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焙烤下,河南山东多地严重旱情持续蔓延,给农民的生产造成极大困难。面对这一形势,河南省政府紧急下达了3000万元应对旱情的专项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困境。但就资金分配使用是否过于草率等问题,网友间亦有不同意见和质疑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旱情程度严重

据了解,河南山东等地今年以来持续缺水,个别地区已达特旱级别。根据气象部门监测,7月多地降水不足50毫米,部分地区降水近零,且高温持续高发。

由于缺水缺雨,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地表土壤开裂成网,庄稼皆明显枯草化。有报道称,一些地方种植大面积的水稻和玉米等庄稼全面枯死,严重影响今年粮食产量。多地牲畜饮水困难,某些地方民生用水也面临短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政资金下达缓解农民困境

面对严峻的旱情,河南省财政部门紧急下达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购置抗旱设施补贴播种成本等,帮助农民应对旱情。

相关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困境:一些地方利用资金购置水泵确保牲畜饮水;另有地方通过资金支持,组织农民采取轮作或旱耐作等措施应对播种。这笔专项资金及时下达,也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金使用存在争议

然而,就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真正高效合理等问题,也引发一定争议。一些网友质疑,3000万元在如此广大的灾区是否能发挥实质性作用?分配标准操作是否公平合理?资金支持的农业技术是否科学?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也有网友指出,短期应急资金难以根治问题,更需要长效的水利建设和防灾工作。

有网友表示:国家补贴的钱有多少到老百姓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表示:水库的水随便用,电免费就可以了,别整没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表示:看着吧,在旱今年也得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表示:人工降雨,高科技去哪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有话说

短期财政资金缓解当前难处,但长效机制建设才是出路。我们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灾害预测预警机制,并注重公众参与。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给予详细解释,声明各地区支持标准,以释除社会疑虑。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这一重大自然灾害,才能最终战胜旱情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