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雪峰像算命先生。
算命其实也是技术活,它有没有科学性呢?其实,算命也并不全靠蒙,它有一定的套路,也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因素。
好的算命先生能用个人经验把客观性和主观性进行条理化拼凑,最后形成有逻辑的比较贴合个人意愿的命理,看起来会觉得合理并让人信服。
但是,不同的先生会有不同的命理解读结果,有时即便觉得和现实分歧很大,但水平高的先生一般也都能圆起来。
这是先生的本事。
张雪峰的本事可能更大一些,但是原理基本差不多。
你信不信,如果能把算命先生的事例系统地看一遍,大概你自己也会算了。
同样,如果你把张雪峰各种场合下的所有视频看一遍,过过脑子,也差不多如此。
或者说,你至少胜过50%的人。如果你能认真看并认真分析,找出特点并学会归类,超过90%的人也并不夸张。
这样,你可能就省了两万块钱。
花两万块钱如果能得到财富密码,或者说找到了通天云梯,比较起来其实并不贵。
但你就能笃定张雪峰给你的就是孩子的天梯和财富密码吗?或许并不是。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花了两万块钱只是为了买个安心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就是在迷信权威和一再自我否定中找到了平衡,因而似乎也就不用为将来太着急了。
但是将来又会是什么样呢,这一切其实仍然都是未知。
所以,问张雪峰的结果,其实跟找算命先生的结果殊途同归,只取决于你更愿意相信哪个而已。
事实上,每个考生家长可能都会在拿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天开始不断的咨询周边人,询问该读什么学校该报什么专业。
但因为有张雪峰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有时即便能被同学亲朋以更为务实的看法给出答案,但可能也会感觉不算完全踏实,总觉得有一点点的不甘心或者说心里总不落停。
因而,能够比较轻松地拿出两万块钱的人家,大概还是会花钱买个安心。
但那些现在就开始为孩子筹措学费的家庭,基本不会变得如此纠结。
所以,张雪峰这两个亿的收入,应该全部薅的是第一类人的羊毛。
第二类人可能会翻看张雪峰的所有视频,再通过其他一些渠道信息,然后综合确定孩子的大学和专业方向。
其实这样看起来,第二类人比第一类人的选择可能更从容和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像去医院瞧病,其实并不严重,但是为了求踏实得心安,有的会花高额费用挂专家号,而瞧专家号的人满为患,专家可能并不会把望闻问切做到全面,而挂普通号的人却反而能得到更专业详细的诊断。
或者说这是匆忙的流水线产品和精细的手工产品,比较起来你说哪个更实用和稳固呢?
当然,对于学霸们来说,这样的困扰其实会少很多,或者说根本不存在,他们会遵从内心和兴趣,并从自我的角度去填报学校和专业。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有时会在某种状况下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能力评估,甚至会自我怀疑,不相信自我决策的能力和信心,这时候就迫切需要依赖权威的声音和意见来做决定。
但有时,替孩子做决定却是悲剧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选择往往因为急功近利的原因忽略了孩子的兴趣,自以为求到了上上签,但却违逆了孩子的心思,使得上大学也并不感觉是一件快乐的事。
所以,有的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跟专业毫不相关,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所以,选择学校和专业其实还是以孩子喜欢为第一考虑,否则未来会变得很纠结,不仅在大学会读个寂寞,工作时也会发现,这个不合意的人生选择,其实已经严重阻碍了个人的潜能发挥和事业发展,根本不能实现自我价值。
所以,有时靠张雪峰这类“机械化”和“流水线”模式确定的学校和专业,对部分孩子的人生发展并不见得有正向作用。
对于家长而言,其实要做的首先是尊重孩子的意愿,然后在此基础上平衡外界信息和内在的声音,这样可能更会得到现在和未来都顺遂的结果。
张雪峰到底掌没掌握财富密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来越多的人问计张雪峰无非想获得财富或权力密码,不能否认的是,术有专攻,张雪峰的教育投资方法和理念确实为部分人提供了获得途径。
但这么多人集中问计张雪峰,可能会形成某些学校和专业的拥挤甚至踩踏现象,而相反的,可能会让一些专业出现过于冷清的情况,这其实就会对部分大学和专业招生设置障碍,这样是不是对中国整体的高校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呢?尤其,能不能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科学化呢?
同时,是不是会出现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某些专业人才断档问题呢?
其实就个体而言,成功与否或者更多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因素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相比学校和专业,这才是更客观和更重要的因素。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