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报》第359期 美术聚集

2024年毕业季如期而至,今年各大艺术类院校毕业展持续升温,自开展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表达自我、跨学科与新技术的融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这届毕业生作品带给大众的初印象。中央美术学院的“心向往之”、中国美术学院的“世界树”、西安美术学院的“无界”、四川美术学院的“开放的六月”、天津美术学院的“生如夏花”、湖北美术学院的“生成”、广州美术学院的“请回答,2024!”……无不彰显着毕业生们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充满青春的朝气。那么,这届毕业展有哪些特色与亮点呢?本期《中国美术报》带您感受一下毕业展上这届艺术青年的脑洞与活力。

艺术盛会 青春无限

随着2024年毕业季的来临,各大艺术院校汇聚所有专业的毕业作品,联动政府、社区、商业、媒体等多方资源,面向公众集中展示,共同打造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地区艺术盛会,向社会汇报艺术院校的教学成果,为社会推荐优秀艺术人才。实现了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办学成就与城市同步、青年艺术家与时代同成长。

5月1日,“心向往之”2024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正式揭幕。在历时近两个月的毕业季里,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和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接续开展,面向公众开放。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影像艺术节也在每年毕业季期间举办,甄选推荐优秀毕业生的相关艺术作品,打造人才培养和推荐体系,建立学科融合、学研产一体、多元碰撞的数字影像艺术交流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2024毕业季自6月1日起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展区、良渚展区、湘湖展区,浙江美术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世界旅游博览馆,全山石艺术中心,天目里八大展区同时开幕,在杭城开启遍布全市、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艺术节日。毕业季期间同时推出亮点纷呈的艺术行动,如艺术市集、探展直播、作品拍卖、优秀创业培育项目评选等,为杭城注入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西安美术学院“无界西美”2024本科毕业季系列活动,延续往届在西安市各类标志性商业综合体进行作品展示和展演的方法,分别在五个校内展区和五个校外展区同步展出,实现与城市社区、商业中心、旅游景区的嵌合式互动,成为西安城市的文化品牌和全民美育大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生如夏花”天津美术学院2024年毕业展,于5月22日起在天津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滨海美术馆、意风区意巷NEX艺术空间四个场馆陆续展出。除展览外,本次毕业季还包含天美毕业季城市LED推广秀、2024抖音天美毕业季&青年艺术家计划、“了不起的天美创客”创业训练营等十多项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2024南京艺术学院520毕业展演嘉年华是南京艺术学院校园首次与城市中央艺术公园(古林公园)实现“双园联动”,将艺术场景从校园拓展至城市公共空间,以艺术装点城市之美。开幕式、泡泡音乐节、创意市集、雕塑作品展等活动都被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场景,以贴近生活的艺术打造城市文化空间。

“炫·青春”是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多方位整合优质文化资源,通过八年的连续举办、精心谋划打造的系列品牌活动,现已成为南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名片。本届毕业展涵盖了学术论坛、系列画展、国际对话、艺术交流等多个板块的112个项目,围绕艺术学子“心系时代、感知艺术、致敬未来”等主题,生动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对未来的展望与追求。

艺科融合 生机勃勃

纵观今年各大艺术类院校毕业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仍然是这个时代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社会、生态、经济、科技等多元领域的变革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以艺术与科技的思维与媒介对未来生活进行创新探索,是这届“00后”毕业生所积极尝试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赞扬了本届毕业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在新技术语境下卓越的创新能力,对传统的敬仰和对创新的无畏,体现了同学们鲜活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他表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拓展跨学科合作的平台。在AI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需要学院全体师生与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探索和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2024南京艺术学院520毕业展演嘉年华以“艺科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在展演活动中,学校集中推出重点打造的科技赋能艺术的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数智人”担纲开幕式主持,“数字·光影”公共艺术作品、生物艺术的跨媒体设计、戏剧文旅跨界实验计划云端展示等一系列创新表现形态、传播方式的“数智”艺术作品集结展示,呈现了学校在聚焦“以高质量数字艺术创新驱动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指向上的具体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今年的毕业作品呈现出媒介、材料以及语言不断扩展的趋势,毕业生们将自己在课堂与生活中学习与吸收到的新技术,经过个性化的理解与加工,转化为自己的毕业创作。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世名在毕业展开幕式上所说:“今天的艺术青年,他们的视野更加宽广,他们的智识更加前沿,他们的精神更加自由,他们的创作更加多元。在新时代的文化土壤中,他们生动活泼,他们生机勃勃。”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展区是今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的热门打卡点之一,不少市民慕名前来观展,希望近距离感受艺科融合的魅力。走进展厅,大量的体现跨学科、新材料与新技术结合的多元化现场互动装置,可以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元素,为观众带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这里呈现出年轻一代艺术家敏锐的视角与前沿的关注点,从地球自然升空到行星尺度:太空“光帆”“深时”地质、生命“模拟”,人工智能技术与辅助优化更多地耦合在人的创作与思考之中。展区通过虫洞装置、灯光设置、虚实展览,形成作品间的意识关联,以具备导览、打卡、信息、分享的AR体验,完成特定观展方式。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钱伊依、俞子恒的作品《共·鸣》是一个聚焦于“数字空间”的互动仪式体验设计装置。作品关注互动仪式在数字空间“身体缺席”情境中的转变与情感表达困境。在创作中,引入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通过研究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相关案例,建构适用于数字空间的“互动仪式链”作用模型,拓展其理论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应用。在具体的设计策略上,引入“音乐仪式”的互动情境,以影像加装置的方式建构乐器的演奏空间,通过屏幕之间实时的信息交换、声音的共奏,将观众纳入表演之中,模糊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边界。

