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国探险家在挪威参加科考活动,活动主要内容就是对挪威主权下的斯瓦尔巴群岛进行探索。经过一系列的勘探和数据分析,探险队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斯瓦尔巴群岛下方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其价值不可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权力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科考站,所有中国的探险家想要去斯瓦尔巴群岛上科考,就必须加入外国的科考团队,而且所有的科考成果必须公开共享给外国科考团队。这种种限制都让中国探险家对于北极科考活动的展开变得极为艰难。

但是不久,一位中国探险家高登义在挪威浏览有关于斯瓦尔巴群岛的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斯瓦尔巴条约》,这个条约上显示,只要签署了该条约的国家,都可以让该国家的局面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自由的生活生产,无需签证,无需任何限制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高登义没想到的是,中国在一百年前就签署了这个条约,是第一批协约国,这让高登义兴奋不已,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一百年前的中国还是北洋政府,北洋政府竟然有这样的眼光和远见?还是说这背后另有隐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瓦尔巴条约》签署的背景

说起《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署,就不得不提起1919年的巴黎和会,也就是那场著名的“帝国主义分赃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出了代表参与会议。然而,令人愤懑的是,那些战胜国并未充分重视中国的利益。在讨论德国作为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时,他们竟然擅自将德国在中国山东地区的所有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中国权益的严重侵犯。

更令人愤慨的是,中国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和驻日大使章宗祥等人,非但没有为中国争取权益,反而为日本辩护,甚至谄媚地表示:“日本必须得到好对待,协议必须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世凯作为中国人,竟然还对日本极尽谄媚,甚至答应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的第一条就是承认日本在山东的全部权益,并扩大领土范围,其他的则是承认并保障日本对于内蒙古、福州、武昌、九江、杭州、南昌等地的各种权益,这无疑就是将整个中国拱手送给了日本。

中国作为战胜国,曾经派遣了20多万劳工前往一线做最累最苦的工作,到了瓜分果实的时候,中国的条件仅仅是收回自己山东的领土,然而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那些帝国主义国家都不同意,甚至还想将中国送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尊严荡然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9年5月3日,国内获悉了“巴黎和会”的决定,此消息激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义愤。

当晚,北京大学的学生代表们在庄重的大礼堂中集结,他们慷慨陈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割让给日本的行径表示了坚决的抗议。自此,举世瞩目的“五四运动”正式拉开帷幕,而“落后就要挨打”的警句,也深深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热血的爱国学生和工人阶级的共同努力下,1919年6月28日,中国在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毅然决定拒绝签署合约,不承认日本在中国的任何权益。同时,中国也与作为最大战胜国的法国进行了正式切割,宣布与之断绝外交关系。这一系列的行动,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决心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中国在那段屈辱历史中鲜少硬气的时候,中国硬气了,法国那边反而开始慌了。

其实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法国来说并不友好,一方面是法国与德国常年的战争使得法国元气大伤,国库十分空虚;另一方面是当时英国、法国虽然是盟国,但是他们都是欧洲强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大家都清楚,英国表面上支持法国,内里却在制衡法国,防止法国的扩张。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法国需要寻找新的盟友,来增强自己的国际地位。而当时俄国已经完成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这让法国感觉到了危机,于是他急需在亚洲寻找新的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其辽阔的领土与其极为弱小的“武力值”,成为了法国在亚洲的首选目标。因此,对于中国的“翻脸”,法国还是比较在意的。为了缓解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法国决定采取一些积极的举措来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但是同时,法国又极为吝啬,不愿意给予中国过多的好处。经过内部的讨论,法国决定将目标锁定在斯瓦尔巴群岛

1925年,法国向中国发出了友好的信号,提议签订《斯瓦尔巴条约》,并授予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开采权。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段祺瑞的掌管之下,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机会,段祺瑞并未掉以轻心。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专家进行了商议,最终认为这笔交易是有益而无害的。因此,段祺瑞签署了协议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连段祺瑞本人也未曾预料到,当年那份看似平凡的和约,竟然会给未来的中国带来如此多的好处。

斯瓦尔巴群岛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距离中国千里之外,位于俄国与挪威的距离都十分近。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入口,是通往北极的关键之地,也是北极资源开发和勘探的重要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资源上来看,当时人们从斯瓦尔巴群岛发现了众多煤炭等自然资源。因此,20世纪初期,俄国与挪威对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争夺十分激烈。

但是当时人们只知道斯瓦尔巴群岛上煤炭资源丰富,而煤炭的运输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因此对于美国、法国等国家来说,争夺这块土地的主权对自身的利益来说,作用不大。因此在上世纪初期,对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争夺还仅仅限于俄国和挪威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斯瓦尔巴群岛被发现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铁等自然资源,这一消息被放出来后,各国纷纷红了眼。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层逐渐融化,为北极航道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斯瓦尔巴群岛作为北极航道的重要节点,其战略地位愈发突出。未来,各国在北极地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斯瓦尔巴群岛无疑将成为这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国纷纷开始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科考站进行研究。苏联首先成立了科考站,美国、英国、法国先后都成立了科考站。

对于各国先后在斯瓦尔巴群岛成立科考站,中国也只能观望,毕竟那些国家都是环北极圈国家,中国离那里太远了。而对于斯瓦尔巴群岛的地理和资源的勘探,中国也十分感兴趣。当时的中国科研队只能跟随其他外国科研队进入斯瓦尔巴群岛,没有自主权,科研活动也并不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没多久,中国就发现,日本竟然也在斯瓦尔巴群岛成立了科考站,这种操作让人既诧异又疑惑,日本为什么能在北极成立科考站?其他资本主义强国是怎么同意让日本进去分一杯羹的?

直到1991年高登义发现了中国曾经签署过《斯瓦尔巴条约》,里面明白的记述了当年日本签署过《斯瓦尔巴条约》,而让所有科考人员欣喜若狂的是,他们在协议签署国中看到了中国的身影,这代表中国也能自主、自由地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科考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到这一信息的高登义连夜回到了中国,立马跟上级部门打了报告。斯瓦尔巴群岛的重要性,我国上级领导自然心知肚明,如今我国能有在斯瓦尔巴群岛建设科研站的机会,自然不可能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西方国家怎么可能让中国跟他们分一块蛋糕呢,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这件事多方阻挠,不是说我国证据不足,就是说我国没有足够的科研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多方寻找资料,通过多种证据证明了我国是协约国,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让一众欧美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协议。

终于,2001年,挪威同意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建设科考站,2004年,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斯瓦尔巴群岛正式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该条约的签署带有偶然性,是中国国运的体现,然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它更是中国国力增强的象征。

百年前,中国虽签署了相关条约,但由于自身实力所限,无法真正触及斯瓦尔巴群岛丰富的资源,更无法从中分享利益。但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国已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自己的科考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