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撞到头后会问:“我是不是要得脑震荡了?”虽然这个词很常见,但实际中有九成人被漏诊。有些人可能得过轻微脑震荡,自己却不知道。

01

多达90%的脑震荡

可能是被漏诊了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徐珊瑚副主任医师介绍,人的脑组织就像一块柔软的豆腐,在日常活动时会发生微小的移动,但影响不大,也不会被感受到。如果受到猛烈撞击,或在快速位移后停止,脑组织便可产生明显的运动,造成创伤性脑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震荡是一种轻度的创伤性脑损伤,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常在交通事故,极限运动,拳击、篮球等接触性运动中,头部受到撞击时发生。

然而,多达90%的脑震荡病例难以在早期通过客观检查发现,CT或磁共振往往无法看到明显脑损害,因此常被忽视。

脑震荡的具体症状取决于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大多数患者在受伤后保持清醒,但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思维能力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般来说,表现为“三有三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有

▼有部分记忆,近事遗忘,清醒后不能回忆起受伤当时的情况及经过,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起来;

▼有意识障碍,但程度较轻且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通常不超过30分钟;

▼有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厌食、耳鸣、视物模糊或着视疲劳、嗜睡、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

三无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表现;

▼颅脑CT扫描,颅骨及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腰椎穿刺没有血性脑脊液。

02

如何预防脑震荡

预防脑震荡的关键,就是最大程度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

01老人、儿童

如果家有老人,可在楼梯上安装栏杆,在浴缸中安装扶手。老年人行动不便时,可借助步行器辅助行走,并定期进行适宜的锻炼以提高平衡能力。儿童和婴幼儿比较好动,需家长实时看护,防止在玩耍时跌倒、撞伤。在乘车时,要为其使用安全座椅。家中门窗外和床边可安装防护栏,避免意外跌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普通人群

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或进行滑雪、滑板、溜冰等可能造成头部受伤,出行或运动时,应正确佩戴头盔及运动装备。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可在受到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

来源:浙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