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 | 刘六七

审校 | Cloud

2024年,泼天的流量居然浇到了速溶咖啡上。

一切始于一个视频:一名探店博主花10元买了杯咖啡,没想到店主直接当着她的面剪开3袋速溶咖啡冲了起来。更让大家没想到,本是出于调侃的视频却让“手冲咖啡”成为顶流,一连多日,那家店外都门庭若市。

网上有关速溶咖啡的讨论也迅速增加:速溶咖啡是不是不健康?速溶咖啡是怎么做出来的,都是“科技与狠活”?还有人发现自己好像很久都没喝过速溶咖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电商平台上,“冲调咖啡”品类商品交易总额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下降;速溶咖啡在咖啡市场中占比,在过去几年也降低了超过10个百分点|图源:Jakarta travel

你有多久没喝速溶咖啡了?速溶咖啡为什么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真是因为那些“谣言”吗?

速溶咖啡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们不妨先来到咖啡种植园中。成熟的咖啡果实泛着有光泽的红色,外观像是小号樱桃,里面的果核就是咖啡豆。通常,一颗咖啡果里有两个果核,它们略带浅绿色,表面有粘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咖啡果很难算好水果,都是核,没什么肉!|图源:global coffee report

果核被取出后清洗,就成了咖啡师口中的“咖啡生豆”。有了咖啡生豆,速溶咖啡的制作就可以开始了!

第一步是烘焙。在这个过程中,咖啡豆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味。按照火力和时间,烘焙程度可以大体分为浅度烘焙、中度烘焙和深度烘焙。浅度烘焙酸味重,更能凸显咖啡原有的香气,烘焙程度越深苦味越重,有种巧克力或焦糖般的醇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烘 烤后的咖啡豆会变成我们熟悉的褐色 | 图源: Wikipedia

第二步是研磨。烘焙好的豆子会被磨成粉,不过这些咖啡粉还不是我们买到的速溶咖啡,它的颗粒要比成品粗得多,还无法完全溶于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咖啡豆磨成的“粗粉”|图源:craft coffee spot

第三步是萃取。上一步中得到的咖啡粉会被放置进一系列的萃取池中,这些萃取池的原理和过滤网差不多。热水流经萃取池中的咖啡粉,带出它们的风味和颜色,最终得到了高浓度的咖啡原液。

最后一步也是制作速溶咖啡中最关键的一步:干燥。目前主要有两种干燥方式: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

喷雾干燥主要发生在一个充有热空气的罐状容器中,机器会将咖啡原液从罐子顶部以雾状喷出,雾状的咖啡原液在下落的过程中经过热空气,水分迅速蒸发,落到底部就变成了粉状的速溶咖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喷雾干燥法:很多药品与奶粉也采用这种干燥方法|图源:CNBC

冷冻干燥法则是先将咖啡原液冻成固态,然后打碎成“冰颗粒”。这时的“冰颗粒”中还存在大量水分,所以我们还需要把它们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机的作用主要是创造真空和低压环境,这样的环境下,稍微一加热,水就能直接从固态升华为气态,于是剩下的就是纯度很高的咖啡颗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冻干燥法:一般会将咖啡原液铺在传送带上,冻成一块“板子”,然后切碎|图源:CNB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冻干燥法:切碎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让水分升华|图源:CNBC

用冷冻干燥法做出来的咖啡,就是最近两年十分火的冻干咖啡。

为什么很多人放弃了速溶咖啡?

虽然速溶咖啡和现磨咖啡都起始于咖啡果,但由于后续加工、制作工艺不同,还是存在一些差别。或许就是这些差别,让越来越多人放弃了速溶咖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咖啡因的化学结构|图源:网络

首先,多数人喝咖啡是为了在头脑还未完全醒来的清晨,或者在挑灯奋战的夜晚给自己来一针兴奋剂,但速溶咖啡的清醒效果略差于现磨咖啡。

按推荐冲泡比例制作的一杯速溶咖啡,咖啡因含量在30~90毫克之间,相比之下,一杯现磨咖啡含有的咖啡因能达到70~150毫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喝咖啡前vs喝咖啡后|图源:imgflip

其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对咖啡的需求也提高到了鉴赏层面,而速溶咖啡的风味口感显然没有现磨咖啡好。

一方面,速溶咖啡的大规模生产促使品牌方放弃了价格昂贵的精品豆;另一方面,速溶咖啡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忽然的升温和降温,也让咖啡折损了不少细微口感及醇香的油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磨咖啡的风味更加多变丰富|图源:Neuroscience News

最后还是要回到健康。在速溶咖啡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用到的原料主要是咖啡豆和水,所以速溶咖啡的“健康指数”并没有比现磨咖啡低很多。

但是,市面上销售的大多是 “3合1”速溶咖啡。观察它们的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几乎都是植脂末,其次是白砂糖,咖啡粉只能位居第3,彻底沦为配角。

如果长期摄入植脂末和糖分,不仅容易引起肥胖,还会增加疾病风险。研究表明,饮用速溶咖啡会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但是换成纯咖啡可以使患病风险降低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想要兼具便利性和健康,可以试试颗粒较粗的速溶黑咖啡或冻干咖啡|图源:网络

不过还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当今很多商家已经把现磨咖啡的价格打到了个位数,这样一来,咖啡因含量、口感,甚至健康指数都不占优势的速溶咖啡,性价比似乎更低了。

参考资料:

【1】https://www.nescafe.com/mena/en-ae/coffee-culture/knowledge/instant-production

【2】https://youtu.be/piEU2gZaL5Q?si=0ROKVgp79LK4HDPX

【3】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instant-coffee-good-or-bad#TOC_TITLE_HDR_1

【4】https://www.eatingwell.com/is-instant-coffee-bad-for-you-8382772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关注我们,点亮在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