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按照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统一部署,上海应急、公安、消防、市场监管、住建等有关部门,在属地街道(乡镇)、村(居)委的配合下,发动全市基层网格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第四次联合检查行动。

本次专项行动重点对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火灾事故较多的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生产企业,涉嫌非法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违规门店和“黑窝点”进行集中联合检查。在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检查组重点检查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经营者是否存在伪造认证证书、销售无厂名厂址等三无劣质产品,以及非法拼装、改装、加装电动自行车行为;在电动自行车维修门店,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是否有擅自改装原厂电器配件、拆改限速(包括解码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非法改装行为。

检查人员将宣传、劝导和执法相结合,向来店群众讲清电动自行车非法拼装改装、违规停放充电的火灾风险和事故危害,以及引发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现场科普改装电动自行车的识别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检查组走进电动车企业门店,紧盯非法“拼改装” 浦东消防供图

源头隐患当场责令整改

在浦东新区,检查组重点检查了电动自行车销售店铺的台账,详细查看了销售点是否存在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行为,并提醒店铺负责人定期开展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自查自纠,从源头上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在徐汇区,此次联合检查行动由多部门分多个专项组协同开展检查,对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的产品质量、产品规格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检查,并对市场上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门店和维修“黑窝点”进行了突击检查,重点查处非法拼装改装、使用不合格锂电池配件等违规行为。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发现部分维修店使用的电池产品规格涉嫌超标,存在安全隐患,当场责令整改。对一些沿街店铺“飞线充电”的行为,责令当事人立即整改并依法开具罚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执法人员上门进行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教 奉贤消防供图

在奉贤区贝港和古华商圈,检查组发现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涉嫌非法改装,奉贤区市场局当场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在此次检查中,奉贤区联合检查组共检查单位12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11处。在青浦区,检查组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非法改装和拆卸原厂配件、擅自更换大功率蓄电池、拆除限速器等违规行为,并对涉嫌非法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黑窝点”进行了突击排查。

在此期间,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派出两个检查组对4个轮渡站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对是否占用应急通道、消防设施设备配备以及电动自行车限流管控措施是否落实等情况开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6处隐患,当场要求相关责任人立即整改。

科普非法拼改火灾风险

在杨浦区、静安区,检查组对辖区沿街电动自行车商铺采取逐户告知提醒的形式,向商户科普因产品质量引发火灾事故的相关责任,并对涉嫌非法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违规门店和“黑窝点”进行集中联合检查。

在宝山区,13个检查组深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网点及沿街商铺,重点对电动自行车及相关零配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存在违规拼装改装、是否存在违规停放充电等情况进行集中联合检查,同时发动消防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同步对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开展宣传,共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

在长宁区,检查组深入电动自行车经营店铺、老旧小区,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非法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违规停放充电等隐患。

常态化隐患排查“回头看”

在虹口区,检查组对电动自行车经营网点、维修店铺和商业用房开展检查,重点关注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等问题。据统计,自联合执法行动开展以来,检查组共推动367处隐患高效整改,联合职能部门查处了16处非法拼改装点位,立案查处21家违法违规单位。在闵行区,14个检查组对居民小区和规模型租赁住房开展了专项检查,共检查单位52家,整改隐患168处。

在普陀区,联合检查组深入电动自行车车辆销售、维修门店,严查销售非标车辆以及电瓶非法改装拼装等源头乱象,对店铺营业资质、销售情况、维修登记台账等进行详细检查,督促店主合法经营,保证进货渠道正规、产品质量合格,坚决杜绝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行为。在此期间,检查人员发现部分门店存在蓄电池存放位置缺乏防火分隔、消防设施不足等隐患,当场以科普宣教的方式督促整改。

在嘉定区,各检查组针对前期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自行车销售点、维修点开展“回头看”,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违规改装、蓄电池是否涉嫌假冒伪劣等问题。检查组还同步对经营许可证、是否违规住人、消防通道是否通畅、灭火器材是否配备齐全并保存完好有效等问题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向网点销售、维修负责人员发放了消防安全手册,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新民晚报记者 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