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各大银行的人事变动如火如荼,从行长到各分行管理层的任命公告频出,颇为引人瞩目。悄无声息的是,交通银行的股价在股市上已从众多上涨的银行股中脱颖而出。

在6月4日至6月11日期间,交通银行A股连续四天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高;至6月11日,交通银行单日最高价达7.38元/股。尽管6月12日有所回调,当日最高价与收盘价接近,分别为7.15元/股和7.13元/股。

事实上,交通银行的股价自年初以来显著上涨。截至6月12日,股价涨幅达到24.22%,在六大国有银行中位居首位。由于持续的上涨趋势,该行在5月下旬已进入均价7元以上阶段。而上一次该行月均价超过7元,还是在2018年2月份。

图1:交通银行A股一年来日收盘价。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自今年5月20日以来,交通银行多次刷新股价新高,包括5月20日、5月28日,以及6月4日至11日,最高价从7.14元/股升至6月11日的7.38元/股,屡次打破该行六年来的最高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银行股价创新高的时点,与其最近的重大人事变动恰好吻合。

5月14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刘珺辞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行长职务;5月17日,周五,交通银行公告自即日起由董事长任德奇代行长职务。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5月20日,交通银行股价达到7.14元,创下近期第一个新高;随后每日收盘价持续在7元以上高位,至5月28日单日最高价达7.16元。

交通银行股价的第二个上涨小高潮也“恰逢其时”。6月4日,交通银行公告聘任张宝江为行长,待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其行长任职资格。当日,交通银行收盘价从前一交易日的7.09元/股上涨至7.21元/股;而从6月4日至6月11日的5个交易日中,连续4日创下股价新高,其中两日单日最高价相同。要知道,5月20日以来,A股大盘及银行股并非连续上涨趋势,尤其银行股其实是在年初连续上涨后整体有所回调。5月20日至6月12日,中证银行指数下降4.2%;而交通银行则保持了连续增长,在此期间多次突破价格新高,收盘价也整体上涨了2%,展现出独立行情。

图2:交通银行A股单日最高价。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旧行长交替

从以上信息看,交通银行股价由于连续上涨,近期达到了相比往年的新高峰;单日最高价的时点巧合上,似乎表明市场对交通银行新行长的最终确认持有一定乐观态度。

交通银行的上一任行长刘珺,1972年出生,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年8月进入交通银行担任行长,与董事长任德奇上任年份相同。资料显示,刘珺毕业后即在光大银行任职,起点是国际业务部外汇交易员,曾历任光大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资金部总经理、投行业务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中心总经理。2010年,刘珺被提拔至光大银行副行长、总行机关党委副书记,2014年任光大银行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16年10月,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2020年7月任交通银行行长。媒体报道指出,刘珺作为拥有海外学历的经济学家(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东北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英文极为流利,常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人士、经济学家谈笑风生。

其实早在4月30日,工商银行已宣布刘珺任党委副书记,表明刘珺将补位工商银行行长一职。而张宝江作为交通银行新行长的确认,则是在5月22日,交通银行宣布张宝江担任该行党委副书记。5月22日,恰好是在交通银行正式公告刘珺辞任之后,也是近期股价冲高的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宝江

张宝江,1970年出生,1998年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公开信息显示,张宝江曾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政策研究室和办公室工作,后来担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办公室主任;2019年出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2022年开始担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直至近期赴职交通银行。

其实交行新行长人选在尚未确认时已备受市场关注。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在行业面临息差挑战的环境下,新行长需带领交行在此前高业绩基数上继续前进;另一方面,董事长任德奇未来两年即将面临到龄退休,新行长的任命还将影响交行未来的战略决策。

新行长被寄予厚望

交通银行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盈利水平上尚有发展空间。

从2019年到2023年底,交通银行资产总量从9.9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2%,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虽然交通银行是六大行中规模最小的银行,但其资产扩张速度在六大国有银行中并不算快,与中国银行并列倒数第一。然而,值得肯定的是,交通银行的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位于六大行的中等水平。

从净息差来看,交通银行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不仅落后于其他国有大行,更是常年在所有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一——2023年末,该行净息差仅为1.28%,这并不利于其营收增长。所幸的是,在全行业净息差下滑的趋势下,交通银行的净息差缩窄幅度有所减小。2024年第一季度,净息差为1.27%,仅减少0.01个百分点,净息差的绝对水平在上市银行排名中,从多年倒数第一上升至倒数第五。

图3:国有大型银行净息差水平(%)。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肯定的是,交通银行中间收入占比较高,有效减少了资本消耗率,从而贡献更高的营收水平。具体来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收比例高达16%-18%,在国有行中居于领先地位;同时,其投资收益占比也略高于其他国有大行。总体而言,交通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达到了36%-39%,在所有上市银行中都名列前茅。

图4: 国有大型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营收比。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20年发展至今,交通银行在经营层面的最大亮点是不良贷款比例的降低和拨备覆盖率的提高,有效增强了该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交行的拨备覆盖率仅为143.87%,甚至低于监管要求的150%,居于上市银行倒数第二。同时,不良贷款比例高达1.67%,高于所有其他大型国有银行,处于上市银行中较差的水平。近几年,交通银行通过核销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新生成率,并通过稳定的营收利润增长,以及高于其他国有行的信用减值准备提取力度(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例较高),使得不良贷款比例大幅下降,2023年底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不良贷款比例已显著下降至1.33%和1.32%,处于国有大行的中间水平;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逐年提升,达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195%,一度超过中国银行,逐渐接近工商银行的水平。

图5:不良贷款比例(%)。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拨备覆盖率(%)。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改善资产质量和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之后,交通银行的下一步自然是被期望提升净息差水平,从而增强其盈利能力,这也是市场对这位新任行长寄予的最重要的期望。如前所述,交通银行在2024年第一季度净息差缩窄幅度显著减小,成功摆脱了长期以来在上市银行中处于倒数第一的位置。

交通银行净息差低于其他国有银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在负债端,其网点布局不及其他国有大行密集,因此在吸收存款成本上不具备优势;而在资产端,交通银行债券投资占比相对较高,导致资产收益率较低。

从资产结构上看,交通银行的贷款占总资产比例略低于其他国有行,且对公贷款占比较高,零售贷款占比较低,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提升资产收益率。因此,交通银行在布局信贷资源、提升资产收益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此外,2023年11月,交通银行首次被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这不仅意味着交通银行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地位重要,也要求其具备额外的损失抵御能力和严格的资本要求。因此,交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最根本方法不在于外求资本补充工具,而是提高盈利水平、增加留存收益,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低效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交通银行内部高管频繁展现增持行为。根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6月以来,交通银行陆续有董监高成员及管理层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增持股票,累计增持约78万股。这些增持行为集中在去年的6月、9月以及今年的1月;成交价均在6元上下。似乎部分高管对公司价值成长具有一定信心。

交通银行总部位于上海,其长三角区域营收贡献占比较大。过去几年该行强调发挥上海主场优势,要在“上海主场”建设、数字化转型两大重点领域率先实现创新突破。期待交通银行未来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