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孙军)如何在中小学做好科学教育?日前,由青岛市教育局与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青岛市“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观摩交流活动在青岛滨海学校举行。首批16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科研人员受聘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他们将促进中小学与科研单位之间的资源整合,共同构建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

据了解,多年来,青岛市教育局会同市科协、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聚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栾振东代表科学副校长做表态发言,倡议科学副校长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学校制定科学教育计划,深度参与学校科学课程建设开发、科普资源引进、科学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青岛滨海学校科学副校长专家讲堂及科学教育特色成果展示。

“要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的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真正做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深入发展。”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秦云鹏在仪式上致辞表示,希望科学副校长为中小学对接和引入更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不仅带来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前沿的科技动态,更能带来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火种。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项骏告诉记者,市教育局将持续推动全市科学教育提质扩优,并提出要深化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中小学开齐开足科学教育课程的保障机制;要锻造科学教育教师队伍,统筹建立“一校一科学副校长一科技辅导员”制度,推进科学评价改革,着重实验教学;要建设高水平载体,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整合各级资源,提升科学育人水平。

作者: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