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倪萍的姥姥生病住院,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并向家属问道:“上不上呼吸机?”还没等长辈们开口,倪萍就抢先一步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上!”

在场所有的人都很吃惊,瞪大了眼睛看着她。有人说她:“姥姥最爱你了,她疼了你一辈子,这点钱你都不愿意花吗?”

倪萍没有向大家解释,还是坚持说:“不上!”然而,在后来的一次节目中,她却哭着说出了真相......

倪萍和姥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倪萍,山东青岛人,是我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倪萍刚出生时,她的上面已经有了两个哥哥,父母忙于一家人的生计,无暇照看她,便在她7个月时将其送进了长期托儿所。

如此一来,年幼的倪萍要见父母一面就得等上两三个月。托儿所里孩子多,保育员们也顾不上每个孩子的安全,倪萍在那里面就是长得面黄肌瘦的一个。

有一次,姥姥和妈妈一起到托儿所看她。刚见面,姥姥的心里就不是滋味,她说:“这孩子太遭罪了,你看都长成啥样了,让我带回老家去养吧!”

于是,倪萍便被姥姥接回了乡下老家。

老家盖着5间大瓦房,在整个村子里都显得气派,这都是姥姥的功劳。姥姥只上过半年的识字班,认不了几个字,还裹过小脚,这个家能有今天,全凭姥姥能干。

倪萍和姥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面黄肌瘦的外孙女,姥姥将她积攒下来准备拿去换钱的鸡蛋全部端了出来,每顿给倪萍煮两个,她一天就要吃掉六颗鸡蛋。没过多久,姥姥攒下的鸡蛋就被她吃完了,这时姥姥反而笑得合不拢嘴,说道:“能吃就好,身体就能长回来。”说罢,姥姥就把自己当年的银镯嫁妆给卖了,又买回来200个鸡蛋给倪萍吃。

转眼,倪萍7岁了,父母将她接回了城里上学。她本以为自己也和其他伙伴一样,每天都有爸爸妈妈接送了,可是才回去没多久,父母就离婚了。妈妈哭着对他们兄妹三人说爸爸是个没有人情味的人,这话便在倪萍小小的心灵里扎了根。为了维护妈妈,稍大点她就改了名,将原本的“刘萍”改成了“倪萍”,随母姓。

后来长大了,她才知道自己当时是多么的单纯,改个名字不但抚慰不了母亲,还深深伤害了父亲。每次与父亲通话,倪萍都能感受到父亲对她的关心,她可以肯定那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的父亲。这时的她才知道,作为丈夫和作为父亲的感情世界是不一样的。从此以后,她不管是给爸爸写信还是打电话,都称自己是“小萍”,故意忽略掉那个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姥姥面前,她就不会那么小心翼翼了。每次寒暑假,倪萍一定会回到姥姥家,和姥姥腻在一起。

1974年,倪萍的舅舅因救人失去了生命,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的姥姥倍受打击,一夜之间白了头不说,一口牙还全部松动了。看着姥姥的样子,倪萍心疼得不得了,她抱住姥姥说:“您还有我,以后我孝顺您。”

1979年,倪萍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顺利进入央视工作,凭着《综艺大观》成为了人生赢家。

后来,倪萍的姥爷去世了,那一年,她的姥姥87岁。姥姥是个利落的人,再加上儿女也上了岁数,她便一个人住在乡下。这时的倪萍已经在北京定居,她有意将姥姥接到北京同自己一起生活,可姥姥却一口拒绝了她。姥姥说:

“你没那义务,再说我也不想给你增加负担。”

倪萍不在乎,一心就想接姥姥去与自己同住,便打趣说道:

“你养我的时候,也没有义务,不是也养了吗?”

姥姥还是坚持不去,但嘴却笑得合不拢,从小养大的外孙女没有白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姥姥没有想到,自己从小疼在心尖上,事业如此成功的外孙女,在感情上却波折不断。经历了两次感情,又经历了两段婚姻的倪萍,伤痕累累后得到的却是一个患有先天白内障的儿子。为了儿子,倪萍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事业,跑遍国内外给儿子治病,除了巨额的医药费,还身心的疲惫,几乎让她传不过气。

她快要倒下了,坐在客厅里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根烟接着一根烟地抽。姥姥知道了她的状况,立即动身不辞辛劳去看她,给她鼓励。

看着憔悴的倪萍,姥姥细语道:

