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蓦然回首间,发现生活节奏快了不止一星半点。

三十年前,大家朝九晚五,骑着自行车迎着太阳穿梭在单位和菜市场;二十年前,周末会有大把的时间或收拾屋子或呼朋唤友;十年前,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熏肉蒸馒头,氛围感达到满分。

可如今,人人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越来越急越来越卷,哪怕是放松心情看个视频,也会忍不住开启二倍速,想最高效的同时获取更多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就像拧抹布一般榨干所有人的心力,为了能短暂透口气,得到久违的悠闲自得,旅游成为当仁不让的选择。

应需而生,琳琅满目的种草文章和视频层出不穷,大家蜂拥而至,却发现颇有些货不对版,如本以为老城的早集会带来烟火气。

可目光所及,依然是急匆匆的行人和举着手机打卡的游客、觉得换一座城,就能品味到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却还是如出一辙的小吃跟仿古街道。

这时,被称作中国最“懒”的城市来到众人面前,它就是新疆喀什,一座自律完全不存在的慵懒之地。

喀什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属于我国的西北边陲,因而太阳九点多才会落山,跟北京足足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昼长,不仅会给人万事都游刃有余的感觉,还能实实在在带来快乐和健康。

——日光中的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线,既有将皮肤中的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和调节钙磷代谢等作用,还能振奋情绪,令大家心情愉悦。

就像挪威、漠河等地生活的人产生抑郁的概率较高,很容易就丧丧的;喀什则天然就活力满满,可这并非是大家睡到中午才起身,且不加班不内卷的核心原因。

毕竟若生活方式和根本原因没变的话,日光照射时间长,人们该赶业绩还得赶,无非就是从996到11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的区别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理清喀什“不内卷”这个问题,首先从到底在卷些什么入手。

生存焦虑是无休无止工作的诱因,如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及车贷、想挣得更多的薪水,从而过上体面优渥的生活等,而喀什就没有如此沉重的生存焦虑。

在喀什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蓬勃发展,因此地以民俗文化为资源大力促进旅游业,所以维护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就是数年如一日在做的事情。

旅游业在喀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民俗旅游》一书中给旅游者的出行动机分为:观赏型、参与型、考察型和娱乐型,也就是欣赏截然不同的民俗风情、参与进当地居民的生活日常、采风实地考察获得创作灵感跟得到前所未有的正反馈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喀什都能满足,以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为主的节日庆典及民族歌舞,能令人欣赏到别致的民俗,类型繁多的服饰和烤羊肉串、烤包子等美食,让每一位来此的游客都回味无穷。

喀什古城、唐王城、香妃墓、棋盘千佛洞等,处处写满了故事,当地居民松弛自在的生活态度,又能感染游客,获得疗愈感和提升幸福度。

旅游业和民俗文化为基石,喀什的歌舞、瓜果、玉石、餐饮、手工业和交通运输都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好比出行方式除了现代化的汽车以外,颇具特色的毛驴车、驼车和马车也如昔日模样的穿行在街道上。

胡西塔尔、艾介克等手工乐器,更是别处买不到的独一份,每一行都需要从业者,喀什的本地人就会根据自身所长,选择热爱的行业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他们来说,人生是狂野,而非独木桥,祖辈大多都有一技之长,因此靠什么赚钱度日这个问题从小就很清晰,并且笼统来说都算自由职业。

所以作息方面就随性许多,除了一定要早起的行当,如卖早点、卖果蔬等,其余大多都能睡到自然醒,毕竟就拿编织地毯举例,是清晨六七点摸着黑来干,亦或是午后来做,区别并不大,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生存有明确且豁达的发展路线后,能让人产生焦虑情绪,从而不得不内卷的因素就剩下生死问题和爱恨情仇。

正如人生八苦中所说,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炽盛苦,喀什生活着的多个民族又能从宗教中得到清净自在。

虽然各个宗教的文化背景并不相同,但传达出的理念都是分善恶、离苦得乐,因此生存的多渠道让其外在丰盈、宗教则助其心灵轻盈,身心都轻松,日子就简单又幸福。

但《红楼梦》里也说过“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就算本人可以不焦虑不内卷,难道生育子女后,也不想为他们奋斗,或鸡娃让其卷一卷,从而别输在起跑线上吗?

喀什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经年累月的熏陶下,大家都对所处的生活很满足,毕竟欲望永无止境,幸福的多少也不是薪水越高就越多。

首先能祖辈生活在这里的人,几乎家家都有立身之根本,如烤包子的手艺或果园等,孩子接手之后起码吃喝不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有别的爱好,在此基础上去发展也有托底的一份行当,外加宗教和现代化教育对心灵的塑造,也就不再考虑卷后代了。

喀什居民人人如此,就呈现出令游客心向往之的魅力,尤其随着当地年轻人对餐饮及文化的创新,更是泼墨绘出绝美的画卷。

如灿烂阳光照耀下的午后,三五成群的人聚在一起喝咖啡吃烤包子,眉梢眼角都洋溢着幸福,能让本紧绷着的游客也跟着松弛下来。

初到喀什时,大多数游客还难免不适应,六七点万籁俱寂时,多年培养的身体记忆会苏醒想赶点去上班,白天大把的时间又不知道拿来做些什么,一度想定好严丝合缝的计划,最大效率的参观到每一处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几日之后,许多游客就会入乡随俗,“特种兵式旅游”绝对不适合喀什,身心放松下来,时差很快就融进当地作息,九、十点起床都算早起的鸟儿,睡到日上三竿也十分常见,或欣赏古城风光、或跟着当地人载歌载舞。

从喀什返回后,不少人都会念念不忘,甚至很长时间都会缓不过劲来,看着车水马龙和电梯间满满当当的人心生叹息,感慨人有万千种活法,期盼着下一次前往中国最“懒”的城市喀什。

综上所述,喀什的松弛感是由多个方面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民俗文化为资源的旅游业,是提供幸福感的来源,所谓原汁原味,就是维持原有的生活和文化不变,一如既往的过日子,就能吸引来海量的游客,从而令手工业、餐饮等多个行业蓬勃发展,带给大家更多的谋生选择。

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又令其减轻焦虑、轻盈满足的享受现有人生,身心皆自在,也就有每天睡到中午,不加班也不内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