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幕气势磅礴的"狂欢夜",把大家带回剧中热闹非凡的巴黎歌剧院。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在沪排练之后,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以下简称《魅影》)剧组于6月13在艺海剧院排练厅首度公开亮相。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和执行编舞丹妮·贝瑞,携"魅影"乔纳森·洛斯莫夫、"克里斯汀"格雷丝·罗伯茨和"劳尔·沙尼子爵"马特·利西与媒体见面,分享了他们在"魅影"大家庭中的感受和收获。

自今年2月原版《剧院魅影》宣布将在中国开启新一轮国际巡演以来,剧组各项筹备和落地工作都进入了"倒计时"状态。5月中旬以来,制作团队和所有演员陆续抵达上海,投入为期四周的排练厅排练和两周的舞台合成。目前剧组已完成在排练厅的任务,并将于6月17日转场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开启接下来两周的舞台排练合成以及首演前的彩排工作。

"狂欢夜"成为《魅影》品质试金石

在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的带领下,音乐剧《剧院魅影》场面最为宏大的"狂欢夜"片段在艺海剧院的排练厅上演。在这一幕中,所有角色悉数登台,上演了一场气势恢弘的舞会。然而,这种欢乐的气氛并非单纯的欢庆,而是暗藏着深层的矛盾和冲突。克里斯汀虽然已与子爵订婚,但她的心中仍然无法摆脱魅影的影响,这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在狂欢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舞会上,魅影以红死魔的形象出现,恐怖而怪异,给这场狂欢带来了一种诡异而不安的气氛。

魅影的扭曲乖张、克里斯汀的忐忑不安、子爵的真挚深沉……在仅仅五分多钟的表演中,三位主角展示了扎实的功底和强大的气场。高水准的展演片段与经得起推敲的细节,印证了历经近40年打磨沉淀的《剧院魅影》在制作上的专业和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魅影"乔纳森表示,本次跟团的除了音乐总监外,还有两位曾作为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左右手的音乐监督,能够有幸与亲身参与过《剧院魅影》创作的主创共同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一次非常特别的经历。"克里斯汀"格雷丝·罗伯茨则表示,首次加入魅影剧组演绎如此经典的角色,她既紧张又兴奋。"主创团队在叙事逻辑、舞台呈现等方面都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也让我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舞台合成与带妆彩排,期待戴上假发、穿上华服的瞬间。""劳尔·沙尼子爵"马特·利西认为,今年的演出让他最兴奋的部分是看到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他们赋予了这部经典作品更多维度的特质,也让我得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和诠释角色。"

"丝滑"落地见证行业升级

就在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中,此次《剧院魅影》国际巡演的首站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已开始紧张的装台工作,一座原汁原味的"巴黎歌剧院"即将于下月初正式亮相。众所周知,《魅影》的技术难度堪称行业天花板,前期技术团队需要对剧场进行至少3次的技术考察,包括图纸检测、现场结构勘察、承重计算等等,而实际的技术装台也通常需要20天以上的时间。而得益于去年中文版《剧院魅影》的全国巡演,不少剧场已提前进入实战演练,让这次国际巡演在中国的落地和转场变得更加紧凑和丝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计划,此次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的装台日程仅为8天,相比以往,节约了一半以上的时间。据了解,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早在去年中文版《剧院魅影》全国巡演时,就与外方团队在技术内容上完成了部分对接,将前期工作压缩了一半时间;在中文版巡演之后,又对装卸台流程进行了细致的复盘,再度优化流程分工。比如,以往的卸货作业需要分三个时间段分批进场,而今年通过细分舞台工作区域,最大可能地利用后台空间,使得22辆集装箱设备在一天内就完成了卸货。同时,考虑到天气因素可能对进出景工作带来的影响,滨海艺术中心还提前在卸货平台加装了抗风雨棚,保证了后台工作不受南方梅雨季的影响。

除了深圳站以外,其它承接过中文版《剧院魅影》巡演的剧场,此次也都获得了外方的"快速通道"认可,大大提升了此轮巡演的转场效率,为实现更多城市、更多场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丝滑"操作的背后,是"魅影中国计划"的成果积累。五年间,从中文版的制作到原版国际巡演,"魅影中国计划"提升了中国音乐剧行业制作国际标准剧目的能力,见证了从演员到制作到市场人才的全面成长,培养了一批核心工种技术人员,实现了制作全流程的本土化。此前在中文版《剧院魅影》中担任音乐总监的赵继昀,就受到了外方的高度认可,成为了今年原版国际巡演的音乐总监,彰显上海在创新演艺合作模式、配置全球演艺资源上的市场潜力。

"见习生计划"助力梦想照进现实

为了让更多未来希望从事音乐剧行业的年轻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和学习《魅影》这部经典之作的排练过程,此次剧组特面向相关专业的在读学生开放了排练厅见习机会。其中既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院校的学生,也有伯克利音乐学院、布朗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海外名校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与见习,还有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从北京专程赶来。

作为一名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剧声乐硕士研究生,丁浩原正考虑将《剧院魅影》作为自己的论文方向,而这次难得的见习机会为他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从专业角度看,录音棚版本、远距离的舞台上、近距离的排练厅,我们听到的声音、感受到的情绪是有差别的。我发现这些演员好像不需要太多‘调动’的过程,每个人时间一到马上进入了一种专注的状态,并且能一直持续下去,使我对敬业、专业有了更具象的认识。"

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杨嘉滢,则从这些优秀演员的身上,学习到了如何在剧本的留白处"填空"。"执行导演雷纳不止一次地强调,《剧院魅影》就是一部关于细节的音乐剧,这也让我反思自己在饰演一个角色时所忽略的内容,比如如何揣摩角色心理并带着信念感去表演。"杨嘉滢所在的校园音乐剧社团即将开排集锦秀,她希望能把此次的所见所学运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排练厅见习生计划是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打造音乐剧全产业链过程中的一次创新实践。此次《剧院魅影》重启国际巡演首站落地中国,让剧组将全程排练都选择在中国完成。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抓住了这一契机,主动与外方沟通"见习生计划",顺利帮助音乐剧学子们将梦想照进现实,让爱乐之都真正成为年轻音乐剧人的向往之地。

作者:姜方

文:姜方 图:演出方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