“你自己要是不倒,别人推都推不倒,你自己不想站起来,别人扶也扶不起来。”

姥姥拉过倪萍的手,捏了捏接着说:

“灾难来临的时候,从来都不会通知你,你得认命,但是认命并不是要你撂下,而是咬牙挺着。”

大字不识几个的姥姥,说出来的话却总是像个哲学家。

倪萍和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着姥姥的这些话,倪萍最终坚持了下来,她不但治好了儿子的病,还遇到了生命中的真爱。倪萍嫁给了现任丈夫杨亚洲,一直过得很幸福。

当倪萍再回去看姥姥时,脸上总挂着笑。

有一次,倪萍为姥姥梳头,她用梳子一边沾着清水,一边为姥姥收拢散开的头发。看着姥姥享受的样子,倪萍提议道:“我写本书,就叫《姥姥语录》,可好?”

姥姥一听,笑得可腻了,她抹去眼角的泪花说道:

“你快别,人家大人物说的话才叫语录,我大字不识的老太婆可不能这样说,你这书名,能把人大牙笑掉!”

“你就只剩一颗牙了,还说笑掉大牙,姥姥你可真逗!”倪萍顺着姥姥的话茬笑呵呵地说道。

姥姥也笑道:

“如果你真要写,就等我死了再写,反正那时我都不知道丢人了!”

转而她又一本正经地说:

“我还是那句话,人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往大秤上一站,那秤砣都带不动的。”

这话倪萍从小听到大,她也熟知姥姥心里的两杆秤:对公家的事,用大称,对自家的事,用小称。家里再大的事,落到大秤上,那都是很轻的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倪萍最爱问姥姥:

“您是爱妈妈多些呢,还是爱我多些呢?”

对于这个问题,姥姥总是很认真地回答:

“感情的事就不能上称,一辈子也称不出份量!”

说着,姥姥便会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儿,摆着手道:

“你妈妈呀,就是给人糖吃都会抹上辣椒。孩子你可得记住喽,人说话,一半儿是用嘴说,一半儿是用心说。用嘴说的话可以倒着听,用心说的话才是真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倪萍才慢慢悟出姥姥话中的用意,原来她是想尽办法来抚平自己与母亲心里的疙瘩。老太太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她罗列着母亲对女儿的爱。

想到这里,倪萍的眼睛湿了。和姥姥在一起相处50年,从小到大做梦都怕姥姥离开自己,而在姥姥生命垂危时,她却一口拒绝医生为其上呼吸机,这到底是为何呢?

后来,在一档节目里,倪萍流着泪说出了真相。

倪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说,那年姥姥99岁,是她一生中第一次住院,没想到已是病入膏肓。她生命的最后时刻过得并不轻松,全身插满管子,喝水也靠一滴一滴地喂。

我问过医生,上了呼吸机还能活多久?医生肯定地说可以多活20天,听得我心都快碎了。假如为了20天,上了呼吸机,口腔一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那样的痛苦会持续到生命结束,所以我做了“不上”的决定,我不想因为自己自私的“舍不得”,让我的至亲之人去受罪。

是啊,最亲的人,无论替病入膏肓的人做什么样的决定,那都是无对错的。因为如果可能,他们都愿意倾尽所有去救,而往往很多时候却无能为力,李彦宏的父亲就是一个例子。

李彦宏的父亲得了不治之症,医院给他来电,问他上不上呼吸机,李彦宏听后非常着急,连说了好几个“要上、赶快上”。后来,他爸爸醒过来了,他对李彦宏说:“为什么要把我捆起来?为什么要给我上呼吸机?如果我再昏迷,请你不要再采取这种抢救措施了。”

李彦宏接受了父亲的请求,没再让医生给他上过呼吸机,他认为尊重老人的意愿,也是一种孝顺,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开才是真正的爱。虽然对活着的人来说,有着无法释怀的遗憾,但对临终的人而言,却是一种爱的成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倪萍的姥姥曾说:“天要黑了,谁也挡不住。”

姥姥离去了,倪萍悲伤不已,怀着对姥姥的思念,她一口气写完了曾经与姥姥打趣时说的那本书——《姥姥语录》。

姥姥是个普通的老人,也是家家户户老人的缩影,她们把生活熬成了一碗热汤,给孩子们喝下,既温暖了胃,又温暖了心。

你有被姥姥或者奶奶带大吗?说说你的回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