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也是一座巨大而丰富的宝库。广袤土地上,三山矗立,两盆静卧;千百年来,一条大道,人文汇聚。这里既有大自然的雄伟壮丽、浩瀚神秘,也有多样文化的交流融合、交相辉映,更有56个民族亲如一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彰显出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山南北的各族兄弟姐妹欢聚在一起。李学亮摄

大美新疆,美在自然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地域辽阔、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奇特多样,高山、河湖、盆地、绿洲、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在这片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北部阿尔泰山脉巍峨雄壮,中部天山山脉绵延纵横,南部昆仑山脉高耸入云,我国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和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镶嵌其间;在这里,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奔腾不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碧波万顷。因为高山湖泊天山天池、人间仙境喀纳斯、绿色长廊吐鲁番葡萄沟、空中草原那拉提、地质奇观可可托海等的存在,这里更是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富蕴县的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一角。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新疆自然之美,美在地大物博、资源富集。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53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8%;能源资源丰富,无论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还是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都位居全国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在天山天池景区观光。新华社发(段如丽 摄)

说到新疆,不能不提的还有瓜甜果香。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以及遍布南疆的杏、石榴、无花果等,享誉国内外,新疆“瓜果之乡”的美誉名副其实。

自然之美,是新疆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为新疆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

大美新疆,美在人文

新疆地处亚洲腹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中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多民族聚居之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古城址、古墓葬等大量古代遗存,记录着这片土地与中原地区的交流融合,也证明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新疆,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行尚书省、哈密卫、伊犁将军府等一座座历史遗迹,见证着历代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管辖;楼兰故城、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尼雅遗址、克孜尔石窟等一处处世界文化遗产,述说着丝路古道的悠长岁月;张骞、解忧公主、班超、鸠摩罗什、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闪耀在历史长河;十二木卡姆、麦西热甫、《玛纳斯》《江格尔》等一件件文化瑰宝,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也是在新疆,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喀喇昆仑精神、柯柯牙精神等共同构筑起新疆红色精神谱系,成为滋养这片土地的不竭生命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蹈演员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化服务中心表演舞蹈《舞乐新疆》。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新疆的人文之美,以历史为根基,与现实相拥抱。新时代以来,各族文艺工作者积极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了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话剧《金色的胡杨》、舞剧《五星出东方》、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等一批精品力作,展示新疆人文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之美。

大美新疆,美在发展

备受瞩目的新疆,是我国更好更快发展的缩影;同时,它也正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今日新疆的戈壁、荒滩、沙漠上,一座座风机随风转动,一排排光伏逐日而舞,一条条银线飞架南北,新疆向“新”而行,阔步走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秋时节,在新疆库尔勒市普惠农场一处棉田,农民驾驶大型采棉机采摘棉花。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正如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唱的那样,发展农产品种植,新疆有独特的优势条件。2023年,新疆粮食种植面积4237.2万亩、总产423.8亿斤,新增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棉花总产511.2万吨,占全国总产九成以上。这些不仅保证了新疆人民的衣食,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近年来,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疆“八大产业集群”,以人们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葳蕤蓬勃之力演变为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疆阿拉山口站宽准轨编组场,出入境中欧班列集结等待出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于晖摄

同时,作为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新疆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3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573亿元,增长45.9%;过境中欧(中亚)班列1.43万列,增长8.5%,占全国六成以上。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不断深入推进,新疆已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向世界展示着勃勃生机。

大美新疆,美在团结

近期,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引发观众的热烈讨论。这不仅因为剧中展现了独特的北疆边地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更因为该剧鲜活、真实再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的生活画卷。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如今这片辽阔的土地上56个民族齐全。新疆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村民为游客表演“姑娘追”。新华社记者 丁磊摄

行走在新疆大地上,可以发现,无论是时尚现代的乌鲁木齐,还是风情浓郁的喀什老街,无论是人来人往的街道社区,还是炊烟袅袅的乡镇村庄,随处可见各族同胞比邻而居、和睦相处。而在麦西热甫、黑走马、萨吾尔登等新疆传统活动和歌舞中,在闹元宵、那达慕、赛马会、花儿会等节日盛会上,更是无不展现着团结凝聚的美好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举行的烧烤节上,人们用多种方式放松休闲,乐享假期。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天山南北涌现出一批血浓于水、手足相亲的感人事迹。“拾荒老师”潘玉莲32年如一日,义务托管、辅导2000余名新疆儿童,他们长大后很多都上了大学、实现了梦想;“传奇妈妈”阿尼帕·阿力马洪收养了4个民族的10个孤儿,她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真爱》;“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不求回报帮助游客脱困,亮出党徽的事迹令无数人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在新疆阜康市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游玩。新华社记者 张铖摄

人是最美的风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疆各族群众团结奋进、努力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真诚与热情,在新疆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中更显灿烂夺目,美不胜收。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制作 |章音頔

来源 |中国民族报

觉得好看,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