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会提供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24年5月份国内SUV市场累计零售销量84.5万辆,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6.3%。同期,车质网受理车主针对SUV的有效投诉4,704宗,环比下降约5.4%,同比上涨21.6%。去除投诉人自愿申请撤诉的信息后,2024年5月TOP30 SUV销量投诉量排名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系品牌占比创纪录 中大型SUV销量涨幅领跑

5月,共有3款新车型进入榜单,较上月减少1款。从榜单车型销量变化来看,超8成车型的销量均较上月有所增长。其中,理想L6的销量环比出现暴涨,涨幅超过4.4倍,成为榜单车型的领头羊。此外,特斯拉Model Y参数图片)、一汽-大众探岳和广汽丰田汉兰达的销量也有明显增长,环比涨幅均超过5成。相比之下,东风本田CR-V销量出现逆势下滑,成为本月榜单中销量环比降幅最大的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月日系品牌的占比略有提升,较4月份提高了3.3个百分点,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点。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占比较4月份有所降低,入榜车型中超7成都是新能源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份,各车型属性的销量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中大型SUV涨幅最大,较4月份上涨约64%,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L6贡献了大部分的增量。值得一提的是,大型SUV销量持续攀升,达到了近一年来的最高点,环比上涨8.7%。

质量问题占比持续攀升 过半数榜单车型口碑转好

5月份的榜单中,共有12款车型投诉量环比上涨。其中,问界M7涨幅领跑,环比暴涨超18.7倍。此外,部分自主和日系品牌车型的投诉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比之下,榜单中有17款车型的投诉量环比出现回落,其中理想L6成为投诉量降幅最大的车型,5月份的投诉降至0,短期口碑表现值得肯定。除此之外,问界M9理想L7的投诉量也出现大幅下降,环比降幅均超过6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月质量问题的占比再次攀升,较4月份提高了6.2个百分点,但投诉量环比略有下降。其他问题的投诉量和占比持续缩水,特别是占比,较4月份减少7.2个百分点,已降至个位数。

20款车型投诉销量比表现优于同级

根据车质网投诉销量比统计规则,车型的投诉量包括了当月全部有效投诉(含因投诉解决得当,投诉人自愿申请撤诉的信息)。据统计,5月份SUV投诉销量比均值为万分之32.9,较4月份的万分之38.5进一步降低,整体投诉销量比表现持续好转。具体到榜单,共有20款车型的投诉销量比数值低于5月份SUV均值,较上月减少1款。

具体到榜单车型,本月共有22款车型的投诉销量比数值环比下降,较4月份增加5款。其中,数值降幅较大的车型来自于自主和日系品牌,如比亚迪唐新能源、一汽丰田RAV4荣放等,投诉销量比表现较4月份有明显进步。

同期,投诉销量比数值环比上升的车型共8款,较4月份减少4款。其中,问界M7的数值环比增幅最大,投诉销量比表现急剧转差。

重点车型分析

1、口碑急剧转差 AITO问界M7市场表现恐难回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去年9月份改款上市后,新款问界M7凭借全新设计和更丰富的智能化配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创造了上市170天,累计交付10万辆的纪录,成为新能源SUV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车型之一。不过,其市场走势却并非一帆风顺。从问界M7近一年来的销量投诉量走势可以看出,大体呈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在度过了2024年1月的高光时刻后,问界M7的月销量开始逐月走低。尽管5月份的小幅反弹把销量拉回到万辆大关之上,但仍处于相对低位。反观其近一年的月投诉表现,整体走势还算平稳,但其间也出现过2次高点。值得注意的是,问界M7在5月份出现投诉量环比暴涨,创造了车型历史最高纪录。据车质网数据显示,问界M7的投诉多集中在服务问题,部分车主向车质网反馈,在购买问界M7后,厂家短时间内便推出了升级款车型,认为这种“背刺老车主”的行为侵犯了车主的知情权,造成经济损失。截至发稿,厂家针对问界M7车主的诉求尚未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其5月份的投诉销量比数值变化来看,较4月份有大幅升高,投诉销量比表现转差迹象明显。不难发现,在问界M7高光的背后,一些隐患问题已开始悄然浮现,短期来看,受口碑转差影响,其疲软的市场表现恐难快速好转。

2、销量快速破万 理想L6助力品牌销量翻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想L6的上市,进一步拉低了品牌的门槛,并且在智能化配置层面也在向同门师兄789看齐,可以说性价比是不错的。从其销量走势可以看到,上市第二个月便实现销量破万,在如今这个“内卷”严重时代,一款全新车型能实现这样的成绩已相当不易。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理想汽车5月份累计销量35,020辆,其中理想L6的销量占比已超过1/3,俨然已成为品牌销量增长的新引擎。5月份,理想L6实现了“零投诉”,短期口碑表现值得肯定。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随着理想L6产能提升,交付量也将会持续加大,市场表现将逐步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