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恳请理性观赏,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天空阴暗,仿佛正在酝酿着一场暴风雨。
一群人站在坟墓前,其中有一个穿着长袍的风水先生,面目清瘦,透着一副精明的模样。逄从德询问身边的一位小孩,“讨羊儿,你看见那人从哪里挖的?”
讨羊儿指着坟墓侧边的一处地方说:“就是这里。”大家仔细一看,这一处的泥土确实动过,虽然上面掩盖着草皮,却掩饰不住动土的痕迹。
风水先生点点头说:“就从这里挖吧,小心一点,慢慢地挖,不要把东西挖坏掉了。”几个人就小心翼翼地挖了起来。
不一会儿,有人惊呼,“挖到了!”接着从泥土里捡起一个东西,递给逄从德。逄从德拿起东西一看,是一个怪模怪样的小物件,两面刻着鬼脸,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让人觉得寒气逼人。
他把小物件递给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皱着眉说:“真是歹毒!真是歹毒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块墓地是逄从德的老父亲的,埋进去才两个多月。去年的夏天,也就是南宋乾道三年的夏天,他的老父亲到山上挖竹笋,不慎摔了一跤,摔成了内伤。要是年轻人,吃几服药,休养一段时间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逄父年事已高,筋骨已老,经不住摔,吃了十几天的药,也不见效,依然像霜打的茄子。
眼看老父亲时日不多了,逄从德开始悄悄地张罗后事。最要紧的,就是找一块好墓地,墓地找的好,不但亡人在地下过的舒适,后代子孙也能跟着沾光,过着安逸的生活。
逄从德打听到,几十里远的深山里,隐居着一位风水先生,姓能,因为看风水眼光独到,比较准,人送能仙长的雅称。他骑着马去请能仙长,能仙长欣然下山,跟着逄从德来到他家。
他把能仙长安排在厢房里住下,好酒好肉地款待。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匆匆地吃过早饭,往山上走去。
逄从德对能仙长说:“仙长,天气炎热,我家种着几亩地的西瓜,我们绕道从瓜地里走,我挑选两个西瓜背着,也好在山上解渴。”
能仙长点头说好,两人往瓜地走去。刚到瓜地附近,只见一位小孩坐在瓜地里偷吃着西瓜。能仙长看着小孩子,约摸十岁左右,光着膀子,穿着一条破旧的大裤衩,边吃瓜边警觉地四处张望着。
逄从德拉着能仙长躲了起来,悄声说:“仙长,我们在这里等一等吧,等到小孩子吃完西瓜走了,我们再现身。”
听见这话,能仙长瞪大了眼睛,不解地说:“这是你的瓜地,小孩子偷吃你的瓜,他才是贼,怎么弄的我俩像做贼似的?”
逄从德悄声说:“仙长有所不知,这个孩子从小死了爹,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的相当艰苦。而且这个孩子自尊心极强,撞破了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这个孩子名叫讨羊儿,家里一贫如洗,小小的年纪,就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不是在河里摸鱼卖钱,就是到山上砍柴卖钱,晚上还在山上下套夹,猎获野物。
但是,讨羊儿年纪虽小,自尊心极强,拒绝村民们的帮助。逄从德曾经给他家送去一袋米,就被他送了回来,他说能够自食其力,能够养活母亲。
逄从德说:“如今他吃西瓜,想来是太热了,为了缓解暑气。其实,在我们这里,吃一两个西瓜,算不上偷,所以我也没有来看守。不过,我要是撞破了,他会觉得没有面子,让他感觉到羞愧,会伤害到纯洁的心灵。我于心不忍,装作没有看见,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能仙长点点头说:“你是一个善良的人,考虑问题真周到。”
讨羊儿吃完西瓜,站起来走了。逄从德这才站起来,走进瓜地里,挑选了两个熟瓜,两人吃了一个,剩下一个,被逄从德抱在怀里。
到了逄从德自家的山上,能仙长开始寻找风水宝穴。这一块山,方圆不到两里地,树木稀疏,杂草丛生。
两人转悠了一会儿,突然,能仙长脸露惊喜之色,指着一块地方说:“你这人心善,合该你走运,这里就是一块好地方,你的老父亲要是葬在此地,后人必然好运连连,财源广进,生活顺遂。”
