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人在吃“穷鬼套餐”?

转载|硬壳INK(ID:xjblvyou)

|杨一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开始流行起了“穷鬼套餐”。

12.9元的麦当劳,9块的和府捞面,3块钱的米村拌饭,各种餐饮品牌价格下探的同时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吃顿饱饭”价格的下限。

眼看推出“穷鬼套餐”的店家越来越多,其他商家也不得不卷入其中,顺应风潮,推出相关套餐。

就像去年没有不搞联名的新茶饮,今年很难找到坚持不做“穷鬼套餐”的餐饮店。

那么,为什么推出“穷鬼套餐”的餐饮品牌越来越多?它除了便宜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穷鬼套餐”大乱斗

网络上“穷鬼套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麦当劳1+1随心配套餐,当时这种12元就能买到一份汉堡一份饮品或甜品的组合,完美解决了职场打工人“中午吃什么”的难题。

类似概念被更多品牌沿用,后来但凡极具性价比的套餐都能叫“穷鬼套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城香推出3元自助早餐和19.9元小火锅。

网友在米村拌饭开发出3元一碗米饭无限吃免费辣白菜和海带汤的吃法。

这场关于性价比的争夺不光是和友商比,一些品牌开始自己卷自己。

有抠门网友在海底捞开发出穷鬼10件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星巴克在东拼西凑满减劵后,9.9元一杯也能买到。

米其林三星餐馆新荣记纵身一跃,推出售价398元的“穷鬼套餐”,虽然价格不低,但相较于平时人均上千元的价格,也算得上是一种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相关内容的评论区,我们也找到了这种套餐对应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要做“穷鬼套餐”?

餐饮品牌争相推出“穷鬼套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北京烤肉店经营者大泽告诉我们:“现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打开本地生活软件第一步可能就会价格从低到高排序,吃饭是刚需,客人不在你家吃,转身就会去别人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进店,附近几乎所有的店都在用低价套餐吸引客人。”

“很多已经习惯了打开手机先看低价套餐,穷鬼套餐的低价相当于把其他营销的花费让利,可以增加曝光度,从而提升整体销售额。”

这样的做法并不夸张,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穷鬼套餐”早已覆盖到日常每一天,有网友自己总结了一份“穷鬼套餐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餐饮品牌都争相推出低价“穷鬼套餐”的同时,大多都附带只能去线下门店堂食的规定。

来吃“穷鬼套餐”的顾客,可能会吸引更多潜在客户走进门店,而他们消费过程中也有可能产生附加费用。

尽管“穷鬼套餐”非常受消费者欢迎,但也有很多商家表示长期提供这种套餐会面对更大的经营压力,一些餐馆干脆在“赔本赚吆喝”。

“穷鬼套餐”的流行不仅是因为便宜和营销,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大家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消费心理。

反观前阵子登上热搜的一些消费行为“年轻人热衷打卡低分餐厅”、“剩菜盲盒火热”其中都有共通的道理。

无论你是否成人,“穷鬼套餐”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产品组合,渐渐改变着你我的消费习惯。

有时候,人们对性价比的推崇甚至可以掩盖商品的其他问题。

比如,售价二三十元的现制酸奶品牌曾因在产品中使用植脂末,引发舆论声讨。

但均价几元钱的蜜雪冰城因为价格便宜,使用了植脂末却被人们谅解。

尽管很多人都觉得消费理性的背景下,人们消费的热情在降低,但事实是人们依旧希望通过购买“穷鬼套餐”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

越聪明,越”穷鬼“

如今的消费者变得更加聪明,即使购买了同一款“穷鬼套餐”背后的原因也并不相同。

有人只为性价比买单,有人为猎奇感和情绪价值付费。

在今天的互联网语境中,“穷鬼”和“打工人”这类的词汇早已不存在贬义,更像是一种同样生活状态年轻人的身份交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网上那些出圈的“穷鬼套餐”实则也都踩中了对应人群的某种情绪。

早先几年,曾经刮起过一阵只追求性价比的风潮,很多人觉得价格足够低的就是好。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只打价格战买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趋同和乏味。

今天的消费者乐于自我调侃,将砍价、比价视为一种花钱中的乐趣,能省会花,以省钱为荣。

而“穷鬼套餐”出现的时间点也恰好符合消费趋势变化的朝向。

从外界看,今年开始各大品牌都陆续推出了价格更亲民的子品牌或者支线产品。

然而对消费者来说,越来越多的“穷鬼套餐”为大家提供了相对低成本体验更多餐饮品牌的选项。

历经了前几年人们为故事、品牌付费之后,越来越多人顿悟了“吃白人饭并不会让你瞬间健康,打卡一家餐馆也不能让你一只脚踏进中产。”

不断尝试的同时不断祛魅,最终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

某种程度上,“穷鬼套餐”的流行让我们找寻到生活的本真。

而那些自称“穷鬼”的也都是更智慧的消费者,是自我和解之后懂得量入为出,重新回归朴素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