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三北”工程六期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的重点治理区,也是黄河上中游及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自20世纪50年代初,中卫就开启了防沙治沙征程,一代代治沙人投身沙漠,艰苦创业,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中卫市国有林场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卫人,从小就深切体会过沙害之苦,立志要走出家乡的他,1991年从西北林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来到中卫治沙林场防沙治沙。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中卫市国有林场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我们最早治沙就是为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阻。”跟着唐希明,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腾格里沙漠腹地。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沙丘表面铺着密密麻麻的麦草方格。 60多年前,被誉为“治沙魔方”的麦草方格在这里被创造出来,确保了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的畅通。这也是中国最早向世界输出的治沙方案。

时代在进步,治沙技术和理念也在持续升级迭代。沙漠干旱少雨,造林成活率低。一次偶然休息的机会,唐希明在沙漠中用棍子在沙地上扎了一个洞,这一灵感促使他发明了“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避免了用铁锹挖沙造成的水分流失。经测算,借助这样一个工具,此前两人一天只能栽600-800株树苗,如今一天可以种1500株左右,且树苗根部刚好到达湿沙层,这不仅使得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5%,造林劳动成本也节省了近一半,造林效率整整提高一倍。

唐希明告诉记者,“现在主要是50~60岁的老年群体在治理沙漠,年轻人受不了这个苦,也不用愿意来干这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成本也越来越高。要想做好荒漠化土地和沙漠治理,我们就需要依靠搞技术创新来进行治理。”

相对于传统的麦草方格治沙,唐希明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植物草方格”,即在扎好的草方格中播撒耐旱沙蒿、沙米、沙大旺等草种,通过风的作用力把种子吹落到草方格四周。种子发芽生长后可形成天然的植物草方格,从而达到永久固沙效果,有效提高植被覆盖度。唐希明谈到,目前,这一防沙治沙造林模式已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30多年来,挥舞铁锹,开沟埋草,唐希明和团队一起在沙漠中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城。如今,中卫市168万亩沙漠已治理约90%,唐希明参与的就超过73万亩。多年来,在治沙的同时,唐希明还组织培养起了一支300多人的治沙队伍,并专门为他们培训造林专业知识和技能,每人每年到各地参与治沙造林可平均增加6万元左右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眺沙坡头旅游景区 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点沙成金,绿富同兴。唐希明还积极引导当地人种植沙葱和经济林。“沙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沙治沙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学会利用沙漠资源,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沙漠牧场、光伏发电等产业,形成人沙和谐、沙为人用的良好局面。”在唐希明看来,向沙漠要效益的前提,首先是要通过锁边治理使得周围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从而挡住风沙。有了好的生态环境,才会有更多产业发展的可能。沙坡头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中卫治沙成绩的有力见证。

唐希明告诉记者,再过两年,自己就退休了。自己和中科院、宁夏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一同组建了一个科研团队,希望今后可以不断推动治沙技术的创新,将更多治沙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应用到治沙事业中。

“我们一定要向老一辈治沙人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治沙精神。退休之后,我也将继续为治沙事业做好技术发明创造,不仅要在宁夏治好沙,也要带着治沙队伍到甘肃、内蒙、山西、新疆等周边省份地区治沙,将治沙技术、治沙模式、治沙经验传给下一代,让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唐希明如是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 裴小阁)

(责任编辑:秦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