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生,谢谢你,我好多了。多亏了你,不然一把年纪还有“桃花癫”的症状实在太尴尬了。”近日,宁波68岁的周阿姨来到宁波大学属康宁医院徐婷医生的诊室复诊,她说经过一阶段的治疗,自己的状态好了很多。

这是怎么回事?周阿姨到底患了什么病?徐婷对此做了详细介绍,也希望借周阿姨的案例提醒有类似症状的市民,不要“硬忍”,及时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8岁阿姨控制不住自己

邀请多年不联系的男同事搭伙过日子

一个月前,周阿姨第一次来到徐婷的诊室。

一开始,周阿姨闪闪烁烁,左右其词。在医生的耐心劝导及心理疏导下,她终于慢慢说出了自己的难言之隐——最近一段时间,控制不住自己。

周阿姨的丈夫十年前去世,她长期独居,从来没有动过心思要再找个老伴。可是,这一个月来,却总是有“不该有”的想法。

来门诊的前几天,周阿姨还做了一件事后非常后悔的事。冲动之下,她打电话给一位多年不联系的老同事。“我真的很唐突。竟然问人家,他老婆还在不在。如果不在的话,干脆就我们两个搭伙过日子。对方也被我吓了一跳。”

说到这里,周阿姨自己也觉得啼笑皆非——“我怎么会那么奇怪,都快70岁的人了,怎么会发花痴呢?年轻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过这种疯狂的想法。”

周阿姨说,她发现,自己再努力,也压抑不了内心汹涌澎湃的想法。她更害怕自己会再做出不妥当的行为。

不是“桃花癫”

而是患上强迫障碍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异样的想法和行为吗?

在徐婷的引导下,周阿姨开始正视内心的想法,越说越多。

比如,最近她脑袋里经常冒出放火去烧房子的想法 。“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很危险。可就是忍不住去想。有时候,实在没办法,我就烧一张纸,看着火苗起来又熄灭,心里才平静点。这种想法老是往我脑子里跑,怎么都赶不走。”

经过详细问询和心理测试检测等综合考虑,徐婷认为,周阿姨并非患上“桃花癫”,而是患上了强迫障碍。

徐婷分析,人们常说的“桃花癫”其实是精神病中的躁狂症或者精神分裂症 。一些患者会出现性欲高涨,也有些人会将自己打扮得很夸张、浓妆艳抹,以吸引异性,甚至会产生钟情妄想,坚定不移地认为某位异性钟情于自己,并且往往会歪曲地认为对方很多拒绝自己的言行其实是对自己的考验。不知情的旁人看该类患者会觉得像“花痴”般疯疯癫癫的。

周阿姨的症状跟“桃花癫”有所不同。她的这些想法在临床称为强迫观念。通俗地说,是反复持续的思想、欲望或意象,在病程的某些时间对患者来说是闯入性的和不想要的,会引起患者显著的焦虑或烦恼。同时,周阿姨也存在一些反强迫思维。比如,她觉得这些想法没有必要、不合理甚至过分,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明知不合理却无法控制

终生患病率约2%~3%

什么是强迫障碍呢?

强迫障碍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约2%~3%,主要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常因无法忽略侵入性思想而进行消极的自我参照加工,出现焦虑、恶心、羞愧等情绪,并试图通过采取强迫行为将其缓解。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越是企图努力抵制,越是越会感到紧张和痛苦。

患者通常伴有反应抑制、行为灵活性和工作记忆等执行功能的损伤,使其强迫行为的情绪缓解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患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复确认某些信息或采取某些行为,导致其生活质量不同程度受损,且自身存在潜在攻击性。

徐婷介绍,强迫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以是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表现一是强迫观念,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包括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一律、强迫穷思竭虑、强迫对立思维。比如,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

表现二是强迫动作,包括强迫洗涤 、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仪式动作。比如,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表现三是强迫意向,在某种场合下,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比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表现四是强迫情绪,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

表现五是强迫恐惧,如害怕在某些场合自己会出现强迫而感到恐惧,从而尽量逃避参加这样的场合。

徐婷详细分析了周阿姨的强迫症状,制定了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她的强迫行为,以改善睡眠、稳定情绪、缓解焦虑,同时联合心理治疗以促进病情康复。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周阿姨的情绪稳定了很多,强迫思维及行为缓解明显,睡眠质量和食欲也得到提高。

反复洗手就是强迫症?

不一定,由专业医生评估

很多人好奇,自己如果有反复洗手、反复确认门是否关好的行为就是强迫障碍吗?徐婷表示,不一定。是否患上强迫障碍,需要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进行评估。如果大家有类似症状困扰并影响到日常生活了,建议尽快就诊。

强迫障碍患者从症状出现到确诊大概平均要经历17年。

徐婷提醒,强迫障碍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确诊强迫症,就要酌情进行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

来源: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