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空警1号首飞53周年,虽然最终未能服役于人民空军,但为后续预警机的研制起到了推动作用,那么为什么空警1号会下马?空警600又什么时候能跟大家见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U2和“黑鸟”侦察机,经常抵近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骚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面雷达难以实现全面覆盖,特别是在内陆地区和多山的东南沿海区域,存在许多雷达无法监测的盲区,很多时候甚至他们侦察完离去我军都没有发现,而一些重要的军工厂都隐蔽在内陆的山区里,为了防止敌方发现,也为了应对这些侦察活动对中国的安全威胁,中国需要加紧发展自己的防空体系和空中预警能力,因此在1969年9月,中央军委下达了研制空中预警机的指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项目正式启动代号定为“926”项目,可那时我们不仅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要求和人才资源都达不到研发的标准。再加上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想要研发预警机可谓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条件下,“926”项目召集了150多人进行具体研发工作,当时的研发有两个难点,一是要选择什么样的平台搭载雷达天线和电子设备,二是如何进行改造。当时团队考虑了伊尔-18和图-4两个平台搭载,不过因为图-4结构强度和改装适应性方面更适合改装为预警机,因此最后选了图-4为空警-1的搭载平台。

虽然KJ-1号最终被下马,但是对于后续机型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最新的KJ-600虽没有正式公开,但不少网友都拍到了它的身影,前不久也在福建舰上看到它上舰的状态

目前就等福建舰形成战斗力后在公开,相信它能带给我们不小的惊喜。它将是航母的天空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