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13】

12.9 探春

图: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谶: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解读:

探春的反面人物,是隆武帝朱聿键与鲁王朱以海两个人的结合。

所以探春的图上画着“两人”放风筝,明确指出是“两人”。

70回写探春放风筝,两个凤凰带喜字,是两个人结婚,即两人结合,还是指出两个人。

隆武帝和鲁监国,两个政权并立、相争,唐王、鲁王也都属远支。所以探春也是“庶出”,与其弟贾环绍武帝,虽都生在贾政这个皇家“正”支,却是由赵姨娘所生。所以这种设计很巧妙:既“庶出”,又都是皇帝。

“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明显是朱以海。1646年夏,清兵过了钱塘江,朱以海只能离开绍兴,抛闪家园,向东逃往海上舟山。后来舟山根据地亦失,官员、家属死难,包括监国正妃,鲁监国只能向南逃往郑成功的海域。后来移住金门,放弃监国,退位归藩,但并没死。

“一片大海”,也暗示了“朱以海”的“海”。

前面画着“放风筝”的是“两人”,大海、大船上则“有一女子”,是一个人,朱以海,逃往海上。

所以谶语中是“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清明”不是节气,是朝代。相送者涕送江边,船中人掩面泣涕,逃往海上。最后辗转到了金门,两千多里,多年在浙江、福建东部沿海抗清,终放弃监国,所以是“千里东风一梦遥”。这个“东风”,是东夷、清风,是满清。这个梦,是鲁监国抗清复明之梦,正如朱以海墓志铭上所记:“王间关澥上,力图光复。虽末路养晦,而志未尝一日稍懈也。”

鲁监国是大海、大船远离,但人没死,所以并无“死”的谶语。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这句显然指隆武帝,朱聿键是南明最精明能干的皇帝,很突出。“志自高”,从探春的言行也能看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朱聿键承袭唐王后,在崇祯年间,清兵入塞,朱聿键就在南阳招兵买马,率军勤王,却被崇祯囚禁。弘光被俘后,潞王朱常淓惧怕清军,先是拒绝监国,后又投降满清。朱聿键不胜愤慨,舍我其谁?担纲称帝,志在复国。在郑芝龙偏安一隅,军阀们只图自保的情况下,隆武帝不愿安居后方,起驾往江西赣州,要到抗清前线,便于就近调集兵力,对清作战。不料郑芝龙降清,清兵越过仙霞关,突然逼近,致使隆武帝在汀州遇难。所以《红楼梦》中探春理事那回,回目写有“刁奴蓄险心”。

所以谶语写“运偏消”,指隆武帝虽有光复之志,又精明能干,却运偏消,意外被杀,政权消亡。运是运数,归之于天意,运数偏消,“消”,“灭也”,有“亡”之意。

“生于末世”是哪个“末世”?书中写“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书中多次出现唐寅,《红楼梦》在乾隆年间刻印。从唐寅到乾隆时期,只有一个“末世”,就是明之末世,不会是清之末世。

隆武帝称帝在先,而鲁王称监国已到七月份了,所以谶语前两句先写隆武帝,后两句才写鲁监国。但谶语整体,是把隆武帝和鲁监国二人合一,表面看起来是一个角色,精明志高,但生于末世,运气不好。然后“送你离开,千里之外……生死难猜,一生等待……”

前面写元春,是把小变大,为了“真事隐”,而且元春是朱由榔父子二人合一。探春也是把这相争的两个人物合为一个角色,图谶中的大海、大船、千里、远离,读者一看就不是精明能干的隆武帝,则不会把贾府小姐认成南明皇帝,也能起到把水搅浑、真事隐去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春

第五支〖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解读:

元迎探惜都是被满清所杀,但作者在四个曲子中没有从一个角度一味地写“死”,而是分别从死别、生离、作践、超脱等不同的角度,表现这个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

