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卷斗士曾庆洪火了!

“再这么‘卷’下去不是个办法,企业目的是什么?盈利,盈利干什么?为国家做贡献”……

近日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对汽车行业内卷形势的一顿猛烈炮轰,让广汽迅速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曾庆洪也很快遭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口诛笔伐”。

因工作风格的务实高效、睿智干练,曾庆洪被媒体称为“南霸天”,如今却言辞犀利,略显暴躁,很多人说这与印象中广汽掌门人的风格并不相符。

到底是什么让曾洪庆彻底愤怒了?

滔滔不绝之下尽是心酸与无奈。

01

曾庆洪演讲的核心思想总结就是是“痛批汽车行业内卷,企业要盈利要交税,要有大格局”,具体如下:

1.车企不能再这样卷下去了!企业的目的是盈利,是为社会做贡献,现在呢?都在裁员,包括广汽集团也裁了不少。

2.企业要有大局观和格局观,要站在国家大局,要有长期主义和长期长远发展的思考。

3.要有理性的卷,不能随便地卷,要不然怎么交税,怎么为国家做贡献。

4.要求“油电同权”!

整体言论风格非常“广汽”。

先谈谈大局观,目前的大局就是中国新能源品牌正在强力通过市场竞争洗牌合资品牌,而且是全价格段的深度洗牌。

于是有了汉兰达、凯美瑞雅阁天籁被打的不断降价,BBA同样不好过,就连“加价王”保时捷都被经销商逼供,你这个时候跳出来喊话国家有关部门出面适当介入,怎么个介入法,让合资继续赚取超额利润吗?

汽车已经成为中国第一经济支柱的产业,新能源汽车代表的就是新质生产力,其产生的就业岗位、税收、经济效益数不胜数。抛开个体多看行业,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曾洪庆还呼吁,等新能源汽车、纯电占50%的时候,政府研究下油电同权这个课题。

那再重点说一下,曾庆洪所提及的政策“油电平权”是什么意思。

相对燃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弱、成本高、基础较薄弱,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享受财政补贴。

自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但新能源汽车还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我国现行的汽车购置税率是10%,新能源汽车则可以免除部分购置税。

单车至多可达3万元的购置税,在市场竞争层面,确实能够给予非常强的竞争力。曾庆洪所说的,正是这一政策。

这一点也是为什么比亚迪王传福能挑起“油电同价”、“电比油低”的价格战,压得以经济省油著称的日系车喘不过气来的原因之一。

在谈内卷时王传福也显得十分镇定,他说:“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不必焦虑。所有的企业家要拥抱、参与这种卷,拥抱这种竞争,在竞争中出海”,颇有大家风范,也可以说是既得利益者的态度。

02

相比之下,曾洪庆的言论自然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嘲笑:卷不过了,你过来给我谈格局,你天天靠着小日子的本田和丰田,过去的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了,离开了小日子,看看你还有啥销量?

确实,观点表达的都是有利于自己的立场,曾庆洪为什么反对“卷”?核心还是销量压力太大了。

今年1月至5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699529辆,同比下降24.51%,整体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2.7万辆。

这个数字像是一个大耳光,狠狠地打在了广汽的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产销快讯截图

其中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销量分别下滑24.3%和27.26%。

以广汽丰田曾广受欢迎的品牌凯美瑞为例,它在2023年12月销突破2万辆,如今2024年2月到3月,凯美瑞每月销量均不足1万,而且这还是在降价超过20%的情况取得的战绩。另一款经典的B级车雅阁也在降价,起售价低至12.98万元。

而作为全村人希望的广汽埃安,在过去的几年里,凭借其低价车型几乎垄断了网约车市场的一半份额。然而其前5个月的销量仅为100637辆,比起2023年,累计销量下滑了38.71%。

一方面,B端市场已经饱和,聚焦C端的昊铂序列又迟迟打不开局面;另一方面,纯电车型进入了增长瓶颈,比亚迪、长安等友商还可以依靠插混、增程等持续增长,广汽埃安只有纯电车型,显得很尴尬。

按照目前的节奏,广汽埃安2024年定下的70万辆保底销量目标,能完成一半都很悬。

同样是自主板块的广汽传祺,声量也略显不足,自从GS4跌落神坛,整个品牌便陷入了发展泥沼。2018年是它的销量巅峰,53.52万辆,但从那以后便连跌三年,2023年也只是回到了40万辆的水平。

