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一个班级的主题班会上,教室后方一群安静的成年人很是引人注目。他们时而目光热切地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而专注地记着笔记——这些来自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的教师,此刻正在参加“四川省国培市州统筹初中班主任异地跟岗培训”活动。异地跟岗培训集“本地+外地,线下+线上,自主+借力”形式于一体,近年来作为凉山州教师培训改革的“增强版”,有效提升了教育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综合素养。

探索新的培训方式

生动鲜活的教改现场最有力量

南通市启秀中学校长祁金莉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之后,仍然作为数学教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她任课的班级曾经有一个残障孩子,考试总是不及格。每次上课前,祁金莉都会拥抱这个孩子,热情问候“宝宝好”……在祁金莉的影响带动下,这个学生不再受歧视,而是得到了班级同学与各科教师的帮助……凉山州德昌县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周露说,启秀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她感到很震撼,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第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对于许多凉山州的教师来说,在南通跟岗研修中的所见所闻与以往的任何参观学习都不一样。这15天当中,能力诊断、专题研修、名校访学、案例剖析、角色扮演……活动多,受到的触动更大。

凉山州会东县参鱼中学英语教师杨小归说:“以前我始终认为,班级管理就该班主任说了算,听了南通平潮高级中学朱倩倩老师《构建班级文化新样态》的专题讲座后,我突然省悟,班级是学生的,学生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班级是学生与教师一起体验生活和生命的场所,德育就渗透在班级活动的各个小细节中。”

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凉山州曾经是“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作为教育部“教育帮扶”项目的重点地区之一,陆续有不少外省市教师前往支教,教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仍存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推动本地教师的专业成长,此次将异地跟岗培训列为凉山州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市(州)统筹实施项目,陆续在凉山、成都、江苏南通等地开展活动,计划培训130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骨干校长。此次初中班主任培训项目有50位公办乡镇初中5年及以上教龄的州级骨干班主任教师参加。培训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下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具体分为“师德涵养”“班级管理创新”“学生心理抚慰”“突发事件处置”和“家校共育”几个模块。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旨在让凉山州教师较为快捷地接受新理念,学习新方法,激发内在动力,全面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素养。

聚焦学生心理问题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即学即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此次培训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欠发达民族地区的中学班主任开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比如,如何对待青春期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如何改进、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如何促进家校共育,等等,类似问题经常让很多班主任感到手足无措。

南通市教科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符小斌结合自身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对“学生情绪识别与情绪调整”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剖析。她从生动的图片入手,通过与学员对话,引出研讨话题——为什么当今社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高发。之后通过多个生动的案例,详解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方法、积极的情绪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雷波县黄琅初级中学英语教师杨丽说:“专家讲座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心理困扰和挑战。学会抚慰初中生心理困扰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秦亚飞在《学校心理预警学生筛选、跟踪、辅导工作》专题中,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详尽剖析了学员关心的心理健康教育难点问题,比如,如何界定心理预警学生,心理预警学生筛选的途径有哪些,等等,并结合具体个案给出了不同的心理抚慰策略。

雷波县渡口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刘铭民说,专家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给班主任敲了警钟。在发现学生的异常状态时,教师要“小题大做”,心中高度警惕。班主任不能只抽象讲德育,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找到适当的方法,及时为学生疏解情绪与心理问题实在太重要了。

培训后半段即学即练,聚焦凉山州教师深感困惑的典型问题,以问题作为任务驱动,让学员分成十个小组,在小组内分别充当学生与教师角色,进行情景模拟。针对各小组的不同案例,专家在引导大家畅所欲言的基础上,从专业角度耐心比较不同解决方案的优劣,并亲自示范如何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雷波县千万贯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苏日呷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班主任板着脸训人的那一套方法,现在真是不灵了。只有从“病根”去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难处,以心换心,以情动人,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关心关爱,学生与班主任老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班级工作难题才会迎刃而解。

多方支援,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合力打造教师培训“完美教室”

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师培科的工作人员说,培训中很多老师都提到“缔造完美教室”,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其实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成长也需要“完美教室”。凉山州很多县地处偏远,山路崎岖,受交通等诸多方面限制,以往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得益于国家教育帮扶政策和多方面外援,此次异地跟岗培训才得以成行。这次活动由中国教师研修网协办,南通当地教育部门在师资、场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副团长郭志明介绍说,南通力争提供最优秀的专家、教师,让最优秀的学校进行现场展示。此次选定的跟岗培训学校启秀中学、育才中学,都是南通市教育先进单位,以期让凉山州教师直达教育现场,得到真正的专业引领。为了给凉山州教师提供更开阔的教育视野,除了本地区的十余位专家、名师,还特邀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室研究员张鲁川、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德育特级教师付丽旻等,举办讲座或者进行教学活动现场指导。除了学科专家,还专门筛选了十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全程陪伴释疑解惑。

此次异地培训另一个发力点是:将教育信息化技能融入培训过程中,强化凉山州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育,线上与线下齐头并进,注重教师成长的可持续性与影响带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研修宝”在线学习应用软件,线上与线下研修协同共进,优化研修组织管理过程。其二,给凉山州教师提供更多的“窗口”和“链接”,鼓励他们借异地培训之机,获取更多高质量的线上课程资源,更多参与外地名师的线上研讨。其三,以“交作业”的形式积累本土教育案例,实现资源云端共享。参与培训的凉山州班主任每人需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在“班主任基本功、学生心理抚慰、家校共育、突发事件处置”四个主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贯彻育人新理念、应用教育新方法”前提下,完成一份具有本地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并录制成微课,结集为《新时代凉山州初中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集》,供本州没有机会外出学习的教师参考,从而带动更多的教师共同成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14日第7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