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获奖结果。广东南方职业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奖”,学生作品斩获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1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老师奖。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江门市江海区,校园占地面积1484亩,全日制在校学生1.9万余人。学校是目前江门地区首家省级大学科技园(下称大学科技园),唯一一家校企联合举办和管理的省级大学科技园,也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家在民办专科类高校中建立的大学科技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充分发挥民办学校的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深化与湾区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珠三角民办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初步构建起“产教研互利共赢,行企校合作共生”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强化校企联动

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平台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推动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学院。

合作平台更坚实

学校先后与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清华大学清大智库研究院等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国际合作创新基地、人工智能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广东智工机床装备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合作,建设华为云学院、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广东省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基地等一批科创平台。2024年建成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作关系更紧密

学校通过大学科技园提供场地设施、提供人才支持、争取政策红利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合作空间,企业则在合作共建专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等方面与学校精诚合作,互惠共利,寻求校企双方利益追求的最大公约数。

近十年来,学校通过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先后引进了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广东智工机床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新偲投资有限公司、南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南职院校园电商平台蜂创产业园等50多家企业进驻学校,建立了一批“校中厂”,与中航国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实力雄厚的实体企业合作,建有8个产教融合型产业学院,为人才培育、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贴发展需求

创新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新、机制活的特点和优势,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打造“一专业一特色,一院系一品牌”的格局正在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心谋划设专业

学校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门类齐全,产业聚集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优势,不断加强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的跟踪调研,从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民办高校敏锐的市场意识,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适时优化调整专业结构,集中精力建设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急需、产业转型升级迫切的先进制造业类、电子信息类、现代服务业类专业。

目前,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医学、财经、管理、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工业机器人等50多个专业(方向),每年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近7000名,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真刀实枪练本领

企业入校,为师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先进的生产经营设备设施,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信息,让师生“真刀实枪”去学习、去探究、去实践。将“车间搬进校园,让教学融入生产”,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操技能,有力支持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众多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企业有了更多“拿来即用”的实用新型人才选择。

“园一体”育英才

学校依托大学科技园,以合作为纽带,积极探索“园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与产业融合起来,把教学与研发结合起来,把实训与生产对接起来,较好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紧密衔接起来,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专业教学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共建共享起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企业用工考核紧密对接起来,从而基本解决了校企合作“一头热”、“两张皮”的难题。

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国赛二等奖6人次,省级一等奖11人次,二等奖84人次,获奖人数2022-2023学年度位列广东民办院校首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聚焦成果转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通过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育,有力助推广大师生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有效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孵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探索夏令营

科教融汇显奇效

学校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努力增强科研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实现了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互兼互聘,成果共研共享,课程教学合作实施的校企合作新局面。学校现有省级产教融合/知识产权类专家7人,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40余人,高/中级技术经纪人3人,已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140余项。同时,努力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与在园企业共享共有,实现13项发明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创业孵化结硕果

大学科技园以孵化智能制造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为园区特色,对标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水平,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为学校创业师生们提供专业导师辅导、投融资对接、政策解读申报指导、交流活动等多元创业孵化、精准产业孵化和创业投融资服务,形成了完善的“产、学、研、孵、投”新型产业孵化服务体系。

目前,大学科技园学校师生创业企业30余家,占在孵企业总数的60%以上。师生创业企业与学校在技术、成果和人才等方面有实质性联系的在孵企业达100%。2021年至今新增培育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4家,新型研发机构、第一批产教融合示范性企业1家,江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为3家企业在孵企业完成A轮投融资服务1000余万。2023年度完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合同登记达400余万元。

未来,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在江海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中,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科教融汇”为方向,守正创新,优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提高。

来源: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校长/钟仰进 南方+记者/张泳渝 编辑/邱昱 实习编辑/赵子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江海 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