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

作者:毅品文团队大水牛,欢迎转发

随着中东地区的IS集团势力被摧毁以后,极端分子似乎一时间销声匿迹了。但幕后一直是暗流涌动:这些歹徒都是精神上极端狂热,战斗上极度凶残而肉体上蔑视死亡;他们都是顽固的宗教极端分子,并且不甘心失败。随着原来的中东盘踞的地盘被清剿以后,这些人开始化整为零,开始不断地暗中流动到全世界各个角落,企图东山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尼日利亚军方在国内北部地区对“博科圣地”组织进行打击。该组织是当地臭名远扬的恐怖势力,尼日利亚军方解救了300多名人质(多数是妇女儿童)。许多人被绑架以后被迫留在极端分子营地。该团伙在当地为非作歹,非常嚣张。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军队在西北部边界地区的开伯尔普什图省地区进行巡逻,结果一辆军车被炸毁、包括一位高级军官在内的七名军人阵亡。军队随即开始反恐作战:该地区一直是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活跃范围。

欧洲地区也不甘落后,在德国和法国境内,警察系统发现有一些青少年正在策划IS组织的恐怖袭击。尤其是法国,目前正在临近巴黎奥运会开始。法国总理警告公众,目前法国有被恐怖袭击的风险,因此正在提高国家安全警戒级别。这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发现恐怖活动并没有消失,甚至在一些地区还死灰复燃。而且这些团伙势力还不断更新自己的套路,让国际安全局势面临更危险的境界。上述那些亚洲、非洲和欧洲地区的极端分子活动并不是巧合也不是偶然的孤立事件。它们都是有密切联系的团伙活动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端分子的团伙形式变化和目前的国际安全局势变化相关。尤其是现在,一些国家正处于武力冲突中。比如俄国和乌克兰的战争,正在旷日持久。巴以冲突正在拉入境外国家团体加入(黎巴嫩真主党近期开始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这些战争也影响了那些极端分子团伙的态势。比如说俄乌战争影响到了一些地区的权利真空和安全空虚(一些安全局势虚弱的地区根本没有像样的治安条件,加上大国争斗自顾不暇,类似非洲一些小国就没有条件自保。极端分子就会趁机崛起);同时还有粮食危机(一旦国家和地区陷入饥荒,那么社会就会动荡不安,刑事案件就层出不穷)。大国反恐战略也会在这个特殊阶段改变:比如美国和俄国,都把精力、时间和财政都放在如何互相过招以及经济制裁争斗上。基本上反恐行动的预算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都不是重点工作,大国已经无暇顾及那些并非政权组织的极端分子团伙。还有巴以冲突造成造成的民族宗教矛盾,这恰恰被那些极端分子所利用。而且助长了那些极端分子的气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深究下去,你会发现这些恐怖事件很多都是在中东IS集团覆灭以后形成的一股反扑回潮。

这些事情不是单一的,没有一些幕后大国的操纵,极端分子不会这么集体嚣张活跃。美国在反恐斗争上一直搞双重标准和夹带私货,因此让国际反恐工作陷入困境当中。拜登政府已经发表了新的国家安全策略。他把反恐让位于大国竞争,将打击恐怖主义行动退到什么全球气候问题之类的二线位置。在美国眼里看来,什么反恐精英之类的游戏都不如美国全球霸权重要。

因此美国收缩了全球反恐布局工作。改成了对那些极端武装分子玩无人机空袭、向相关国家提供情报等非接触方式来打击这些极端集团。美国不打算搞太多的国际反恐合作,它没什么兴趣和过多的积极性。

美国政府公布了最新的《美国国际反恐政策备忘录》,里面很明确地指出反恐工作范围尽可能缩小到美国本土。换句话说:其他地区包括盟国在内,极端分子哪怕是大闹天宫杀人放火,它都懒得去管。这直接造成全球反恐合作障碍,因为全球各国以后都会学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别人瓦上霜。极端分子就有乘机而入,因为反恐工作不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IS集团为代表的恐怖势力正在谋求“复兴”。这个目的让全球恐怖事件瞬间增加,战斗烈度也在增强。根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一些战乱地区仍然存在有五千至七千名左右的极端分子,其中超过一半是可以直接战斗的武装人员。IS集团在叙利亚境内造成的恐怖事件已经从去年开始逐渐增比4%,袭击也开始逐渐增加死亡人数。

在袭击对象的选择上,IS集团也改成了袭击军警为目标,他们是为了扩大影响力采取这种对策。在叙利亚境内,IS集团甚至有劫狱这种大规模行动。在越狱行动中,极端分子一次性劫持七百名儿童作为“肉盾”和政府军对抗。有证据显示,IS集团一直有计划和系统性地从难民营里劫持青少年作为自己的兵源(此举和“博科圣地”组织一样)。一旦他们消失在中东的沙漠地区,当地军警很难追踪和控制这些歹徒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文已经说过了,IS集团的大地盘在中东覆灭以后。他们又化整为零,扩散到全球谋求再次建立一个残暴的政权“国家”。一些治安条件比较差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被这些人员渗透,并且开始增强势力。在南亚地区,IS分支呼罗珊势力就趁塔利班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大肆招兵买马(该地区存在许多对现政权不满的青壮年)。他们企图和其他武装团伙合作,将中亚和南亚地区连成一片,阿富汗地区将是一个灾难重点区域。

非洲,博科圣地组织也不断吸收IS势力成员。他们转变成“IS国西非省”,接收IS总部的资金、人员和武器援助。该组织在尼日利亚和乍得逐渐壮大。另一个IS分支在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地区也开始增加恐怖袭击事件。由于IS集团前成员不断流窜到非洲,这就让当地成为新的恐怖事件“风暴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也逐渐活跃。他们在也门地区提供安全保护、提供一些必要的基础保障来收买人心。这些措施让该组织在也门东南部地区有了一片立足之地并建立起政权。该组织企图洗白自己身份,谋求政治合法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对付这些穷凶极恶的歹徒,全球各国是什么态度呢?前文已经说过了美国那种把祸水引向别国的包藏祸心之举。欧洲国家群体中,西欧表现得十分软弱且无力;俄罗斯则表现得十分强硬。比如法国,之前在尼日尔政变当中失去了权势。后来法国人撤退了军队,官方宣称是因为尼日尔不打算反恐打击合作。实际上是因为法国在不断衰退海外殖民地的力量,一方面受美国排挤,另一方面自身国力无法维持海外地区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雇佣兵介入了非洲势力圈。普京总统对恐怖团伙的名言全球皆知:“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而我们的任务就是送歹徒去见上帝!”加上非洲大多数国家对原来的欧洲老牌殖民帝国非常反感,一直不满意西方扶持的傀儡政权。在这样的机遇条件下,瓦格纳成功介入尼日尔国家。他们积极打击极端分子势力,俄国又不过多对非洲国家指手画脚,当然得到政变一方的支持和欢迎。喜欢本文的朋友还请多多分享转发,大家有什么有趣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本文为毅叔说世界系列,感兴趣的朋友,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毅叔说世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