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春,山西“五三学习班”,一位神秘男子突然乘着轿车来到,二话不说要找一名叫郭应峰的人。

“五三学习班”可不是什么好进好出的地方,因为历史原因,地方公安内部也在折腾个不停,来这个学习班学习的,都是多少有些“历史问题”的。

此人之所以被特别点名领了出去,就是因为总理办公室的一则重要电话。

周总理正在密切关注一起涉及保密单位“703研究所”重要机密的大案,而这则大案数天来毫无进展,周总理提出让“丰富实践经验的、目前不在岗位上的同志”来试试。

于是,山西省公安部门负责人俞午亲自来接了55岁的郭应峰,二话不说,直接送来省厅。

郭应峰样貌平平,眼睛眯成一条线,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样子。

但干公安的人都知道,什么故宫飞盗案,卢沟桥碎尸案,阿克苏盗炮案……都是他亲自参与侦破的。

此时的郭应峰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精神萎靡,面容憔悴,好像坐着就能睡着。

他来到省厅,几名同僚客客气气招待他,他依旧不为所动。

一直到大案的卷宗送到他的面前,他的眼睛猛然一亮,仿佛蛰伏已久的野狼看到了猎物。

此案已经经过了数天的追踪和侦破,涉及几个省,众多警力24小时待命。

单单是这几天的卷宗,郭应峰就看了整整8小时

等他面前烟灰缸里的烟蒂堆成了小山,天已经黑了。

他这才叫了一碗面条,让人把俞午喊来。

俞午进来的时候,郭应峰只说了一句话,让俞午脸色大变。

“这其实,就是一起普通不过的刑事案件。罪犯嘛……和你们想象中的,根本不同!”

01

这起惊动了周总理的刑事案件,还要从一辆列车开始说起。

1969年春日的某天,山西太原火车站内,开往北京的596次列车即将离站。

检票口的铁栅栏门刚刚关闭,站台上突然出现了一辆崭新的上海牌黑色轿车,鸣着喇叭就开进了车站。

从车上下来两名彪形大汉,一名三十岁的国字脸穿着军便服,另一名比较年轻,穿着一件藏青制服。

这高调出现的两名军人也没有带什么行李,只有年轻人手上的一只黑色皮革包

他们上车之后,对着车票找到位置,然后将皮革包放在行李架上,用一条金属链条锁,把包锁在了行李架上。

这两名端坐的旅客在喧哗吵闹的乘客之中非常惹眼,两人甚至都不和对方说话,但眼睛一直直勾勾盯着那个黑色的包

这两人看起来身份就不一般的男同志,其实是保密单位703研究所的保卫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纪大的那个是研究所保卫科长叫秦家康,另一名年纪较轻的事秦家康的下属,叫杨晓晨。

而箱子里面的东西,更是不得了的。

那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发的新型特种国防部件,代号“TQD”的自动仪器,属氢弹的零部件,是研究人员经过两年殚精竭虑的研究才终于研究成功的。

两名战士此次的任务就是将这重要的仪器送到北京,交给国防科委作最后鉴定。

秦家康接到任务之后,觉得这个“TQD自动仪”体积很小,而且重量不过十几斤,完全可以由两个人来护送,

火车票是秦家康自己亲自定的,根据规定,在前往火车站前一分钟,他才通知了杨晓晨。

研究所离火车站很远,要开两小时的车,秦家康两人本来是打算乘车到车站不远就下来,但路上遇到了一起车祸,因交通耽搁了不少时间,只得让车直接开到了站台。

这么高调进入火车站不是二人的本意,所以他们上车之后更加小心。

从太原到北京,这辆火车要开13个小时,京原线沿途没有大城市,只有县城小镇。

中午11点,车到了代州,很多乘客都下车去买著名的代县烧鸡和高粱酒。

秦家康带了几个馒头,但也很嘴馋这里的烧鸡,于是自己依旧在原地盯着,让杨晓晨去买了两只烧鸡。

除此之外,两人一直坐在原处,一动不动。

到了晚上9点,车终于到站了,杨晓晨拿钥匙去开锁。

可没想到一拉链条,它就自己脱落了。

秦家康一跃而起,等他焦急地打开箱子,里面哪里还有仪器,只有几团报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家康已经参军多年,也经历过不少战事,但此刻的他是从未有过的惊慌失措。

年轻的杨晓晨更是吓得无法动弹,需要扶着椅子才能站稳。

秦家康缓了两分钟才想起来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他抖着声音对杨晓晨说:“快去堵住检票口!快!”

