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谷县郭屯镇立足地处鲁西第一个党支部这一独特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大胆改革创新,凝聚红色动力,激发红色文化集群效应,辐射县域文化红色品牌,把红色文化的“软实力”转化成乡村创业的“硬功夫”,促进脱贫成果巩固,人居环境改善、村集体增收、高效农业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脱贫群众“奔小康”,乡村振兴“展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挥红色优势,提“动力”,促“发展”,提升幸福指数

红色资源强根基,村庄发展“增干劲”。1926年冬,鲁西第一个党支部在九都杨村成立,对阳谷县、聊城市,甚至整个鲁西党组织的发展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921年7月1日,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投资上千万万的纪念馆隆重开馆,成为九都杨村的一张“红色名片”,吸引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前来接受红色洗礼。依托红色优势,投资120万元,建成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和引黄灌区节水工程,新建水泥生产路和村内外公路17200米,新建生产桥7座,清挖沟渠4000米。已荣获省级美丽乡村和省级景区化村庄荣誉称号。

抢抓机遇促发展,和美乡村“拓富路”。过渡期以来,经过镇党委积极争取,进行了1.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陈堂、东李庄、侯海、王屯等14个村,区域内打机井、安装潜水泵137台、推广智能机井分别为137座;新建农桥10座、过路涵11座、进地涵20座,疏浚清淤25194平方米,新修田间道路31021.9平方米,农田防护林网生态工程1886株,财政总投入1769余万元。此外,还高质量完成了以绿化、美化、亮化和硬化为主的九都杨、后梨园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洪刘、邓楼、南葛、南李、北葛等市级美丽乡村建设。

践行初心不忘本,动态监测“防返贫”。红色基因激发镇村党组织巩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小康路上不拉一人”,核查“聊城市防返贫乡村振兴智慧云平台”返回新增低保、五保、残疾办证及换证、住院花费3万以上一般农户信息共计1908条,走访2300多人,涉及53个网格村,做到“应纳尽纳”。

发挥红色优势,除“顽疾”,聚“民心”,改善人居住环境

干群发力齐整治,真抓实干“美家园”。红色加压干劲足,不达目标不罢休。开展“辞旧迎新大扫除,红色故里展新颜”龙年迎新春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对53个网格村坑塘沟渠、闲散宅基、大小胡同、房前屋后、室内外卫生进行彻底整治,不留死角。返乡大学生、外出打工返乡人员、五老志愿者、离退休老党员干部职工踊跃参加。上工人数8500余人,出动挖掘机130多台,清理“四大堆”1300余处,整治残垣断壁、闲散宅基153处,整改各级明查暗访发现问题85个。

捐款捐物又献策,家乡发展“聚民心”。红色凝聚力量,爱心凝聚家乡,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活动,党员干部、在外能人、爱心人士、社会贤达共计捐款570余万,开展6个提升:即“村碑牌坊提升、村委大院提升、坑塘沟渠提升、文化广场提升、口袋公园提升、村庄亮化提升”,共计安装村碑牌坊62个,建设口袋公园120个,改造坑塘42个,铺设红砖50000平方米,安装路灯3200盏。捐款捐物献良策同时,镇村党组织还收到社会各界合理化建设120余条。

妇女能顶半边天,参与绿化“促五美”。红色焕发激情,巾帼不让须眉。抓住“三八”妇女节、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月的有利时机,开展“村庄绿化,巾帼先行”和“美丽庭院”创建等春季绿美化活动,镇机关38名女干部全部分包到村庄一线,带领全镇53个网格村的在家5900余名妇女参与苗木栽植、村庄绿化、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共计种植黄金槐、冬青、百日红2万余棵,购置花卉3500多盆,农村在家妇女们以极大热情参与到以“居室美、庭院美、橱厕美、家风美、绿化美”中来。镇党委、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系列督导检查评比活动力度,春季绿化活动开展得到社会好评。

发挥红色优势,强“经济”,转“意识”,实现高质量发展

闲置资产来利用,集体增收路子宽。红色基因拓思路,大胆改革促增收。黄庄村村东有30多亩的盐碱涝洼地,几年前,少数村民私自在低洼处栽树、种菜或种植农作物。农村“三资”清理启动以来,该村先后多次召开支部会、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经多方努力,终于收归村集体。目前,承包人饲养青鱼、草鱼、白莲等,坑塘周边栽植数量600余棵。“昔日盐碱地,今日‘聚宝盆’”。一个几年前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村,如今村集体收入已超50余万。

新旧转换重落实,绿色项目大发展。红色基因助转换,低碳产业促发展。共安装120952块光伏组件,建设18个光伏发电单元,1座110千伏升压站的省重点项目和国电投2023“保投产”项目——郭电投65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式运行,预计年平均发电超9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煤2.75万吨。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循环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落实了全市“双碳”战略、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深化改革促创新,智慧农业促发展。红色基因促改革,现代农业大发展。在实地组织参观学习潍坊山东合力牧业有限公司智慧牧场的基础上,建设占地120亩,总投资3000万元的——倍尔康智慧奶牛场,成功实现机器人挤奶、机器人喂养、机器人哺乳犊牛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集种植、养殖、观光、研学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带动周边有机种植、农牧业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宣传的亮点工程,真正展现出一幅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美丽画卷”。

(通讯员 王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