在今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毕业作品展上,陈海蓝的作品《纸鸢漫游》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这件作品是一个关于传统风筝的数字互动体验艺术,体现了以艺科融合的方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风筝的传承与创新。陈海蓝尝试利用交互技术赋予传统风筝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形式,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风筝文化的关注。现场观众可通过收放线绳沉浸式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陈海蓝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她谈道:“在数字时代高速发展的语境下,我希望可以通过艺术和科技的融合,以新的展现形式、新的体验方式,将一些传统的手艺或民俗文化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阳江的故事。”

表达自我 关注社会

这届“00后”们运用多元的媒介材料大胆尝试,以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的观念、独特的表达,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成长经历融入毕业创作中,并由个体的故事引申到对时代的感受、对社会的关注和理解。

在这届毕业展中,一些“治愈系”的作品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耿谭菊郎的作品《他的猫》是两只用羊毛毡做成的大型猫咪,其中一只以慵懒的姿势蜷缩在垫子上,猫咪的悠闲自在与现代人们紧张的生活形成了对照,寓意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学习工作中也可以像猫咪一样适当地慢下来,给自己一些休憩的机会。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赖彩英的《日光之城》则塑造了五个穿着泳装的城市民众晒太阳的“躺平”形象。这件作品选用了立式连环画构图,结合运用圆雕的形式语言与浮雕的造型语言,呈现出一种悠闲而自在的松弛感,让观众在繁忙的生活之余也可感受到放松与治愈。

随着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科技的提升将人与社会变得高度电子化与信息化。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葛丹婷的《缆虚幻境·联结、缆虚幻境·警、缆虚幻境·对影成纫》就关注到了当今社会人们与电子产品间紧密的依赖关系。这件作品是一个由上千条数据线编织而成的中国结形状的互动装置。编织、缝纫这些传统手工艺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技术产物相结合的实践,创造出一种新型寄托式的视觉体验,探讨信息时代人们与电子世界相互依存的关系,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表示,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秉承“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以“湾区艺术创新系统”探索高等美术教育与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需求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发展进路。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雷梓微、吴育基的《桥巷游廊》就是体现这届毕业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生动案例。这件作品以解放大桥桥下空间及周边社区为例,通过对高架桥的场景营造、叙事脉络、文化区段等进行日常性、周期性、文化性的时间空间要素织补,挖掘出社区人们日常的生活要素,将其拼贴串联到场地之中,作为新的活力触媒点置入,让高架桥下的空间成为周边社区的互动连接媒介,成为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场所,以艺术的方式改造服务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看来,新一代艺术青年展现出在学习实践中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展现出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与开放包容的视野格局、展现出运用专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气息、展现出立志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贡献和推动大美术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使命担当。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也表示,这些毕业作品不仅体现了学生们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创意,更展现了他们对社会的深刻关切与思考。希望毕业生们在未来继续坚守艺术初心和使命,用艺术传递温暖、服务社会,为构建国家“大美育”贡献才情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这届毕业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前沿理论知识很好地与当下的新材料、新技术紧密结合,以自己的毕业创作探寻与自我、亲人、自然、社会、世界的关系。他们的毕业作品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社会和时代宏大叙事的关注、对个人生活点滴的记录。期待他们在未来的艺术探索中,继续以无尽的创意和热情,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美感和启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图片来源:上述院校官网

编辑 | 张湫逸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贺 玮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4年出版45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3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