逄从德大喜,做了记号,能仙长还详细地讲了注意事项,最后感叹说:“这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要是别家的山上有风水宝穴,别人不会卖给你,现在是你自家的山上发现了风水宝穴,别人也不敢抢,这似乎是老天对你善良的嘉奖。”
两人下山回家,逄从德拿出十几贯钱表示重谢,留能仙长小住几日,帮忙指点挖墓穴,等到墓穴建造好后,再走不迟。能仙长见他出手阔绰,满口应允了下来。
在能仙长的指点下,花了三天的时间,建造好了墓穴。逄从德牵马执鞭,一直把能仙长送到了深山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墓穴建造好后,逄父的病情却稍微有了好转。就这样拖到寒冬时节,天气寒冷了起来,逄父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突然蔫了下来,整个人似乎萎缩了一圈。
逄从德以为老父亲这一次死定了,想不到逄父的生命力很顽强,一直拖到第二年春上,整个人瘦成干巴巴的,最终死去了。
把老父亲送上山后,逄从德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个多月。
这一天一大早,逄从德还在睡梦中,忽然响起了敲门声,他打开院门一看,门外站着讨羊儿,只听他轻声说:“大叔,昨晚我看见有人在你的父亲坟上,埋下了东西。”
原来,讨羊儿虽然年纪不大,胆子却特别大,晚上在山上下套夹,满山转悠。
昨天晚上半夜里,他在山上检查套夹,转悠到逄父的坟墓附近时,大吃一惊,只见一个人影,鬼鬼祟祟地在坟上挖着土。
他赶紧躲在树后偷看,这才发现挖土的人,是一个姓胥的人,此人是一个破落户子弟,这一带有名的泼皮。
只见姓胥的挖了一个小洞,左右看了看,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放进了洞里,然后把土填上,在上面掩盖了一些草皮。
讨羊儿虽然不知道姓胥的在坟墓里埋的是什么?但是半夜里偷偷地在人家的坟墓里埋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他决定捉弄一下姓胥的,嘬起嘴唇学了一声猫头鹰叫,吓得姓胥的拔腿就跑,匆忙中还摔了一跤。
天色微亮,讨羊儿就飞快地下山,敲开了逄从德的院门。
逄从德听完,神色凝重,叮嘱讨羊儿不要声张。等到讨羊儿走后,他思索了好久,决定还是去把能仙长请来,毕竟这些玄乎的事情,有高人指点,更为妥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晚上,能仙长到了逄从德的家里,逄从德把他安排在厢房里住下,好生款待。
第二天上午,天色阴沉,和逄从德的心情一样沉重。他带着几个人,跟着能仙长,来到了老父亲的坟墓前。在讨羊儿的指认下,能仙长吩咐众人往下挖,果真挖出一个诡异的物件。
能仙长端详着物件,脸色凝重地说:“真是歹毒啊,此人用这个小物件,压制了风水宝穴的灵气,不但导致灵气发挥不出来,时间久了,还会带来无妄之灾。”
逄从德气愤地说:“不能便宜了姓胥的,走,我们把他扭送到县衙里,人证物证俱在,看他有何话说。”说罢,他带着人,来到了姓胥的家里。
姓胥的父母俱已不在,原本娶了一个妻子,因为他经常在外面胡来,不顾家,不到两年,妻子就跟着一个外地商人跑了,剩下他一人。
众人扭住姓胥的,他看见小物件,矢口否认。讨羊儿扮着鬼脸嘲弄说:“你不要狡辩了,我前天晚上亲眼看见的,你还记得那一声猫头鹰的叫声吗?那就是我学的。”
姓胥的还想狡辩,逄从德一挥手说:“到了县衙,你对县太爷狡辩吧。”大家不由分说,将他用绳索捆了,推搡着往县衙走去。
到了公堂上,人证物证俱在,姓胥的还要狡辩,县太爷下令动刑,先打二十大板。几个差役将姓胥的按倒在地,二十大板还没有打完,他就哭喊着招认了。
原来,逄从德找到了一块好墓穴的消息,传到了姓胥的耳朵里,他心生嫉妒,凭什么逄从德拥有风水宝穴呢?而他却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于是,他起了歹心,找到一位游方道士,花钱买了一个不正经的小物件,半夜里埋在逄父的坟墓里。
只不过,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此事竟然被讨羊儿暗中看了个正着,
县太爷把姓胥的判处充军边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感谢讨羊儿报信并且上堂作证,逄从德送给他家五十贯钱,他是故意多给的,以便帮他家一把。讨羊儿推脱不要,逄从德动情地说:“你帮了我的忙,这是你应该得到的,如果不对你表示感谢,岂不是冷落了那些见义勇为者的心吗?”
