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4日讯学生宿舍、学生活动室、茶艺工作坊、学生之家、行业导师办公室、社团活动室……你知道吗?在中原科技学院里,这些教室全都集中在一栋楼里,这得益于该校实施的“学部制书院式”双元育人模式。6月12日,2024全国主流媒体河南教育行采访团一行走进中原科技学院,实地探访该校的特色培养体系及人才培养新模式。

开展“学部制书院式”双元育人模式

打造复合型创新人才

足不出宿舍就可以做很多事是什么感受?在中原科技学院的立心书院中,集纳了宿舍、学生活动室、茶艺工作坊、24h自习室……这里不仅可以不出书院楼就能参加社团活动,还能和同学一起参加茶艺、舞蹈等课外班。当遇到就业问题,来到书院楼内的行业导师办公室,就可以随时和老师进行沟通。

中原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左丽娟介绍,近年来,中原科技学院通过试点带动,推进“学部制书院式”双元育人模式改革。依托理工学部成立鼎元书院,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部成立立心书院,依托人文学部成立中天书院,依托教育与艺术学部成立原初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辅导员入驻宿舍后,我们联系起来更加便捷,日常交流更密切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住在同一栋楼里,可以互相交流、拓宽视野。”中原科技学院立心书院的王同学说,书院式让她的校园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组织和社交能力。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将育人导师、学业导师、朋辈导师、生活导师、校外导师等导师队伍入驻书院。同时,书院还打造了沉浸式育人空间、独特的文化品牌和全面的育人服务。“‘学部制书院式’双元育人模式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左丽娟说。

专业围着产业转

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中原科技学院对学科学院和专业结构进行逐步优化,通过不断凝练办学特色,进一步增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和契合度。左丽娟说,“为深化产教融合,我们充分调动各方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据了解,学校目前开设有理、工、文、经济、管理、教育、艺术7个学科门类49个本科专业和27个专科专业,多个学科及专业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和资助。如机械、土木水利和国际商务3个学科获批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等6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学校建设了双创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园区,一批经考核鉴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园区,经过“孵化”展现出光明前景。“目前,科技园区的各个工作室都为学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贴近市场的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够真正通过创新促进创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左丽娟说。

“作为以工科为支撑,以新文科为主体的新型科技学院,我们始终坚持以特色创品牌,实施特色品牌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重点专业建设。”左丽娟说,未来,我们将稳步推进特色学院建设,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等已经签约落地,未来将会在电子商务、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实现实习就业零距离

学校教的技能如何让企业用得上?企业需要的技能如何让学校教全面?“我们注重与地方政府、兄弟院校以及企业的合作,先后与郑州经开区、南阳师范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左丽娟告诉记者。同时,学校围绕河南省28个重点产业链,以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为切入点,联合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行业(产业学院)。

为了确保学生专业能力与企业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学校通过挖掘和利用优质企业资源,先后与28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合作关系。同时,通过推行“双元育人”和“引企入教”模式,学校不仅吸引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还实现了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紧密衔接,解决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如何保障学生学习内容恰好是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左丽娟向记者介绍,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同开设专业课程、设立产教融合创新班,做到了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与智游集团等企业的合作,学校成功将VR设计等前沿技术引入课堂,建立了双师双能的教学团队,确保了学生所学即为企业所需。

“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推动了教育和产业的联动进步,构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未来,中原科技学院将紧密围绕区域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的专业。”左丽娟说。(张家祺)

闪电新闻记者 苏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