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乾隆的十全武功,平定准噶尔绝对实至名归。

曾经威震中亚百年的游牧帝国轰然倒塌,天山南北被再次纳入华夏版图,取而代之的是乾隆给它的新名字:新疆(意为“旧疆新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胜利在中亚引起了巨大震动,一举使得乾隆成为蒙古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准噶尔蒙古)的共同大汗,内亚各国纷纷归附称臣,大清帝国的威望在此达到了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面对超过21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版图(当时的新疆还包含44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而不是现在的166万平方公里), 以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条件,统治起来并非易事。

各种叛乱层出不穷,尤为令人头痛的是:准噶尔残部与额鲁特流民相结合,逃亡藏匿在天山深处,魔化成一个可止小儿夜啼的新族群:食人玛哈沁。

他们犹如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猎头族一般,凶残邪恶,防不胜防,成为大清统治者的梦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食人玛哈沁

“玛哈沁者,额鲁特之流民。无君长、无部族,或数十人为队,或数人为队。出没深山中,遇禽食禽,遇兽食兽,遇人即食人。”—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玛哈沁,蒙语意为“劫盗者”、“肉食者”,引申为生番,满语写作“mahacin”。

额鲁特,乃清朝时对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也即明朝的“瓦剌”,通常也指准噶尔蒙古土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准噶尔部被犁庭扫穴后,侥幸逃脱的青壮为了避开清军的追杀,只能出没于深山老林,一个个蓬头垢面犹如野人。

在饥饿的驱使下,他们“遇兽食兽、遇人食人”,不仅四处劫掠平民,甚至敢袭击清军台站,给当时的社会治安造成巨大压力,可谓能止小儿夜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被贬乌鲁木齐的纪晓岚,从许多一线官兵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这个食人族群的恐怖传说。

故事一:马前旋风

在征讨霍集占(即“大小和卓”中的“小和卓木”)时,绿营千总(约相当于现在的营长)柴有伦曾奉命搜山,途经珠土斯深谷中,猝然遭遇一伙聚集于此的玛哈沁。

随着手下士兵一阵乱射,其中一人中箭而逃,剩下七八个人也吓得四散狂奔,连马和行帐都顾不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赶去营地查看,就见树上还绑着一位回族妇女。她左臂及左腿上的都肉,都被割食得只余森森白骨,整个人已经痛苦扭曲得不成人形,只能噭噭作虫鸟鸣。

看见柴有伦赶过去查看,顿时拼命伸长她的脖子,做出切割的动作,这是只求速死呀!

即便现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此刻也没有人敢直视眼前这副惨状。沉吟片刻,还是柴有伦紧咬着牙关,硬着头皮上前,一刀朝她心脏落下。

随着一声长号,似痛苦又似解脱,那回族妇女这才睁着双眼,气绝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霍集占被讨平后,柴有伦率部重返旧地,结果适逢河水暴涨,逡巡不能前进。

正当他忧心忡忡,怕延误军期时,突然有道旋风来往马前,忽左忽右,忽行忽止,好像有什么话想说一样。

柴有伦突然醒悟,莫非是那回族妇女的鬼魂前来报恩?当即骑马追随那股旋风,竟然从浅处黯然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二:虚惊一场

玛纳斯,位于今新疆昌吉州最西部。当地有个遣犯的妻子,差点也步了那位回族妇女的后尘。

那日她进山砍柴,突然被玛哈沁给逮住了。这伙人将她衣服扒光绑在树上,旁边已经在洗锅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她左腿刚被割下一块肉时,突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枪响,随即就听人语喧阗,马蹄声震动林谷。

这伙玛哈沁顿时吓得哇哇怪叫,以为官兵掩杀而至,什么也顾不得,就跟兔子似得转瞬逃入密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当天有几位官兵出外牧马,闲极无聊,用火枪狩猎野鸡。谁知一发弹药误中了马屁股,结果这匹马受惊跳跃,引得一群马都躁动相随,如此才救了她一命。

但凡稍微晚上那么点,恐怕现场已经血肉狼藉了。

这位遣返的妻子获救后,从此吃斋念佛,逢人就说,天下最恐怖、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被绑起来被人割肉吃掉。想想那些被吃的牛羊,它们的痛苦恐怖也一定跟我一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三:大盗灭门

这个故事,是一位驻防过吉木萨(今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的士兵讲述的。

新疆地方广袤,人烟稀少。尤其在一些深岩穷谷,往往只有一户人家,自成一庄,四野无邻。有点类似美国西部的农场主,自在是自在了,可要是出了什么事,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他们一队士兵趁着营休之日,集体入山行猎。结果望见有这么一户农庄,门户紧闭,可外面院子里,却有十几匹鞍辔齐全的战马。