探春的曲名“分骨肉”,是从骨肉分离的角度来演。结合图谶中的大海、大船、千里、东风,从鲁监国逃亡海上奏起,一帆、路三千,所以这个血雨腥风的“风雨”路,是水路,千里之外,生死再难相见。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点明此曲主题,骨肉、家园,不得不抛下,远行。清兵杀来,鲁监国不得不舍弃家园,向东逃往海上。舟山被屠,文官、家属要么被杀,要么自尽,骨肉难再聚,阴阳永相隔。鲁监国不得不继续向南逃亡,飘零海上……

所以,这一路,血雨腥风,孤勇奋进,天涯海角,仍被追杀。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恐哭损残年”出现在“告爹娘”之前,是恐怕爹娘哭损残年,牵挂骨肉,所以说“休把儿悬念”。表达了骨肉远离之际的决绝之志:

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同元春“告爹娘”的“儿命入黄泉”相比,“休把儿悬念”显然具有勇决之气,义无反顾。但探春没叫“天伦”,所以无关“兄弟”。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表面看,穷通有定数,离合有缘由。反面看呢?

这句说的是“穷通”、“离合”。而“穷通”前的“自古”二字,引导读者可追溯一下“穷通”的典故。读《红楼梦》,典故的重要,前文多次强调,以后不再重申!

“穷通”,在古文中有两个名篇:

一是《庄子·让王》: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二是《吕氏春秋·高义》: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

然后讲了“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的故事。并说明:“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

奇巧的是:“离合”在《吕氏春秋》中也有典故,而且,恰恰是引用了《庄子》里的故事。

《庄子·山木》讲了庄子遇到的故事:

庄子见大木枝叶盛茂,却无人砍伐,因为无用。后到了朋友家,朋友让童仆杀雁招待。童仆问:“一个能鸣,一个不能鸣,杀哪个?”主人说:“杀不能鸣者。” (注:雁就是鹅。野曰雁,家曰鹅。)

弟子问庄子:“山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然后庄子说了一车轱辘话,大意是只有“乘道德而浮游”才能免于难。并忽悠弟子说,这是“神农、黄帝之法则”。“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若按物、人的玩儿法呀,必定玩儿完。“唯道德之乡”,只有归于自然,才能解决问题。

《吕氏春秋·必己》中完整引用了庄子这个故事,山木、杀雁,包括“成则毁”、“合则离”的原话。

更巧的是,《庄子·山木》中有九个独立的故事,“山木不材”是第一个故事,后面居然有两个故事,都在讲孔子穷于陈蔡之事。而且,较《庄子·让王》中的开场白“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第七个故事甚至一字不差:“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然后与颜回论道,最后孔子说人应该顺应自然,“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第四个故事也仅一字之差:“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然后,大公任往吊之,说:“你快饿死了吧?”孔子回答:“是的。”然后两人讲论“不死之道”。

“穷通”、“离合”的典故,都涉及的是《庄子》和《吕氏春秋》,而且把“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重复了三次!

这些典故一直在说同一个人:孔子!

重复在说同一件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所以曲中写:“离合岂无缘?”

那么,反面看,“穷通”、“离合”是什么缘故?

孔子:鲁!

此曲咏叹的是,“鲁”王,“鲁”监国。

“七日不火食”:绝食!

鲁王朱以海并未绝食,这个“绝食”,说的是谁?

图上画的是“两人”,谶语说的也是两个人,这个“绝食”之人,正是隆武帝朱聿键。

隆武帝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流传的说法有绝食、射死、擒斩等。我们现在一般按《清实录》记载,博洛给清廷的奏报,是“擒斩”。但当时民间和南明最流行的说法,是“绝食而亡”。

显然,《红楼梦》中用了当时民间最流行的隆武帝“绝食而亡”。

“孔子穷于陈蔡”是著名的典故,甚至成了成语“陈蔡之厄”,读书人无人不知。而《庄子》的“让王”、“山木”等篇,以及《吕氏春秋·高义》等文,古时秀才,无人不晓。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这还是与爹娘、骨肉离别之心声。从今一别,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日。抛家园,分骨肉,肝肠寸断。望泪眼,祈平安,各自保重!

奴去也,莫牵连:

去,既可表示生离,也可表示死别。

我去了,别再牵挂!

既有无可奈何,也有义无反顾。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