧劲取出来,但真的太考验技术了,再说谁家好人徒步还带镊子啊?赶紧折返去医院取吧!

完整取出蜱虫的标准动作,看起来还是很难的丨giphy

参考文献

[1]Wen S, Xu N, Zhao L, et al. Ruxolitinib plus standard of care in severe hospitalized adults with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an exploratory, single-arm trial. BMC Med. 2024;22(1):204.

[2]https://bj.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Share/5b16573ae4b02a9fe2d558f9/AP6497b8f6e4b090861a25fa4d.html

[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12/c_1120102014.htm

作者:李萌

编辑:李小葵

特别鸣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闻赛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