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是我国独立设置的八大美院之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美术高等教育和美术研究中心。

每年各地美术院校的毕业作品展都会受到全社会的瞩目,不仅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成年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很多学生都是通过参观作品展,激发出艺术天赋,从而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美院毕业展作品《生·不息》让人泪目,人生不过短短几米

天津美院今年毕业展的主题为《生如夏花》,很多作品都给人带来了精神上的震撼,叫人感触颇深。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叫康紫璇的同学设计的作品《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其他设计不同的是,该作品用到的物品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几乎没有任何艺术加工,和科技特效。只是单纯的把人类一生各个年龄段的必备物品按照时间顺序加以配列,形成一条生命的长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出生上户口开始,有各种婴儿用品和奶粉、尿不湿、婴儿椅,再到各种玩具,后来上学以后,用到的最多的就是书本。毕业后更多人的生活就是围绕着锅碗瓢盆,直到生命的尽头,用药物维持,坐在轮椅上,跟小时的婴儿车遥相呼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起来人的一生很长,但在这个作品中,却只有短短几米,不得不让人感慨时间总是稍纵即逝。既然生命的长度无法轻易改变,更应该珍惜眼下,努力提高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在有限的长度内,堆砌的物品越多,代表生命越丰富多彩,才不白在这世上走一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的艺术作品要能引起共鸣,而不在于创作成本

对比其他作品,这个作品的造价可能更低,看上去也够不高级,但是这个作品却成了影响力最大,最直击人心的作品之一。可能其他作品看过很快就会忘却,《生·不息》却让人回味无穷,看着手边常用的物品,好像就看到了人生的进度条,这种共鸣后劲儿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今年美院毕业展中还有一个作品比较出名,就是央美一女生设计的《超级蜂巢》,就是一堆纸壳堆砌。设计者灵感来自爱捡废品的奶奶,想要借此表达人和纸盒一样,也是速朽品的理念,想让大家节约资源。

面对质疑该学生还称,设计这个作品花了2万元,里面还有电机能让作品保持旋转。参观者仍旧觉得这些毫无意义,艺术作品的价值不是看制作成本,而是能否让人引起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学生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取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艺术效果却截然不同。不是说发明一个生僻词汇,强行自圆其说,就能代表艺术价值高,接地气雅俗共赏的才是好作品。

眼下很多艺术设计让人匪夷所思,每当大众质疑其设计理念,业内人士总会觉得是大家不懂艺术,才看不出其中的内涵。笔者认为,艺术价值如果产生不了共鸣,再多专业人士认可,也是没有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有话说

艺术专业不如理工科学生,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推动科技发展,甚至不如文科生能推动社会进步,但是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更是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交叉学科,想要提高生命的宽度和厚度,也离不开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现在很多美院的教育导向让人难以言喻,过度迎合西方文化,丢了自己的民族自信,获得再多的大奖又有何意义?还有人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失去了艺术的初心,只会让艺术专业为人所诟病,否认其存在的价值。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艺术生,更应该能代表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审美标准,这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不是追求物欲和迎合他人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美院也应该提高学生的毕业门槛,从而确保学历含金量。这样才能确保真正有才华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基础和艺术人脉背景而发展受限。鼓励更多有天赋的学生,不用为客观环境而不敢追梦,这才是艺术类院校未来发展的目标。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生·不息》作品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