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基本看不到小孩子了。

这一点是我在端午期间感触最大的,回去村里不仅看到村小倒闭了,就连村里的幼儿园也停办了。而且在我们村里,如今只有我邻居家一个孩子在上幼儿园了。

听老人们说,不只是我们村里是这样,隔壁几个村子都是如此。目前都是在镇上的幼儿园上学,但即便是这样,一个班级也就是20来个小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几何时,农村的田野上到处可见孩子们嬉戏的身影,他们的笑声是乡村最美的乐章。然而,如今农村的孩子却是越来越少了。

一部分原因是家长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里的学校就读,只有极少数家庭条件差一点的,还会留在农村的上学,但也是去镇上的小学就读。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当前在农村多数都是生一胎了,特别是头胎是儿子的,那就很少生二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的老王对此就意见很大,他的两个儿子都是生了一胎,怎么劝说都不愿意生。这让他很生气,还说以前都是躲着生,现在是逼着都不愿意生了,真的是时代不同了。

二、30多岁还不结婚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

这里说说我的堂弟吧,今年都已经三十五六了,年纪也不小了,父母也是一直急着催他结婚,可是他一直都不愿意结婚。

不只是我堂弟,我的一个亲戚的孩子也是如此,自身条件不错,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可以,但是就是不愿意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在农村地区,像他们这样30多岁还未结婚的男青年越来越多,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是真的没有遇到合适的,或者是结婚的成本太高了,不愿意结婚。

还有些是自己真的不愿意结婚,换言之他们的家庭条件是能支持他们结婚的,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

这也是很多农村老人非常不理解的,在小编看来,估计是他们还没有玩够吧,或者是害怕结婚吧。毕竟结婚以后事情多了,压力也大了,同时当前农村的离婚率也是真的高。

三、走亲戚少了,人情味淡了。

在过去,农村人非常重视亲戚之间的走动和联系。像端午节就是要走亲访友的,特别是要去舅舅家、岳父家里去拜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今,基本没有了这些习俗了,在农村当前断亲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许多的年轻人端午节回家了,宁愿家里躺着,也不愿意出门了,更别说是走亲戚了。他们可以和朋友、同学出去玩几天几夜,就是不愿意去走亲戚。

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化,让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物质享受,忽略了人情味和亲情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村社会的变迁和转型,传统的家庭结构和亲情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四、邻里关系淡化,很多家庭也是“关门闭户”了。

之前在农村有些人说,城市里家家户户都是“关门闭户”,进门以后就随手关门,一栋楼住了几十年,可能连对门是谁都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如今在农村地区,关门闭户的情况也多起来了。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话,可能还会去同龄人家里串串门。

而是年轻人的话,在家里那就是大门紧闭的。就拿我的堂弟来说,他家不管有人没人,大门都是关起来的。你在外面敲门半天,他在家里也不会来开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要是在过去,都是很忌讳家里有人还关门的,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不注重这些了。而且还有很多人家,家里也没人住,却还要在房前屋后安装监控,好像是在防着谁一样,这也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以上这四大变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正在悄然发生着,你们村里有吗?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