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连6月13日消息(记者 于芳菲 王松)近日,在大连瓦房店市谢屯镇沙山村的盐碱地上,新型播种机正在紧张作业,一次性完成播种大豆、施加肥料等耕种任务。这台崭新的播种机一次可以同时播种四垄地,实现8行种植,200亩的盐碱地只需2人配合,便可完成大豆种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型播种机在作业(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让盐碱地变大粮仓,今年以来,谢屯镇持续推行盐碱地大豆试种项目,推动大豆种植提质增效,带动全镇农业经济创收增收。

据了解,此前谢屯镇的盐碱地多种植玉米,产量不高,收入不多。在谢屯镇农业办组织人员进行农业闲置资源广泛调查时,发现沙山村一片盐碱地基本符合大豆种植条件,谢屯镇农业部门立即组成动员小组,决定因地制宜,盐碱地上种大豆,开始对全镇种粮大户进行了思想动员。经过耐心工作,有“大连粮王”之称的谢屯镇种粮大户李运格决意进行试种。去年,李运格在20余亩的盐碱地上种植大豆,试种大豆品种达到248个,试种结果显示,盐碱地种植大豆亩产400斤左右,与正常土地种植产量基本持平。今年,李运格在试种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大豆品种,将试种盐碱地大豆面积扩大到200余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碱地大豆种植(央广网记者 于芳菲 摄)

谢屯镇沙山村盐碱地中的盐分既适合大豆种植,又对改良土壤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推广盐碱地种植(大豆),能提高大豆自给率,保障粮食安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盐碱地土壤中的盐分,可以将有毒物质分解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持水性,保障土壤越来越肥沃,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盐碱地实现大豆丰产,有利于推动粮食安全,形成了种植的良性循环,同时,全程机械化种植,既节约了人工成本,又极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发挥出现代化良机最大效能。” 瓦房店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推广站站长王晓辉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