在所有子公司中,唯一实现增长的也仅有广汽乘用车(也就是传祺),具体数字为6.24%,但其占比不高,广汽依旧任重道远。

销量下滑之际,广汽集团开启裁员。2023年7月,广汽丰田裁员1000人;今年5月,广汽本田又启动了大规模裁员;广汽埃安也被传解约应届生。

销量下滑加上裁员,广汽集团如同被架在火上烤。曾庆洪如果不急,就不正常了,所以才有了“停止内卷”的有感而发。

03

前日产雷诺总裁卡洛斯·戈恩曾说:“中国汽车厂商在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时,贡献几乎为零”,此话虽然难听,却也有几分道理。

在燃油车时代,因为省油的日系车好卖,手握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两大合资品牌赚钱“利器”,广汽集团一度过着躺着赚钱的好日子。

其合资企业单车净利润从2012年的0.79万元飙升至2022年1.75万元,呈现快速攀升的态势。相比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单车几千块钱的净利润,简直是“血赚”。这一对比就更急了,要知道新能源王者比亚迪2023年单车利润仅为0.99万元。

2023年,广汽集团割掉了自己的“大动脉”,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等合资品牌先后出现经营问题,被一一定在了历史柱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极梦大模型

合资品牌的神话破灭之后,广汽集团的业绩也在走下坡路,因为广汽集团一直以来的“利润奶牛”,恰好就是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家日系合资企业。

今年一季度,广汽集团的财报有点难看——营收215.7亿,同比下滑18.79%;净利12.2亿,同比下滑20.65%。要知道,广汽在2023年已经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自主板块不赚钱,合资板块赚的越来越少,在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友商的巨大价格压力下,广汽确实是卷不太动了。

04

曾庆洪的骨子里本该是一位汽车工程师,从19岁学习机械制造业开始,他几乎就没离开过汽车专业。

55岁时,他被正式提任为广汽的董事长,作风稳健却并非古板,丰田、本田、菲克混的风生水起之时,他也预判性的做出了广汽新能源品牌,应对市场危机。

只是风水轮流转,广汽这家企业,问题很多,距离换届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63岁的曾庆洪在即将迎来退休二字之时,还在努力扭住局面,这算不算内忧外患。

敢做敢说在这个时代没什么不对的,只是如今的市场风气就是“打倒合资品牌”,再加上部分日系品牌一再作妖,丰田、本田、马自达们齐齐为造假事宜鞠躬道歉,无疑加速了其灭亡的速度。

这不仅是广汽一家的问题,更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从合资主导到自主品牌崛起阶段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尤其是国产新能源的崛起速度已经超乎预期,曾庆洪也表示,其进程已经比原计划提前了10年,外国朋友看到都傻了。“本田、丰田的朋友跟我说,‘不是(还有)10年吗?’”

面临强敌环伺与销量低迷的双重困境,广汽可能要步入更为艰难的挑战时期。

依靠裁员调节生产经营,只能挽救于一时;完全寄希望于政策转变,也不能挽救一世。若没有新故事来逆袭,这“寒冬”恐怕还得继续。

05

焦虑也平等的传递给了每一个车企,包括自主品牌。以至于车圈越来越卷,卷技术、卷价格、卷品质,当然这些最终受益的肯定还是消费者。

更离谱的是,受余承东、雷军的影响,车圈现在开始“卷老板”了,这成为不少车企最后的王牌。

“六旬老汉”们纷纷下场开启直播带货,典型案例就是长安朱华荣、长城魏建军、吉利李书福和奇瑞尹同跃四人组,至此,销量之争沦为流量之争。

不过从各家车企5月份产销快报来看,结果却大不相同。

长安汽车5月销量达到206792辆,同比增长3.29%;吉利汽车销售新车160658辆,同比增长约38%;奇瑞汽车销量为188556辆,同比增长35.5%。

四位“老汉”中唯一面临销量下滑的新主播是长城的魏建军。5月长城总计售出91460辆,较去年同期下降9.46%,环比下降3.52%。

这样看来,流量也不能与销量划等号,老板下场卷直播只能锦上添花而已。

回归到主题,时代之下的“卷与不卷”,市场才是最好的平衡大师。

身处其中谁都不要叫好,谁也不要叫苦,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得了,毕竟你吃的就是这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