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这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国家,近日因内战爆发而引起全球关注。首都喀土穆的战斗尤为激烈,叛军和政府军的冲突不仅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还波及了中国在该国的大型投资项目。那么,我国1400亿投资怎么办?

苏丹首都喀土穆及周边地区最近发生了激烈冲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冲突的双方是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和政府军,导致了位于首都北部约70公里处的一座重要炼油厂遭受了严重破坏。

这座炼油厂曾是苏丹最大的炼油设施之一,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与苏丹能矿部合资建设,并于2000年投入运营。起初,炼油厂的年炼油能力为250万吨,后来在2006年扩建至500万吨。

这次冲突导致炼油厂遭受了严重破坏,火势蔓延,黑烟滚滚,对苏丹的石油产能、经济和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为止,反叛势力已经牢牢控制了喀土穆州的绝大部分地区,而政府军则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维持着控制。在喀土穆、北喀土穆和恩图曼三座城市,双方围绕着军事基地、重要的基础设施、交通要道以及炼油厂等战略要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场冲突不仅加剧了苏丹的动荡局势,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在苏丹的投资超过了1400亿人民币,涉及石油、电力、矿产资源开发、铁路、公路等多个领域。苏丹的内战给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和运营带来了严重影响,也使得这些项目的未来面临着重大挑战。

近年来,中国在苏丹承担了多个重大项目,其中包括著名的麦罗维大坝和年产2600万吨的三大油田等。然而,由于苏丹陷入内战,中国相关人员不得不大规模撤离。如果苏丹军队最终战败,叛军夺取首都,那么中国在苏丹的资产将面临何种局面?

苏丹问题的复杂性需要从一开始就加以说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支持苏丹,帮助其建设石油产业、大型港口、发电厂、农业基地等基础设施。

南北苏丹的内战不仅是地缘政治和资源争夺的结果,也反映了国际军事教育对战争和和平的影响。以美国为例,他们对苏丹能源和金矿的开发失去了主导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不满和嫉妒。这可能导致了对南部叛乱活动的支持,加剧了南北苏丹之间的紧张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内战中,苏丹军队的一些军官受过国防大学等国际军事教育机构的培训。这种培训不仅仅是军事技能的传授,也包括了战略思维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他们在冲突中可能会运用到这些知识和技能,这也成为了南北苏丹冲突中的一种特殊因素。

南苏丹独立后,苏丹失去了大量油气资源,再加上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巴希尔政府陷入了困境。在美国等国的支持下,苏丹军方发动了政变,成功推翻了巴希尔政府。然而,这一政变引发了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在达尔富尔地区的反对,导致了2023年4月的苏丹内战爆发。

内战爆发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为了应对局势,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战术。他们引入了大量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作为军事顾问,这些顾问不仅提供了珍贵的战术经验,还带来了新的作战思路和技术。其中之一是利用安装了PG-7火箭弹的自杀式FPV无人机,这种无人机被用来对苏丹军队的车辆和步兵进行精准打击,有效地削弱了敌方的战斗力。

这些战术的使用,使得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在内战中取得了一定的战略优势。然而,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批评,认为这种战术可能造成更多无辜人员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苏丹快速支援部队还采用了无人机投掷120毫米迫击炮弹的方式,从空中打击苏丹军队的阵地和据点。这种新型作战方式大大提高了部队的灵活性和打击力度,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复杂的作战环境。

在过去,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曾作为雇佣军参与了沙特和阿联酋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进攻,展现出了他们的作战能力和忠诚度。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部队,也为他们在内战中取得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支持。

为了抵御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持续的进攻,苏丹军方开始雇佣乌克兰特种部队,并运用各种无人机战术。

苏丹内战爆发并非意味着国家秩序全面崩溃,而是统治阶层内部权力斗争的一种显现。尽管内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动荡与不确定性,但不管最终胜出的是哪一方,对苏丹的石油、黄金产业和水电工程的发展与运营影响有限。相反,内战可能带来一些表面上的变化,如领导人更替,但苏丹关键产业与基础设施将继续稳定运行,受干扰较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