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薯园绕山转,平原造林连成片。进山公路通门前,出门就有接驳站。在延庆区千家店镇石槽村,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直通村内,正在修建的民居掩映在青山之间,静静伫立的路灯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三百年的榆树和上百年的古井点缀其间,构成石槽村幸福的人间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个月前的石槽村,这个被青山环抱的古朴村落,还是一片“道路崎岖不平、房屋斑驳陈旧”的景象,尤其是进村的那条长达7.5公里、修建于20年前的水泥路最为显眼,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路修缮前

2024年4月,千家店镇党委政府联合区农业农村局、规自分局、交通局等部门启动了石槽村、水头村和牤牛沟村三个村庄2024年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仅用了50天就高质高效地完成了41900平方米沥青路和3895平方米混凝土路的修建,还新增了171盏太阳能路灯和49盏电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回家的路既平坦又亮堂,晚上再也不害怕了!”这是村民杨玉芳对家乡变化最真切的感受。杨玉芳的笑容,是对这一变化最美好的诠释。

道路通则百业兴,民心畅则生活旺。要让大家的生活旺起来,修路仅是基础,改善居住环境同样重要。

“一开始村民对山区搬迁工程并不理解。”千家店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司利铭感触颇深,“村里几乎都是老人,大家都说住习惯了,不愿意拆。”可石槽村的老房大都建于50年前,不少房屋存在建造不规范等问题,不美观、影响生活质量仅是一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才是问题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旧农房修缮前

为消除村民担忧的“住不惯”问题,石槽村山区搬迁坚持自愿原则,采用原址翻建、村民自建的模式,即在不突破村庄规划、严格按照区建房审批制度的基础上,仅对新建房屋外观做统一要求,内部构造可由村民自主搭配设计。如此,老人们不必费力“挪窝”,也不用担心新房格局“不习惯”。贴心政策迎来了村民的认可,常住户中有 2/3 自愿加入山区搬迁工程,全村10天内就完成了旧房拆除工作,好几处新瓦房都已封了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路翻新了、旧房翻盖了,百万亩造林、修砌围墙、挡墙修复、栽花种草、清理垃圾等提升工程同步进行……2024年,石槽村发生了美丽蜕变。“环境改善是建设和美宜居乡村的根本,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底,村居环境美了,才能吸引更多人回乡居住、创业。”千家店镇党委副书记吴剑锋说。

环境提升是前提,产业发展是根本,提升收入是目标。石槽村在致力提升村居环境的同时,不忘积极探索、发展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以来,村集体流转35亩土地,因地制宜种植蜜薯和土豆,为村民提供了多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购置、免费发放蜂箱、摇蜜机和装蜜桶,鼓励6户蜂农科学养蜂,培酿、出售天然蜂蜜;结合传统种植经验,试种谷子、红小豆等各类杂粮,探索属于石槽村的有机杂粮之路……“‘和美乡村’,心里‘美’最重要,要让我们的村民们富裕起来,真真正正地‘美’起来。”千家店镇副镇长胡震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石槽村山区搬迁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沥青道路修得四通八达,田地里的农民忙得热火朝天……村民们满怀信心,石槽村即将破茧成蝶,在延庆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展现出它最美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