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陈皮之乡”江门新会

六月的柑园里

一垄垄柑树蓬勃生长

一颗颗柑果缀满枝头

微风吹过,清香四溢

“还好当时修复种植得及时,

没耽误结果,

下个月就可以采摘小青柑了!”

穿梭在柑树中的茶坑村种植户梁伯

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拉着前来回访的法官柯铭培一行人

开心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上半年正是

柑树恢复树势和开花结果的关键期

关系着一整年的产收

然而,几个月前一次意外

差点让连同梁伯在内55户柑农

的辛勤劳作“付诸东流”

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今年2月,一道路施工方不慎将茶坑村种植区附近的河道堤坝挖破,水闸提闸放水后,河水倒灌涌入导致43余亩柑园水浸受灾,柑树不同程度出现了枯叶、落叶等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浸不仅不利于恢复树势,还极可能造成柑树永久性烂根。55户柑农焦急万分,集体向施工方讨说法,施工方则认为不能完全归因于水浸。双方争执不下,村委会多次组织协商未果。无奈之下,村委会邀请来自新会法院会城法庭的驻点法官柯铭培前来指导调解。

2021年起,新会法院启动“村巷法官”项目,144名审执人员下沉到全区233个村(居)开展驻点服务,实行分片责任制,每月定期到负责村居驻点工作,提供纠纷化解、指导调解、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将诉源治理延伸至基层。

了解情况后,柯铭培先指导村委会稳住了柑农们的情绪。考虑到柑树种植的专业性,柯铭培立马想到了涉陈皮纠纷专家库,并邀请了其中一名特邀咨询员——柑树种植专家陈万高一同到现场勘察,协助调解。

2023年,“陈皮法庭”在新会法院会城法庭设立,集中办理涉陈皮产业全链条纠纷案件,并组建专家库,联动新会陈皮行业协会、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育中心、陈皮“土专家”等,邀请9名专业人士作为特邀调解员和特邀咨询员,为涉陈皮纠纷化解提供专业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有部分柑树出现落叶现象,但是水浸时间相对较短,没有伤到根系,后续处理得当树势恢复不难。”实地查看后,陈万高作出了专业分析建议,柑农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柯铭培趁热打铁,结合现场勘察情况,对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

一边,向柑农们分析后续恢复种植的重要性:“柑树早日修复好了,才能更好地生长、结果,这笔经济账,大家肯定能算明白呀。”

另一边,向施工方分析赔偿责任:“确实是你们施工过错导致大家柑园被水浸,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双方态度缓和下来,柯铭培紧接着指导村委会发挥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继续劝导:“你们的施工进度不能再拖,受灾的柑树更加等不起,大家要一起尽快协商解决问题。”

半个月间,通过村委会、法官多番沟通、合力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施工方向55户柑农按每亩3000元价格支付赔偿款。

赔偿款到位,柑农们立马着手消毒防病、修剪枯枝、施肥追肥……慢慢地,柑树开始修复树势、恢复生长,柑地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事后补救是达成了,但以后类似的纠纷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呢?调解结束后,柯铭培又陷入了新的思考。

“此类纠纷化解,要注重引导双方放下对立情绪,也要换位思考群众的关切点,引入陈皮产业专业力量,结合情理法分析化解症结。”放下卷宗,柯铭培将此次纠纷的产生、症结及化解的方法等梳理成纠纷化解档案,提供新会陈皮种植核心产区的4个村作为参考。

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指导村委会开一次专题“复盘会”,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大家做好日常预防和紧急情况预警,切实降低受灾事件发生概率;受灾后要及时组织柑农采取措施,降低受灾损失;在依法索要赔偿过程中要注重疏导柑农情绪,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推进此类纠纷的专业化解、源头化解,柯铭培还将涉陈皮纠纷专家库的名单共享给了村镇,协助调解纠纷。

就在一周后,茶坑村村委会运用特邀咨询员出具的专业意见以及相关调解经验,又成功化解了一批因新会柑种植引发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真正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有了经验和专业的辅助,以后再遇到类似纠纷,我们也有信心调成!”该村委会调解员梁叔说道。

这是新会法院落实指导支持调解推进诉源治理的生动实践。2024年以来,新会法院依托“村巷法官”“陈皮法庭”等平台,共指导和支持人民调解案件1863件,并调解成功1145件,有力推动矛盾纠纷止于诉前。

来源:江门新会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余淑娴

采写:楼慧琴 陈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