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常胜镇依托现有农业和生态资源,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大棚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助力大棚经济“棚”勃发展,走出一条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发展之路。

走进常胜镇常胜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大棚内,一个个色泽饱满,颜色通红的草莓番茄“躲”在郁郁葱葱的枝叶中,散发着阵阵甜香。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穿梭在大棚里选果、采摘。

“我们首批一共有14个大棚,其中9个是种的草莓番茄和1棚西瓜,4棚芸豆。目前,销售挺可观,我们这个干劲十足的,每天的心情特别开心,每天早晨4点多就来到产业园干活,当天采摘、当天运输,采摘好的西红柿经过称重、包装,装车之后,第一时间运送到各个销售点。”常胜镇常胜村西里屯村民李海双说。

据悉,常胜镇常胜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共有设施农业大棚有14座,采取社会化运营模式,首茬草莓番茄刚刚上市,订单就已爆满。

“短短十多天已经采收了六千多斤,目前我们的西红柿从5月份卖到7月份,主要的销路有三条,一条是商超,一条是订单式销售,再一条是通过线上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目前,每日收入大概在5千元左右,8亩地预计首茬的总收入20万到25万左右。”沈阳市康平展望农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李程说。

近年来,常胜镇常胜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我们会积极鼓励引导村民发展以大棚果蔬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助推农村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真正让大棚果蔬种植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动力。”常胜镇常胜村党支部书记李贺说。(白乌云毕力格、斯日根、王蕾、邹运)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