两人二话不说,从窗户翻了出去,一遍大喊一遍王检票口冲过去……

02

没过多久,两通电话直接打到了北京。

一个打给公安部长谢富治,一个打给了周总理办公室。

谢富治已经65岁了,精力已经远不及从前,现在他还患有严重的高血压。

这通电话打来的时候,他正在接受专家的按摩治疗,一听是一起盗窃案,刚开始并没有当回事:“按照规定,这起案件应该交由铁道部公安局管,如果需要北京或者沿途公安的协助,你们找他们协助就行。”

谢富治刚刚挂了电话,没想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也打来了,让他现在就去西花厅一趟。

谢富治二话不说,换好衣服,吩咐司机立刻准备。

等他到达西花厅,周总理已经坐在客厅等他。谢富治这才知道,“TQD自动仪”被窃案,已经惊动了周总理

周总理的消息来自国防科委,事关重大,几位领导也是无奈之下决定深夜向总理办公室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相当吃惊,他见谢富治并没有重视起来,口吻加重了一些:“TQD自动仪,是研究所全体同志两年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它被盗窃不仅仅是研究所的损失,如果落在敌特的手中,被他们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谢富治此时相当后悔刚才不该那么直接回复铁道部,他向总理保证,这个案件定会列为“特案”,由他亲自来抓。

周总理也是心急如焚,给了谢富治十天期限,必须破案。

谢富治离开西花厅之后就立刻回到了公安部,他这一路上一直在想,很快就下达了4个指示:

  1. 对出境人员严格检查,特别发现仪器类的物品,一律扣下。
  2. 明天一早通知邮电部,全国各下辖单位,但是都不收寄往境外的仪器或者零部件。
  3. 北京、河北、山西公安负责人,以及铁道部公安负责人,凌晨两点来开会。
  4. 对秦家康和杨晓晨的家属亲友进行调查,他们二人则暂时拘押。

凌晨2点,十来位公安负责人已经赶到,最远的俞午直接乘坐飞机直达,行色匆匆。

谢富治也不废话,直入正题,介绍完案件大致过程之后,他提醒各位:“这个案件是周总理亲自交办的!总理给我们十天期限侦破本案,追回失物。”

谢富治将案件交由老部下黄碧天来负责,黄碧天当下就让各位各抒己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在场的都是刑侦的一把好手,很快众人意见就分为了三派。

第一派认为,就现在的国际形势而言,盗窃的可能是苏联克格勃特务

第二派认为,这作案的人可能就是经常在列车上作案的流窜惯窃分子,应该重点关注那些有前科的盗贼,一点点摸排在京原线上活动的犯罪分子情况。

第三派认为,这应该是台湾老蒋派来的敌特下的手,还有可能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有关。

几人一直争论了个把小时,黄碧天见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总结道:“同志们提出的意见都不错,但如果是流窜的盗贼作案,不会在不认准目标的前提下贸然下手,这些人盯上了这个不能卖钱的东西,还甘愿去冒风险,所以政治性盗窃的可能性更大。”

黄碧天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心悦诚服。

接下来,大家商量出了现在的侦查方向和侦查方式。

因为案件可能发生在太原到北京的561公里之内,所以山西范围归山西区查,河北的归河北,北京的归北京,铁道部公安局就查铁路,以此分为几个小组。

为了能够更方便大家交流案情,每隔两个小时,各组的组长要汇报一次调查的进展,每过24个小时,就要记录一次工作。

此案被定名为“TQD案件”

03

北京市公安局第一个要做的就是立刻前往永定门派出所,秦家康和杨晓晨正拘押在这里。

北京公安派刑侦一科副科长丁旭昌带人去向他们核实了解情况。

杨晓晨比较年轻,在刑警面前脸色煞白,两条腿一直在打着哆嗦。

丁旭昌见他这么紧张,先安抚了情绪,随后坐下来让他好好说,但杨晓晨心中觉得自己这是犯下了“杀头的罪过”,说什么都不坐下来。

杨晓晨大概说了一遍在火车上的那段过程,他们两人确实对那个皮革包寸步不离地守着,他说到这里情绪很激动:“如果我撒谎,就让我挨刀子杀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晓晨被带走之后,秦家康被带了进来,秦家康还算比较镇定,他也是强调他们绝对没有离开过拎包。

丁旭昌这就奇怪了:“你们既然都没有离开,那么这包是怎么被调走的呢?秦家康,你也是做保卫工作的,你来解释一下。”

秦家康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也思考了很久,但一直想不通。

他要求丁旭昌给他一支烟,秦家康抽完烟之后,突然灵机一动,想起来一个细节:“有一个中年人,很可疑!”