顿时就明白,这户人家绝对出事了。当即他们鼓噪而进,好像要包围庄子一般。里面果然有十几个玛哈沁,见对面人多势众,根本不敢迎击,扔下锅帐就突围而去。

这队士兵也是作势吓唬,休假的日子还那么拼命干吗?再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将他们吓跑也就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庄查看后,果见里面骸骨狼籍,惟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少年,被扒光衣服悬挂在窗棂上。

一番询问后,据那少年哭诉:

这伙玛哈沁是四天前来的,父兄也曾奋起反抗,可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全家都被抓起来了。

从此,这个农庄就成了人间炼狱。每隔一天,就提溜两个人出来,洗净剥皮,脔割炙食。如此四天下来,他们家男男女女七八口人都被吃了个干干净净。

今天他们临走前,本来打算将我也肢解成数段,方便携带充作口粮,幸而你们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少年惊惧哭泣的模样,听着这般人间惨剧,所有人都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实在太惨了!

长官当即表示,让少年跟他们回军营,当个打杂的,总比留在这噩梦般的地方自生自灭要好。

谁知少年说家里还有东西埋在地窖里,帮他挖掘开一看,就见里面竟然有一堆银币衣物,看得大家眼神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问之下,才知少年的父兄也并非什么善类,表面看是平民,暗地里干着劫盗的买卖。

每间行百里之遥,于驿路近山处,窥得独行商旅,就突起杀人。因行事诡秘,十几年下来都没有被人发觉。

今日被玛哈沁灭门,也算是恶有恶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年后,在军营打杂的少年,有次牧马失足坠崖而死,其家遂无遗种。

根据军营档案记载,这个少年名叫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四:天山雪莲

玛哈沁凶名太盛,以至于大家都有点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甚至于神鬼报应的故事中,都留下深深的印记。

天山雪莲,乃新疆特有的名贵中药材,被人誉为“百草之王”,世人趋之如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关于天山雪莲的故事,来自乌鲁木齐把总(约相当于现在的营长)茹大业的讲述。

吉木萨(今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有个游击(约相当于现在的团长),就曾派家奴进山寻找雪莲。好不容易来趟新疆,总不能入宝山而空回。

结果,隔了许多天也没见人回来,游击大人心想:此人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吧?

果然,当晚就梦见,那个家奴浑身浴血,归来哭诉:

我在山上不幸遇见玛哈沁,被活生生割肉吃掉了!剩下的残骸,仍然在某处的几棵松树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击大人派下面军官前去查证,果然见树下血污狼藉,然而骸骨却并非人类,而是一副羊骨。

就在大家有点摸不着头脑时,过了两天,原以为死翘翘的家奴却活蹦乱跳地回来了。原来他只是在山中迷路,昨日侥幸遇见猎户,这才逃出生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面才知,营中有几个负责后勤辎重、牧马放羊的杂兵,合伙偷了一头官羊,将其杀了熬成了羊肉汤。

这头冤死的羊,竟然假借家奴的魂魄,想将此事大白天下,给自己昭雪报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续:阿桂定新疆

玛哈沁如此凶名昭著,治安形势极为严峻。先后四次图形紫光阁,被誉为“乾隆名臣之冠”的阿桂将军,临危受命,从阿克苏转任“总理伊犁事宜”办事大臣。

他职衔的全称是:“总统驻扎伊犁满、汉、蒙古官兵,并抚回民、弹压哈萨克、布鲁特诸部落,诰封光禄大夫、参赞大臣、议政大臣、内大臣、工部尚书兼都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清史稿·兵志一》记载:

“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率满洲、索伦骑兵五百人,绿旗兵百人,维吾尔人三百户,至伊犁搜捕玛哈沁,招抚厄鲁特牧民,筑城屯垦,为新疆设兵驻防之始。”

除了屯田兴复地方外,他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稳定社会秩序,剿灭给伊犁地区造成极大危害的玛哈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搜剿玛哈沁的过程中,阿桂很快意识到,单纯的大肆捕杀,相当于抱薪救火,于是向朝廷建议: “余孽未靖,间出奇兵轮番搜剿,则诛其强暴抚其驯良” ,开始实行剿抚并行的策略。

此后,根据清廷的政策,对于愿意投降的玛哈沁,俱都迁往巴里坤(今属新疆哈密市)一带,并赏给产业,归入绿旗兵营当差。

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大批玛哈沁出山投降。清廷将他们也视为内陆居民,专门设立户籍进行管理。

玛哈沁,这个特定时期的食人族群,开始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暗夜中的恐怖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喜欢古代志怪故事,敬请关注:野狐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