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本车界最近可真是闹了个不大不小的风波,一众大佬们被卷进了认证违规的漩涡。事情是这样的,国土交通省的朋友们前阵子在大发工业那出了点事儿之后,觉得不对劲,于是就对85家车厂来了个地毯式排查,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丰田、马自达、雅马哈、本田、铃木这几位大佬的38款车型都给揪出来有认证欺诈的问题。这下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炸了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国土交通省的小伙伴们根据《道路运输车辆法》又对本田和马自达进行了现场“深度访谈”,结果发现丰田的问题尤其严重,不仅违反了自家国标,还踩了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联合国标准的雷区,这下子,丰田在欧洲等地怕是要头疼一阵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这五位“倒霉蛋”车厂都乖乖接受了检查,32款车型也停产了,剩下的还在生产线上的车型估计也是提心吊胆的。各位老大们也没含糊,6月3号那天,马自达、本田、丰田的大佬们齐刷刷开了个记者会,一个个低头道歉,那场面,老诚恳了。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的陈言院长说了,“遵纪守法,天经地义,虽然这次还没听说有啥安全事故,但这事儿不能忍。毕竟,信誉这东西,一旦崩了,重建可比盖楼难多了。”确实,现在的车市,竞争激烈,谁都不想头上顶个“不诚信”的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处罚,那还得等等看,国土交通省得好好考量考量。不过,这事儿已经波及到经销商和供应商了,帝国数据银行统计的数字吓人,日本八大车厂的供应链涉及5.9万家公司,交易额天文数字般,单丰田一家就是20.7万亿日元的买卖。要是停产时间长了,丰田一个月给供应商的补偿金都能高达2200亿日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这事还牵扯到电子、钢铁等其他产业,整个经济都得打喷嚏。一季度GDP降了,车产量也跌了,这“日本制造”的金字招牌,可得擦亮了再挂出去。

日本电动车领域已经被中美甩开一段距离了,这波造假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对日本车业的形象和信任度打击不小。汽车业正在转型,日本得赶紧调整策略,不然可不仅仅是哪家企业的事儿,整个行业都要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王耀副总工程师也说了,他们对这事儿密切关注,强调跨国企业在哪都得守规矩,不能让品牌形象打折。看来,这事儿还真得全球联动,一个环节出错,全链条都得紧张。

最后,说回日本,车业占制造业出货量20%,研发投的钱接近30%,550万人靠这个吃饭,车业一咳嗽,日本经济就得跟着感冒。这“日本制造”啊,恢复信誉还得加把劲儿,别让咱们失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朋友们,你们怎么看这事儿?是觉得日本车业能快速翻身,还是信誉修复之路漫长?留言区见,咱们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