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8日,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延边集展暨消夏避暑旅游季启动仪式在延吉市阿里郎广场举办。现场共开展10项活动,包括非遗项目展演、端午节民俗体验、摄影作品展、各县市文旅推介展示等,让群众共享非遗和文物保护最新成果。图为京剧表演《说唱脸谱+变脸》。 王雨 摄

六月的延边,蓝天白云、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清新宜人,边城美景令人流连忘返。端午假日期间,延边州诗画美景、传统佳节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不仅催热了假日游,还吸引了国内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品味”全域旅游。

端午假期首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机表演在延吉市布尔哈通河上空精彩上演。夜幕中,千架无人机闪耀登场,在空中变换着阵型,时而组成巨龙腾飞、龙舟竞渡,时而化作蝴蝶飘飞漫舞。在不断的变换中,一串串祝福语也依次亮相,“端午安康”“同心共筑中国梦”“粽情延吉”“高考加油”“金榜题名”等字样在空中闪烁,扮靓了城市夜空,也为延吉市民、高考学子和广大游客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是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浓缩于一处的景区,以独特的民俗魅力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6月9日,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青瓦白墙、飞檐翘角的朝鲜族百年老宅,与具有鲜明朝鲜族特色的秋千、灯笼、石墙等景观相映成趣,给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大学生扈海鹏和同行的伙伴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这里打造的场景很有代入感,让他和同行的伙伴更好地了解了延边民俗文化。

珲春市被誉为“最美公路”的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G331国道吉林省段终点,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在享有“东方第一村”美誉的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朝鲜族民宿和庭院典雅别致,各种景观小品散布在村落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村内拍照打卡,大家在谈笑间尽情享受这美好的一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第一次来防川村,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还可以欣赏朝鲜族风情的特色演出,真是不虚此行。”长春游客徐喜波高兴地说。

“为丰富游客的体验感,端午假期,我们在防川村推出了洞箫长鼓表演、四物乐表演、音乐喷泉激光秀、打糕制作展演等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景区游得开心、玩得尽兴。”珲春防川三疆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防川景区龙虎阁观景台上,放眼远眺,中、俄、朝三国风光尽收眼底。游客们一边观赏美景,一边拍照留念。来自白山市的游客张曦予感慨道:“‘一眼望三国’的景色很独特,让我对珲春这座边境城市充满了兴趣。”

和龙市光东村是极具特色的夏季精品旅游目的地,村内游客坐着小火车穿梭在绿色的水稻田里,在童野乐园里体验独特的娱乐氛围,村内餐厅提供了丰富美味的特色美食,汇聚周边民俗特色,注入当地风土人情,让游客唇齿留香,流连忘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夏天我们都会以自驾游的方式来此度假,这里不仅风景美,还有很多朝鲜族美食,玩上一天,让我们全家人感到非常开心。”游客刘睿一脸喜色,笑着对记者说。

佳节至,迎客来。延边州各景区景点均推出了融合游乐性、参与性、体验性于一体的旅游产品,让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观光游、温泉养生游、露营休闲游等项目变得越来越火热。

文化活动浸润民心。延边州成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延边集展暨消夏避暑旅游季启动仪式,开展非遗产品展示展销、端午民俗互动体验等活动,让广大游客在指尖非遗、舌尖非遗中,尽情感受非遗之美、非遗之魅。

热门景区持续吸睛。延吉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龙井琵岩山文化旅游风景区等全州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28万元。

产品供给丰富多元。休闲自驾、城市漫游成为端午假期最热门出行主题。在图们口岸景区至日光山沿线上,游客在口岸、国门、界碑等重要点位打卡拍照,景区夏日休闲避暑热度不断攀升。

端午假日期间,延边州节日氛围浓厚,节事活动丰富,文化旅游需求旺盛。文旅市场延续“五一”假期火爆态势,实现较大增长,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5.7万人次、同比增长46.1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46.79%。

一审:佟焱

二审:朗秋萍

三审:孙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