讨羊儿张嘴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愉快地接受了馈赠。
这以后,逄从德的运气渐渐地变好了起来。他的妻子,原本落下了月子病,每一年到了寒冬时节,都会发作,后来再也没有发作了,他家的人身体都健健康康的,从来没有生过病。
他家的田地,年年都是大丰收,往常能够亩产两百多斤,已经很好了,后来年年亩产都是三百斤以上,可把村民们羡慕死了。
他家的财运也一年好过一年,他家积攒了一些钱财后,在集市上开了一间店铺,生意非常好,每天都能进账好几贯钱,生活越过越富裕。
他的儿子长大后,被一位姓刘的县丞看上,把女儿许配了过来。他家与官宦攀上了亲家,那些不良之人再也不敢小瞧他家了,门庭渐渐地显贵了起来。
总之一句话,自从有了风水宝穴的加持,逄从德的运气越来越好,财运也越来越旺盛。
一转眼,讨羊儿18岁了,他的母亲不幸染病身亡,村民们帮他掩埋了母亲。过了几个月,他到军营里参军去了。
后来,他多次参加了抗击金兵的战争,累立战功,到他四十岁的时候,官至四品将军。他回家省亲,送给逄从德许多金银珠宝,还让他的儿子,娶了逄从德的孙女为妻。
自从有了这门亲,当地的官府都会高看逄家一眼,逄家越发显贵了起来,已经成了当地最为显耀的门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省亲期间,逄从德特地设了家宴,款待讨羊儿。酒喝到酣处,讨羊儿动情地说:“我这一生,心高气傲,从来没有污点,除了那一次偷你家的西瓜吃。”
原来,讨羊儿晚上在山上下套夹,累了一晚上,口渴的厉害,实在没有忍住,路过瓜田时,就摘了一个西瓜解渴。
其实,逄从德和能仙长躲在旁边,早已被讨羊儿看见,要是两人露面,当场将他撞见,他定会羞愧难当,无颜见人,对于他的傲气,会是一种致命的打击。所幸的是,逄从德躲了起来,保全了他的脸面和自尊心。
正因为逄从德维护了他的自尊,他心存感激,才会揭露了姓胥的恶行,才会愿意让儿子娶他家的孙女,两家结为儿女亲家。
逄从德听完,庆幸当初躲在一边,是明智的选择。人都会犯错,如果犯了错就将他绳之以法,或者一棍子打死,无异于毁掉了那人的一生。有时候,放人一马,何尝不是一种善举呢?也正是他的这种善举,让他家的风水宝穴得以保全,运气才会越来越好。
其实,善心没有大小之分,做善事并不一定要惊心动魄,给人保全脸面,何尝不也是做了善事呢?人生处处充满着智慧,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颗良善之心,三思而后行,得饶人处且饶人,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
本故事笔法荒诞,意在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内容纯属虚构,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涉及的其
方面,俱是艺术加工的需要,与现实毫无关联,请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