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6月11日,因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淤积而排“白便”的瀚瀚(化名)痊愈出院了。“看到孩子大便恢复成正常的黄色,我们真是比看到金子还高兴!感谢医务工作者们!”瀚瀚的爸爸说。

刚出生不久的瀚瀚黄疸程度严重,5月底前往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就诊。瀚瀚的管床医生袁文浩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回忆,孩子的黄疸居高不下且拉出陶土色大便。经新生儿内科、普外科二病区专家研判,高度怀疑瀚瀚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医院特意为他开通绿色通道,将孩子转往主院区普外科二病区接受进一步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闫学强在为即将出院的瀚瀚检查身体。医院供图

情况危急,需要手术治疗!与父母沟通后,医院启动四级手术,由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闫学强操纵手术机器人为瀚瀚进行葛西手术。

“孩子年龄太小,很多器官发育不完全。加上人体的肝脏血管密集,门静脉、肝动脉和下腔静脉相互交织,留给医生的可操作范围仅有成年人指甲盖大小。”闫学强坦言,在如此小的空间里完成手术,于医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瀚瀚手术成功后,闫学强终于放下心来。医院供图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闫学强看到瀚瀚的胆囊干瘪,肝脏有硬化的迹象并呈现异常的墨绿色,腹腔里遍布黄色渗出腹水。而本应通畅的中空胆道却被一块纤维板阻隔,孩子确实是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切除发育不良的胆囊,再切除阻隔胆汁流通的纤维板,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为了让胆汁顺利排入肠管,闫学强用一截空肠“重塑”胆道,将肝脏与肠管相连,帮助淤积在肝脏中的胆汁排入肠道。所幸手术一切顺利,经过近两周的恢复,瀚瀚终于出院回家。

“胆管是胆汁从肝脏运送到胆囊和十二指肠的通道,有些患儿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闭塞,导致胆汁无法进入肠管,这就是胆道闭锁。”闫学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婴儿出生2周后,若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大便颜色逐渐变浅,尤其是出现陶土样色,尿液颜色为黄褐色,就要当心孩子可能是胆道闭锁,需尽快前往儿童专科医院普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