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绝大多数国民党将领都能认清楚蒋介石以及蒋介石政府的反动本质,或者是选择起义,或者是选择投诚,最不济被俘后也老老实实进行改造,以偿还他们曾经对人民犯下的血债。

但是,总有一些国民党将领,受蒋介石封建忠孝思想的洗脑,不仅在解放战争时期负隅顽抗,甚至在兵败后要么选择负隅顽抗到底被击毙,要么选择自杀。

而这其中,最愚忠蒋介石,死法最惨烈的当属国民党109军中将军长钟彬,他在1949年11月22日在四川白涛镇被俘后,于押解北京功德林战俘管理所服刑时,在押解途中选择跳崖自杀,虽经有关方面全力抢救,最终还是重伤不治死亡。

有人说钟彬跳崖自杀是假的,但是军事科学院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里关于钟彬的条目下采纳了钟彬跳崖自尽的说法。

钟彬是广东兴宁人,虽然是黄埔一期生,但是他的升迁在黄埔一期里算是慢的了。

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到1933年才升任第87师第261旅第522团上校团长,而旅长正是他黄埔一期的同学宋希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年宋希濂,他才是钟彬的“贵人”

钟彬在抗战时期最大战功是他在千钧一发之际为远征军守住了怒江,没有放日本人打进云南。

那是钟彬升为71军军长后不久,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败撤回国内,日军第56师团则紧追不放,连占畹町、龙陵。5月5日,日军逼近惠通桥,并抢渡怒江。钟彬此时接到出援令,他连夜征集卡车运送第36师106团出发,另安排第88师向保山输送。

第106团在紧急到达惠通桥时,化装成难民的日军前锋正在发起冲锋妄图夺桥,106团与日军激战时,工兵引爆了早已埋设好的炸药将桥炸断,日军后续主力被挡在怒江对岸。之后,钟彬调集部队用了三天时间,将已经乘橡皮舟艇强渡过江的日军小部队予以歼灭。此后两年多的时间,中日隔怒江对峙。

如果不是钟彬安排卡车运输106团及时抵达惠通桥,那么如果被日军冲进云南,那么可能整个抗战历史都会被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怒江保卫战老照片

从钟彬履历看,与其说蒋介石提拔了他,不如说是他的同学宋希濂提拔了他,宋希濂在抗战爆发前就有意被钟彬培养成自己的副手,抗战中钟彬基本上是跟着宋希濂的脚步在前进,基本上就是宋希濂当军长,钟彬当师长,宋希濂当集团军司令,钟彬当军长这种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残兵败将

抗战结束后,宋希濂被调去了大西北,钟彬也从整编26师师长职务被调去当了闲职;一直到蒋介石大势已去,重新重用宋希濂,任命宋希濂担任国民党十四兵团司令的时候,宋希濂这才把钟彬要过来,让钟彬担任兵团副司令。

1949年8月宜昌战役后,宋希濂率第2军,79军、15军、118军、122军、124军,进入鄂西,驻防鄂西北。11月,国民党军西南防线崩溃,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的宋希濂集团被歼灭。

从钟彬履历来看,要说钟彬为宋希濂去跳崖自杀我觉得还能说得通,但是钟彬为何对蒋介石有这么大的感情,我实在理解不能。

当然,有一种说法是说钟彬是在重庆战犯看守所得疟疾去世的,但是这种说法有一个问题,因为当时宋希濂也在,如果钟彬是因病去世的,那么宋希濂没有理由在若干年移居美国之后,对生活在美国的钟彬之女说“他不清楚。”

所以,这里我还是采纳《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的说法,钟彬是为了蒋介石“尽忠”跳崖的。

其实说真的,为蒋介石“尽忠”和为蜀汉后主刘禅“尽忠”有什么区别?我相信网友们不会觉得钟彬此举有什么正面意义,只会觉得钟彬被封建礼教洗脑,可笑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