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透露,美国和乌克兰将在当地时间13日举行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期间签署为期10年的安全协议,美国将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广泛的军事援助。

在飞往意大利参加G7峰会的途中,沙利文在美国总统拜登的专机上对美媒表示,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项协议表明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加强乌克兰的“可靠防御和威慑力”,“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他能够比支持乌克兰的联盟坚持更久,那他就错了。”

沙利文还称,协议是乌克兰未来加入北约的“桥梁”:“这座桥梁将包括帮助乌克兰建立确保自身安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需的能力。你将在协议的文本中看到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视觉中国)

美国政府官员向《华盛顿邮报》透露,根据安全协议,美国将继续训练乌克兰军队,深化与乌克兰在国防工业方面的合作,并与乌克兰分享更多情报。但这项协议与北约的共同防御条款不同,不会要求美国在乌克兰受到攻击时派遣军队。

这名官员表示,如果未来乌克兰再次遭到攻击,美国承诺会在24小时内与乌克兰政府进行磋商。协议还承诺,美国总统将与美国国会合作执行安全协议。

拜登政府官员称,签署安全协议旨在确立长期援助的框架,即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11月大选中获胜,未来的美国政府也将继续支持乌克兰。但这些官员承认,由于这项协议不是条约,不会得到美国国会批准,因此特朗普或未来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有可能退出协议。

目前,特朗普与拜登在民意调查中势均力敌,这项安全协议的前景仍不明朗。特朗普曾多次对援助乌克兰表示质疑,甚至声称要“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并要求欧洲承担更多援助。但他在今年早些时候作出了让步,支持美国国会通过610亿美元援乌法案。

《华盛顿邮报》称,自去年8月以来,美国和乌克兰已就安全协议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谈判。拜登政府不愿意为乌克兰提供快速加入北约的途径,美国官员反而提议与乌克兰签署一系列安全协议,以构建另一种“有组织、有约束力的长期援乌机制”。

此前,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在内的15个国家已经与乌克兰签署了双边安全协议。美国官员预计,从下个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北约领导人峰会开始,相关国家将协调履行对乌援助承诺的方式。

前白宫官员、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埃里克·西亚拉梅拉(Eric Ciaramella)认为,这意味着美国对俄乌冲突的规划周期将发生转变,将从“更广阔的角度”来思考威慑和防御,“这不是终点。随着时间推移,会有办法使协议变得更加强大。”

对于乌克兰与西方国家签署的安全协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此前评论称,这些协议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只是确认了西方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军事和经济援助,“即使西方国家与基辅签署这些协议的官员都认为,这些协议空洞且没有强制力。”

延伸阅读

媒体:俄罗斯严重误判战场局势11月前或遭重大损失

再过几天,6月15日至16日,瑞士将牵头举办一场乌克兰和平峰会。

这场峰会虽然还没有召开,但已注定成为一锅夹生饭。因为,中国不参加,俄乌冲突当事方之一的俄罗斯不参加,连美国总统拜登此前也表示不会亲赴瑞士参加会议。

瑞士高层也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好,恐怕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步田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战场上浓烟滚滚

原因无他,瑞士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泽连斯基也高估了瑞士的影响力。

尽管如此,峰会还是要办下去。最新的消息是,6月10日,瑞士政府宣布已有90个国家和组织登记参加峰会。瑞士政府还表示,此次峰会旨在“共同制定路线图”,让俄罗斯和乌克兰参与未来的和平进程。关于俄罗斯没能参会,瑞士方面称,俄罗斯未受邀参加,因为俄罗斯表示无意参加。瑞士同时强调,俄罗斯必须参与和平进程。

笔者认为,如果瑞士方面还想把促进俄乌和平这项事业继续做下去的话,不妨把此次峰会作为一个开端,在会后将90个国家和组织对于和平的期望与想法,如实、真诚地转达给俄罗斯方面,同时表示愿意作为东道主,为俄、乌双方以及其他当事方或公开或秘密的接触谈判提供场地和服务。

这样操作,或许能把这锅夹生饭继续熬下去,做成熟饭。

回过头说俄乌冲突的战场情况。

笔者认为,俄罗斯方面误判了战场局势。

在基本控制了乌东四州并通过公投将这些地区纳入俄罗斯领土之后,外界对俄罗斯下一步的进攻方向有诸多猜测,其中较多的猜测认为,俄罗斯的进攻方向是乌克兰南部,拿下敖德萨,占领全部沿海地区,将乌克兰变成一个内陆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坦克在哈尔科夫猛轰乌军 资料图

事实的发展却是,俄罗斯除了继续巩固、扩大顿巴斯地区的地盘,还将进攻的焦点放在了乌克兰北部,也就是与俄罗斯接壤的哈尔科夫州、苏梅州。

原因也很清楚,想要拿下敖德萨,从海上进攻不现实,乌克兰在黑海已经占据主动,俄罗斯黑海舰队早就躲在克里米亚的基地里不敢出来了。如果从陆地进攻,更难。与此同时,来自哈尔科夫州和苏梅州的威胁却是现实的,乌军不断从这些地方向俄乌边界俄罗斯一方发射炮弹火箭弹,造成俄方军民伤亡。于是,俄方就想在这两个州清理出一条走廊,形成所谓的安全区,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俄乌冲突的战场消息大多与哈尔科夫州和苏梅州有关。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是对战场局势及其发展趋势的严重误判。即使俄罗斯在哈尔科夫州和苏梅州清理出一条安全走廊,也未必能保障其绝对的安全。

原因是,清理一条安全走廊的理论基础,是这场战争仅仅是地面战。现在的问题是,这场战争正从以地面战为主,逐步升级为立体战。随着美国正式授权乌克兰可以袭击俄罗斯本土,以及F16战机的加入,不光俄乌边界地区,连俄罗斯纵深内陆地区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地面战开辟安全走廊,就失去了意义。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他们各自发射的无人机都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和极大的精神困扰。尝到甜头的乌克兰甚至在今年2月6日成立了一个新的兵种,无人系统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乌军FPV飞手 图/乌克兰《防务快报》网站

关于下一步的战场动向,笔者认为,如何化解来自对方空中的打击,包括战机和无人机,俄乌双方都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但是,如果乌克兰在接收了F16战机和无人系统部队战力增强之后,加大了对俄罗斯领土及其纵深地带的袭扰,势必会招致俄罗斯一方对等的或者更猛烈的还击。那么,战事的大规模升级就是大概率事件。

笔者预测,在今年11月份之前,乌克兰或许会有一次或者数次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打击,造成俄方重大损失,形成较大的国际影响。这样的袭击,是为美国总统拜登的竞选连任发起的助攻。

俄罗斯总统普京显然感觉到了美国的意图。6月5日,普京表示,俄罗斯也可以向有关地区提供武器,使其能够打击那些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国家的敏感目标。

普京这是说说而已,还是真会这么做呢?

这是一个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