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有很多厌学的孩子,那么原因何在?

父母第一要做的,就是找到背后的原因。

我们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早上不想起床,不想去学校,不想做作业,然后放假之后只想打游戏,找朋友出去玩,出现所有的一切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会给他简单的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厌学了不想看书了,对学习没有热情了,他没有上进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父母把原因归结到这些内容上的时候,这个事情就没办法往下进行推进了,这些看来都是家长的问题,如果你不做改变的话事情是无解的,一个孩子厌学,他背后是有很多原因的而且很多因素是跟厌学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孩子并不讨厌学习,但是他呈现出来的状态是让你以为他讨厌学习,最后导致厌学这两个字,成了一个巨大的障碍,阻碍家长跳过厌学,然后去深度挖掘背后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一般来讲,一个孩子一旦出现厌学的苗头,他背后是有些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当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人际关系对于他的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一定不要低估,因为人是群体性动物,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如果他不是生活在群体当中,那他就活不下去,所以说人小小的生命,他天然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孩子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会成为他们生命当中生命早期非常重要的关系。

当你察觉到孩子跟你说妈妈:“我不想去学校了,或者是不想学习了”,父母要注意了,其实此时孩子在向你求救,我们首先要探讨一下他周围的关系是否发生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河北邯郸三个初一的学生把一个同学给害死的事件,这个事情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被害者他跟父母反映过,他不想去学校,不想上学,但是爸妈非常简单归结为孩子很懒惰,孩子不爱学习了,没有去深挖内心的问题。

但凡家长跟孩子聊一聊是什么原因导致不想去学校,从内心的去帮助孩子,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发现孩子和谁的关系发生了问题。

有时候家长就是需要稍微耐心一点,不要以为孩子说一个我不想上学了,父母就有些害怕不耐心,当父母的有了恐惧心时候,他就没有办法平和客观的去探讨后面的原因,当孩子一旦提出不想去上学了,其实家长应该缓下心态,放一放,孩子不想去上学的时候,就让孩子情绪舒缓下来,先不去上学,这样亲子关系也变的很好,孩子就会敞开心扉,把所有的话都告诉父母。

所以家长要和孩子有精神上的连接,才能成为孩子背后的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原因是环境的因素

一位墨尔本的朋友回到家乡,和我们几个好朋友聊天。他说,他的孩子回来上过几年的高中,就不想在中国呆着了,原因是因为墨尔本那边的教育环境是非常干净开放的,而高中是老师一言堂还非常不满,室内充斥着臭脚丫子味,所以他就很不想在中国的学校里继续学习。

再加上他去的是重点学校,重点班有一些跟不上进度,所以他很难融入到这种学习环境里,就想放弃学习。

他觉得自己的智力被碾压了,所以有一些绝望,不想再继续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也为此焦虑不堪,自此我们建议让他的孩子去普通班,去学习,当环境一改变孩子觉得可以跟得上学习的进度之后,就能好好学习了。

当心性方面不够放松的话,思维就跟不上

其实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位置,有的时候他可能特别适应那种非常惨烈的竞争但对于有的孩子来讲,你给他适当宽松一点,然后让他内心当中有一点点空间的一个环境,可能反倒更适于激发出这种孩子一种斗志跟活力来,不要逼着孩子去适应环境,然后有些环境我们适应不了,我们就撤退,我们就换一个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原因,孩子学业上有没有找到成就感

一个孩子在求学的12年当中,他会遭遇三大分水岭,第一大分水岭在小学四,五年级,第二大分水岭在初二左右,第三大分水岭高一的十月份之后到高一的下学期的三,四月份,那这三大分水岭在分什么呢?

分的是一个孩子的思维能力,只不过这个思维能力,它是层层递进到了高中阶段,就不是一个孩子爱不爱学的问题了,是能不能学好的问题,是能力的问题,他不是心态问题。

那么从四年级开始,思维能力就开始有要求了,然后到了初中阶段,感觉你会更加明显到了高中阶段,怎么激都激不出一个结果。

当我们进入社会之后,你会发现好像所有的家长都躺平了,为什么一个孩子25岁以后你不去激娃了,你不要求他出人头地,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年龄越大,对一个孩子真正的在能力上面的考验,他才开始,所以说小学跟初中的那点东西他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开始。

你家孩子为什么学着学着不想学了?讨厌学习是因为他感觉他做的这件事情不擅长,一个孩子感觉自己做一件事情很擅长的时候,他就乐意去做,比如说我唱歌好听,一唱歌同学就赞美我,我画画好,老师就会赞美我,比如说别人数学题做三分钟,但是我三秒钟就看出问题的本身,别人一张卷子,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而我45分钟就完成了。

你可以问一问自己的孩子,或者去激发他自己的潜能,让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有所成就,这种成就感可以促使他爱上最喜欢的事情。

还有一种就是从费曼学习方法中找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给别人讲题,越给别人讲题,自己思维能力就越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的态度好不好,越跟一个孩子的学习成就感有关系,孩子的学习成就来自于孩子的思维能力。

学习的快感来源于思维,学校的教育从来都是考验一个孩子的思维能力的,从来不去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地方,而家庭教育工作是要创造孩子的思维能力,品质心性,为人处世三观的建立,还包括孩子做事情的章法,当这一切都帮他慢慢搭建起来之后,他自身内心强大,那么他对学习也是有进取心的,所以就不可能去厌学了。

最后影响他的原因,就有可能是孩子对学习的观念。

当孩子对学习的观念出问题,那么人生必定会出问题,一般来说会有两个点会影响到他学习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点,就是原生家庭文化氛围匮乏,导致这个孩子内心当中是空虚的,头脑当中什么都没有,这种生命状态就是没有开蒙的状态。

他会关注别人吃了什么,穿了什么,这些外物的东西,这就会导致他觉得读书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点,就是有一些读书很多的孩子这些孩子他们光读书,不思考,家长也没有能力去引导孩子,导致这种孩子卡在半中间。

古人云,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就是好好读书。

第二重境界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读书要干什么?读书有什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第三重境界,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种就是从第二重境界到第三重境界,有一个思维上的跨越,第二种孩子就是思维上没有跨越,他想了一些问题,但是总跨越不过去,自身解决不了,父母又不懂,久而久之把自己耽误了,在精神上面产生虚无感,这种孩子就别说学习有没有意义了,之后长大了,他会觉得人生都没有意义。

所以还是那句话,父母要提高认知,你才能够引领孩子走向更美好的自己,而不是让他觉得生下来没有意义,读书没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