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如果问中国几千年里历史长河中,最有趣的灵魂是谁?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苏轼。

的确,相比之下,李白好玩,但过于天真,天真到连现实都分不清,他有趣却也让人有些害怕;庄子洒脱风趣,却经常有点无厘头,自然也显得不够接地气;阮籍猖狂且幽默,可他喜欢讥刺、长啸、翻白眼,有些让人不敢亲近……

苏轼就不同了,他一生风雨飘摇,却永远满腔豪情、笑傲人生。从现实角度而言,他一生不得志,从20岁开始,他每个十年的节点都必有一劫。

他20岁出头失去母亲,30岁失去娇妻和父亲;40岁出头遭遇乌台诗案,50岁丧子,62岁第3次也是最后一次被贬……

苏轼之最坎坷,集中在他的仕途。他一共有三十次委任,十七次失宠或者被流放。这样的经历,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叫:“一辈子不是在失宠、被流放,就是在失宠、被流放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真实像(其画家好友李公麟所绘)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这样的苏轼都是极其悲惨的,然而,人们却惊奇地发现: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并且无论被贬何处,所面临境况如何,都始终把日子过得潇洒、惬意。

被贬到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时期,他创作了千古名篇《明月几时有》,词中,他这样介绍自己写此篇的由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君不见:苏轼被贬,还能‘欢饮达旦’,并吟诗作赋。其小日子之美好,自可见一斑。

而被贬湖北黄州时,他又创作了《赤壁赋》,词中,他这样写自己游赤壁: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这段话,也是在讲述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日子的美好:没事跟文人骚客泛舟游,吹吹风,顺便写点“明月诗”,做点“窈窕文”。

那么,问题来了,苏轼几乎一辈子都在被贬,为什么心态一直爆棚,日子一直“静好”呢?答案,绝不仅仅因为他极其乐观、豁达,最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一个用爱去照亮他一生的弟弟苏辙。

苏辙与哥哥苏轼、父亲苏洵并称为“三苏”,既能并列,苏辙之才也就是公认的好了。他的诗文出众,留下的如“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之类的千古名句,更是不胜枚举。相比哥哥,苏辙还有情商高、善变通的特点。而这两个特点,也是他能“照亮”哥哥一生的关键所在。

苏轼仅比弟弟苏辙大了两岁,古代,从来长兄如父,按理,应该是哥哥照顾弟弟。他们的父亲苏洵最初的构想里,也是让哥哥去照拂弟弟。

也因此,苏洵在为两个儿子取名字的时候,就颇费了一番心思。哥哥名字里的“轼”指的是马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而弟弟名字里的“辙”,则是指马车碾过留下的车轮印子。

苏洵为他们取名字时,明显是想让哥哥照顾弟弟:只有马车安然无恙地保持前行,车轮印子才可一直有。

兄弟俩幼年时,的确更多地是哥哥在照拂弟弟。苏轼发蒙早,他识字也先于弟弟苏辙,弟弟开始识字学文后,苏轼主动充当起了小老师。可以说,他们在出生地四川眉山时,就有了“兄友弟恭”的儿时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苏辙

苏轼是天生的读书人,他学东西非常快,苏辙有任何疑惑时,他总能用三言两语让他“顿悟”。某种程度上,早年的苏轼是弟弟苏辙是老师,他们亦师亦友亦兄弟。

苏轼极其自律,他的学习是每天不间断地学习,每日的学习任务他从未欠过分毫。有哥哥做榜样,弟弟苏辙也养成了日日不间断读书的好习惯。后来,苏辙自己在诗文里写道:

"幼从子瞻(苏轼)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苏轼早年对苏辙的守护,几乎是全方位的。苏辙曾在回忆早年时光时,这样写道:

"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便是:我幼年跟着哥哥出去,登山、下水,无论干什么,哥哥都在我前头开路、护着我。

苏辙还在后来怀悼兄长苏轼的文里,这样总结哥哥早年对自己的照顾,他说: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洵太满意他们兄弟俩“兄友弟恭”的模样了,可他毕竟是过来人,他明白:很多兄弟,早年关系都极其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成家后,往往就生疏了,甚至还会出现兄弟反目成仇的境况。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决定以大家长的威严,对他们进行劝谏。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苏洵看着并排坐着学习的两兄弟,很郑重地道:“你们是亲兄弟,今后一定要互相扶持啊。”

这番话,是天下父母都会说给子女听的一句话。苏轼听了没想太多,就当是一句话,而苏辙听了却死死记在了心里。

兄弟俩长大后,性格差异越发明显。身为哥哥的苏轼天生豪放不羁、不拘礼法,且性格极其乐观。用今天的话说:苏轼是乐天派,是社牛。而苏辙则为人内向、谦虚谨慎,给人忠厚老实之感,善于守拙,某种程度上,苏辙稍微有些社恐。

两人迥异的性格,也导致了他们入官场后截然不同的结局。

公元1057年,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来到北宋都城汴京参加科考。这次科考中,“三苏”出尽了风头。苏洵因文采出众动京城,而两兄弟则因同时考中进士而闻名。

而这场科举中,苏轼写的考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更是大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赞赏,他甚至在见了苏轼,见识了他的博学和达观后,论定:“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然而,大喜之后是大悲。就在他们预备在京师大显身手之际,苏轼兄弟的母亲不幸病故,噩耗传来,他们匆忙赶回守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孝期满后,两兄弟在欧阳修的推荐下,再度手拉手一起参加了一场科制考试。考完后,两兄弟同朝为官。

两兄弟的做官生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之,哥哥是:锋芒外露,不停树敌,得罪皇帝,不断遭贬;弟弟是:被哥哥牵连遭贬,仕途稳健,一路扶摇,直做到国家二把手(拜相参政)。

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苏辙实际并没有官瘾,倒是哥哥苏轼的官瘾超大,苏辙一路爬到国家二把手,纯粹是为了“捞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