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奇怪的现象,我一边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刷到“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边听周围的律师同行不停抱怨“招不到合适的助理”,本来这也是一件老生常谈的事情,一群“求才若渴”的老板和一群“怀才不遇”的求职者,他们总是擦肩而过,错过彼此。但今年的情况似乎又有了不同,大批毕业法科生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是周围的同学,而是“机器人”。人工智能发展迅猛,7*24小时上班,全年无休,没有脾气,不会辞职,成本不高的“机器人”正在蚕食法科生本就狭窄的就业空间,不仅仅是蚕食,甚至是狼吞虎咽。面对如此“庞然大物”,渺小的法科生们又将何去何从?

一、人潮涌动和人迹罕至

人生处处是选择,小到选择网购平台,大到选择职业方向。认知决定了选择,但在人生阅历不足,无法天然具有“上帝视角”的阶段时,选择一条看起来与众不同、人迹罕至的路,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景色。

拿我自己的故事举例,虽然不具有普适性,但可能会给法科生们一点启发。我没有过求职的经历,因为在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误打误撞参与了易胜华律师发起的第一届“收费实习”项目,而这个项目当时在网上可是骂声一片,直到现在,非议的声音仍然很多。

但对于我来说,这次选择,改变了我原本想象的职业路径,甚至改变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易律师是一位有各种奇思妙想、特立独行的“不一样”的律师,那当时的我就是一名中规中矩、毫无特点的普通法科生。直到报名时,我都只是抱着试一试也没有什么损失的心态,认为这事跟我关系不大,我应该不会被选上。但后来的经历就像网上的那句话: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些看似没有逻辑没有准备的决定瞬间,就那么出其不意地成为一扇门,带领我走向全新的世界。

法科生在职场上最大的劣势是没有经验,最大的优势是年轻,试错成本低。所以,在想了很久也想不清楚,各种分析利弊也还是有可能选错的情况,不妨放下那些理性的因素,随心而动,率性而为,先踏入职场的舞台跳起来,也许闪光灯正好打在你的身上。在求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绝大数人并不看好,而自己也无法判断对错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点尝试的勇气,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二、人生如旷野,千里自来风

易律师经常跟我们说一句话:律师只是我们的身份,律所只是我们的平台。大家总在聊法科生求职,但其实法科生不要将自己仅仅局限于求得一份谋生的职业,或者说不管我们最后选择了什么职业,我们的人生经历远远会大于单纯的一份职业。

如果我们把职业属性放大为体验人生的一种身份,那么很多关于求职时考虑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可能就变得没那么重要,我们要将考虑的重点放在这份职业赋予我们的身份,是否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更多丰富的人生。

从这个层面来说,律师真的是一份不错的职业。首先,作为律师每次接触到的案件,就像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以律师的身份参与他人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而且在其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这是其他职业所无法体会的。比如演员,仅仅能演绎剧本设定好的“假”故事,比如医生,更多的是与附着于人身上的疾病打交道,并不关注病人作为人的故事。每个案件都千差万别,每个案件中的人都形形色色,从不担心因为重复而产生执业倦怠。

其次,律师办案经常涉及到其他行业的知识,在办案的过程中就像“浅浅地”过了一把其他职业的瘾。办理建工案件要带着安全帽到施工现场,办理涉税案件要像会计、出纳一样从财务报表发现蛛丝马迹,办理保险案件要像保险经纪人一样研究保险条款。这一点倒是像演员,专业的演员总是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个技能点,在做演员的过程中又成为了拳击手、唢呐演奏家、棋手等等。

最后,律师的身份让我们认识很多人,我们不仅办理他们的案件,也可以通过信息对接解决他们的商业难题,成为各个不同规模的信息集散中心,让各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缩短交易流程,降低信任成本。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将收获不同于办案本身的体验,对很多行业的商业模式都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易胜华律师写过两本书,2013年出版的《别在异乡哭泣》和今年出版的《别在异乡哭泣2:勇者不惧》,都是办案手记的形式。《勇者不惧》讲述了一位资深律师白手起家的拼搏历程,书中不仅展现了职场沉浮的励志故事,还深入剖析了扣人心弦的实战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律师行业的运作模式和挑战,也教会他们如何应对复杂的法律问题,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法科生和青年律师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律师执业指南。它告诉青年律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书中的案例分析和实战经验,可以帮助青年律师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提高自己的胜诉率和客户满意度。

《勇者不惧》中其实就有关于求职的内容,这本书的开篇第一章《冷板凳》就讲述了易律师初到北京,寻找和选择律所的故事,你可以从文章里面读到:1.作者为什么选择这家律所?2.这家律所为什么接受作者?3.求职之前的铺垫怎么表现?4.求职成功之后怎么迅速适应和快速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他人的故事无法复制,但一定能给迷茫中的法科生带来思考和启发。还要记得,不要被一份工作设限,在这个有无限可能的时代,人生的旷野中没有固定的轨道,请尽情地自由奔跑、探索、享受。

