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LiLing

汉字,是世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内涵。许多字通过形状便能理解大概意思,再深刻观察更能体会其中含义。

世间人事亦如此,由浅入深,识别辨认,即可观全貌、明要领、定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识人于微

唐朝官员吕元膺府上有不少幕僚处士。

某日,他与其中一人对弈,对方趁他不备,偷偷换掉一个棋子,以求取胜。吕元膺发现后,遂寻机把此人遣了出去,请其另谋他处。

吕元膺还特以此事教诲子侄,细微之处可辨人性心机。

《战国策》有语:“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此皆似之而非者也。”

莠草的幼苗很像禾苗,骊牛的毛色很像老虎,白骨好似象牙,色泽如玉的石头很容易与真玉混淆。

识人亦是如此,与人交往,从言谈举止中,便可判断一个人的品性。识人之本,唯有少听其言,细观其行,才能透过表面迹象,将其真实面目看得更清晰。

培根说:“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品格。”识人亦修己。品现于事,心藏于身,好的人品,是一个人强大的靠山,最硬的底牌,更是行走人世最好的通行证。

识事于难

南北朝时期,西魏权臣宇文泰与东魏交战时,因战马中箭受惊,把宇文泰甩下马。东魏士兵见此随即追上,宇文泰命在旦夕。

随军都督李穆急中生智,用马鞭击打狼狈趴在地上的宇文泰,假装在骂一个小兵。追围的东魏兵听李穆的口气以为掉下马来的宇文泰不是西魏军统帅,于是舍弃他们二人,扭头去追杀别人。李穆扶宇文泰上马,才得以双双逃脱。

试想,如果李穆上前救宇文泰,势必寡不敌众,危机更甚。但他不救反打,则一下子蒙住来人,化险为夷。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困境之下,常规思路通常难以求解,打破原有思维模式,更易找到新的突破口,转曲折为顺利。

智慧是一种能力,一种穿透现象直抵本质的能力。凡事不要流于表面,直达核心才能发现本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高效而彻底地解决问题。

叔本华说,一个明智的人不会被表象欺骗,他甚至可以预见到事情将会往哪个方向变化。

擦亮自己的双眼,看清本相,才能预见未来,规避祸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识途于变

无论立志还是成事,明智之人懂得识途于变。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出身军功家族,性格豪迈。虽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医理,颇通医术,但他一心想学祖辈建立功勋,出人头地。

他参军打仗,在鸭绿江边作战;与人谈兵说剑,到北方边境多处游历。然而,他空有抱负难以施展,人到中年,壮志未酬,却“亲益老,家益贫”。

机缘巧合下遇人指点,他才意识到,“医道,大矣。是诚神圣之首传,民命之先务矣。”此后,张景岳幡然醒悟,遂解甲从医,一心治病救人。

他引兵法八门,列“方药八阵”,利用平生所习天文地理,活用古方,独树一帜。于他而言,专注行医后,不仅逐渐稳定生活,得以侍奉老父,且能融合自身多项学识,愈发得心应手,豁然开朗。

晚年,张景岳完成了多本医书,引兵论医,演绎推理,树立断症列方的思想体系,其著作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史记》中说:“大直若诎,道固委蛇。”道路本来就是弯曲的,人要顺应变化,与时俱进。

人生旅途中,适时放弃盲目的执着,学着在变化中灵活转变,才能找到更清晰恰当的方向。

《礼记·中庸》中提到“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用来表明一种至诚认真的人生态度。于“人、事、途”而言,亦可参考。

鉴别人心,慎重而真诚地考虑自己的感受,以此交友;处理事情,仔细分辨,尝试用不拘常规的思路,寻求正解;行走未来,路途多舛,学会辨认方向,适时掉头,再笃定前行。

有知人于微的智慧,果断识事的能力,把握前程之局的底气,方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主播:李雪

《民生周刊》新媒体编辑

心里种满花,人生就不会荒芜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书报文摘(ID:shubaowenzhai)

画家:恽寿平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游记与攻略,展示美景与美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