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30年代是轻型坦克高速发展的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装备了轻型坦克,包括当时的中国也通过外购的方式引入了多型轻型坦克。为什么这个时期轻型坦克很受欢迎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从残酷的堑壕战中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需要有能及时支援一线步兵作战的武器,可以跟随步兵机动的轻型火炮和可以灵活掩护步兵前进的轻型坦克是研制重点方向。因此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就开始大力研制轻型坦克(包括超轻型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事爱好者在驾驶38(t)轻型坦克

最早研制出轻型坦克其实是法国,法国在一战后期就推出了雷诺FT-17轻型坦克,战场效果很不错,战后法国继续改进完善雷诺FT-17轻型坦克。不过真正具体现代坦克雏形的轻型坦克,应该是英国于上世纪20年代末研制的维克斯轻型坦克。维克斯轻型坦克在技术上很先进,被很多国家引进并仿制。到二战前夕,世界上的轻型坦克(10吨以下)已经有数十个型号,总装备数量超过万辆。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英国维克斯轻型坦克,德国I号轻型坦克和II号轻型坦克,日本95式轻型坦克,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苏联T-26轻型坦克,捷克38(t)轻型坦克,波兰7TP轻型坦克,意大利菲亚特3000轻型坦克等。

这些轻型坦克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应该是捷克38(t)轻型坦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捷克38(t)轻型坦克不论在火力、防御力、机动性能上都拥有绝佳的平衡,综合起来就是相当优秀的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军装备的38(t)轻型坦克

首先在火力上,捷克38(t)轻型坦克配备一门37毫米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72发。火力上比装备机枪和20毫米机关炮的坦克强多了,例如德国I号轻型坦克只有2挺7.92毫米机枪、火力太弱。也比配备短管47毫米榴弹炮的维克斯轻型坦克火力强。其坦克炮有效射程约为1500米,2000米距离能够击穿15毫米均质钢化装甲,1000米可以击穿约30毫米的正面装甲,如果使用被帽穿甲弹800米内可以完全击穿40毫米厚钢制装甲。这在二战轻型坦克中是非常先进的,大多数德国III号中型坦克都很难抵御。

其次是防御力,捷克38(t)轻型坦克的前装甲25毫米,侧面装甲15毫米,车身后装甲12毫米,底部装甲厚度8毫米。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25毫米,其他部位装甲为15毫米,顶部防护装甲10毫米。后期型号正面装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其他国家的轻型坦克根本达不到这个装甲防护标准,捷克38(t)轻型坦克综合防御力在轻型坦克中算是一流了,甚至不比德国III号中型坦克的早期型号差多少。

接着是机动性,捷克38(t)轻型坦克是六缸液冷汽油发动机,输出功率可达到125马力,变速系统具有1个倒档和5个前进档。履带宽度为29.3厘米,长度约为2.9米,坦克履带每平方厘米仅仅承受0.57公斤重量,拥有极佳的机动越野通过性。最大行程为200公里,涉水深度约0.9米,最大爬坡度约60度,可通过高度0.8米障碍和横向宽度1.8米的堑壕。公路时速为50公里,非硬化路面时速为20公里,泥土路面时速为15公里,更重要的是前进和倒挡也可以有一样的速度。从作战效能和应用范围来看,捷克38(t)轻型坦克很多方面甚至比德国III号中型坦克还略强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中的38(t)轻型坦克

最后再说一下实战,实战是检验坦克性能的最好标准。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捷克的38(t)轻型坦克被全部编入德国装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无论是波兰战役、还是法国战役中,捷克38(t)轻型坦克均有很好的表现。波兰及法国轻型坦克根本不是其对手,即使是法国的中型坦克,包括索玛S-35,和包括Char B1在内的重型坦克,都有被捷克38(t)轻型坦克摧毁的记录。苏德战争爆发后,捷克38(t)轻型坦克在战争早期也是闪击战的主角,在与苏军装甲力量的较量中造成苏军很大损失,苏军T-26轻型坦克和BT系列快速坦克根本无法抵御其进攻。不过随着苏军大量装备T-34中型坦克后,捷克38(t)轻型坦克就不是对手了,只能退居二线,两者毕竟不在一个层次。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二战初期综合性能最好的轻型坦克当属捷克38(t)轻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