人生如旷野,不要被一份工作设限,这个时代更是有无限可能的时代,在广袤的旷野,没有固定的轨道,自由地奔跑、探索,每个人的路线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

三、我们选的路就是最好的路

人的纠结往往产生于总觉得旁边的那条路更好,选择很重要,但选择后坚定地走下去可能更重要。我们羡慕他人在路上的奇遇和收获时,可以想想,究竟是因为他选择了一条对的路,还是因为他在这条路上走得稳、走得远、走得精彩?

既然任何选择都有利有弊,那么走任何一条路都可以尽可能的扬长避短。抱着选择了就是最好的心态,相信大部分路都会因为投入了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心血、足够的思考、足够的创造而变成独一无二的一条路。当然是建立在身心健康、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如果这个前提动摇了,还是要及时止损。

前面提到人工智能对法科生求职的巨大冲击,我试着以法科生求职为主题让机器人写了一篇文章,机器人给出的成果如下:

法科生求职指南:

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引言

法科生的求职之路,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作为一名法科生,你不仅需要扎实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实践经验。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尽的求职指南,帮助你从校园顺利过渡到职场,并在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

一、明确职业目标

在求职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法律行业的职业选择多种多样,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法务专员等。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发展路径。

1. 律师:律师是最常见的法律职业之一,分为诉讼律师和非诉讼律师。诉讼律师主要处理诉讼案件,非诉讼律师则更多地参与合同起草、法律咨询等工作。

2. 法官和检察官:这两种职业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且通常需要在基层法院或检察院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3. 法律顾问和法务专员:这些职位通常在企业内部,负责处理公司内部的法律事务,确保公司运营符合法律法规。

二、提升专业素养

无论你选择哪一种职业,扎实的法律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课堂学习,你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1. 参加实习: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最佳途径。通过实习,你可以了解法律工作的实际操作,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2. 参加法律竞赛:法律竞赛不仅可以锻炼你的法律思维和辩论能力,还可以提升你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 阅读专业书籍:阅读专业书籍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法律理论和实践。例如,易胜华的《别在异乡哭泣2:勇者不惧》就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籍。书中不仅讲述了作者在异乡奋斗的经历,还分享了许多宝贵的职场经验和人生智慧,对于法科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三、准备求职材料

求职材料是你展示自己能力和优势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求职材料及其准备要点:

1. 简历:简历应简洁明了,突出你的教育背景、实习经历、专业技能和获奖情况。注意使用专业的语言和格式,避免出现拼写和语法错误。

2. 求职信:求职信是对简历的补充,主要介绍你对所申请职位的兴趣和适合该职位的理由。求职信应简洁有力,突出你的优势和特点。

3. 推荐信:推荐信可以增加你的可信度和竞争力。选择与你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导师或实习单位的领导为你写推荐信。

四、面试技巧

面试是求职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以下是一些面试技巧,帮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1. 充分准备:在面试前,了解所申请公司的背景、业务范围和企业文化,准备一些常见的面试问题及其答案。

2. 自信表达:在面试中,自信的表达和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注意保持眼神交流,语速适中,回答问题时要有条理。

3. 展示专业能力:在面试中,展示你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例如,你可以分享在实习中处理的案例,展示你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问环节:面试结束时,面试官通常会问你是否有问题。此时,你可以提出一些关于公司发展、团队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展示你对公司的兴趣和关注。

五、持续学习和发展

求职只是职业生涯的起点,持续学习和发展是职业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建议:

1. 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法律行业不断发展,新的法律法规和案例不断涌现。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帮助你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提升。

2. 加入专业组织和协会:加入专业组织和协会,可以扩大你的社交网络,获取更多的职业机会和资源。

3. 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法律理论和实践,提升你的专业素养。

结语

法科生的求职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你明确职业目标,提升专业素养,准备充分的求职材料,掌握面试技巧,并持续学习和发展,你一定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希望本文的求职指南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祝你在求职之路上一帆风顺,早日实现职业梦想。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厉害?不久的将来,法科生们要和机器人竞争,需要发挥更多“人”的特点,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能。人有情感,人有创造力,人能共情,最重要的是,人能使用工具,驾驭机器人。所以,求职的法科生们可能最终不是被机器人所替代,而是被善于使用机器人的竞争者所替代,善于使用人工智能提高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完成工作的质量,将成为法科生求职时必不可少的技能点,而超越于职业工具属性的人的属性,人的不可替代性,才是在职场中不断成长、不断升级的核心。

最后祝大家早日在职业中成就自我,活出精彩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