秦家康这下子情绪马上激动起来,指手画脚的说着。

原来,问题还是出在了代县杨晓晨出去买烧鸡的时候

代县上来了不少旅客,秩序一时间有点混乱。一名中年男子手上拎着一个包,在他旁边的位置坐了下来。

秦家康告诉那名中年人这个位置是有人的,让他再去找一个。

那中年人笑了笑,就重新找了个位置,但是上面的行李架已经放满了,所以他就把拎包放在那个装着仪器的包旁边

他放下包之后,就用一条布带子把包系好了,后来他是在哪一站拿着包下来,秦家康就记不清楚了。

丁旭昌又把杨晓晨喊了回来,他也回忆起这个中年人。

杨晓晨的描述和秦家康差不多,此人大概40岁,眼睛比较大,头发是黄褐色的,穿着蓝咔叽中山装,说的普通话带着山西口音,但是声音很难听,有点不男不女的。

杨晓晨还非常肯定,那人是在灵丘下的车,而且巧合的是,这男人拎的包和他们的包是一模一样的。

丁旭昌得到了这个重要线索之后,立刻将包和链条锁一起拿来。

20名刑警参加了案情分析会,这些刑警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都有七年以上的警龄,且都曾经立过功。

其中一名刑警将链条锁看了一会儿,就认出了钥匙口的擦痕,就是用个钢丝钩子来开锁的。

这个盗贼能在两名训练有素的军人面前做这样的小动作,肯定受过专门的训练,或者是做过大量同类案件的惯犯。

但一位年过五十的老公安否认了“惯犯”的猜测,他觉得如果是这种作案多起的要犯,他们不可能一点风声都听不到,长期以来,京原线上并没有这方面的案例。

现在北京方面要做的就是调查褐发男子的身份,在他上车的代县和下车的灵丘都进行调查,此外,包和链条锁也要送去检验。

04

与此同时,山西省公安部的负责人俞午突然收到了太原公安局送来的紧急情况报告,他们发现了一名台湾保密局的特务嫌疑分子。

俞午在布置专案组调查TQD案件之时,将这个特务分子列为重点怀疑的对象。

此人是太原公安对旅馆饭店的旅客住宿登记簿检查的时候注意到的,此人叫司马远发,说是江苏苏州某机器厂的采购员。

为何特意关注到此人,因为此人登记的年级是25岁,但写的一手繁体字

在当时简体字改革已经十几年了,年轻人基本上不写繁体字。

警方让服务员上去喊他下来接受调查,服务员回来之后告诉警方客人正在穿衣服,可民警左等右等还不来。一想糟糕,上去一看此人已经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心里没有鬼,还要跑什么?

民警电话打到那所苏州的机械厂里,却说查无此人。

这人房间里的《毛主席语录》是“北京107印刷厂”1969年元月印刷,可是这所印刷厂在1968年5月因为火灾解散了,所以这本书就是台湾为了伪装特务专门印刷的。

民警对司马远发进行了搜捕,一直追到了太原市西南郊20公里的著名风景胜地龙山石窟,

司马远发躲在山洞里面藏匿着,因为后来实在太饿下山想要去乡民家里捉鸡,结果被守在附近的民警抓获。

司马远发,原名程书迪,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情报局五处上尉情报员。

民警审问程书迪来大陆的任务是什么,程书迪说就是来搜集情报的。

程书迪的口供说来说去都没有提到TQD仪器,这让审问的民警很着急,几次和他强调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但程书迪就是一口咬定没有其他任务。

对于民警同志们来说,当然希望程书迪就是那个窃贼,但是他和秦家康说的那名中年男子根本不像,年龄和头发颜色都有差距。

后来民警对他交代的行程进行了调查,在TQD仪器被盗的时候,他其实正在556次列车上,去娘子关寻找另一名特务

根据这个线索,民警很快就锁定了娘子关的这名潜伏特务,这名特务经过审问之后,和程书迪说的相符。

程书迪的被捕,一下子捅了一串特务的老窝,特务案件顺利破获,但是却和TQD仪器被盗案没有任何关系。

这让折腾了许久的山西刑警们半喜半忧。

05

河北省公安厅的调查重点,则在窃贼“狸猫换太子”用的那只包上面。

这只包有什么蹊跷呢?

北京技术处关于这只包进行了详细的技术鉴定,给与了以下线索:

第一:这只包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星人造革制品厂的产品,根据商品编码查出这批包发往了河北省涞源县

第二:拎包上的指纹有点模糊不清,无法提取,但上面留着“红灯”护肤膏的残留

于是调查这个包的任务,就落在了涞源县公安局刑警的身上。

侦查员假扮成工厂质量跟踪检察人员,要求调查发往涞源县的1000个拎包的质量。

可惜县商业局百货日用科科长出差了,没人接待配合他们,不过幸好红星人造革制品厂还留有记录,这批包全部进了“红太阳百货公司”,而红太阳百货的这批包也恰好全部卖给了上海某工厂的采购人员。

这家工厂一共6000多名员工,这一千只包是用来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奖品的。

侦查员来到这家工厂后,仓库里面还有200个,其他800个全在员工手里。

再往下查每一个员工,果然其中一名姓王的员工说,他的拎包,在一个月之前被偷了

而这包被偷窃的地方,正是在涞源县火车站

这个重要线索立刻汇报给省公安厅,对于拎包的调查仅仅只能到涞源县火车站,因为当时火车站旅客众多,又过了半个月,已经很难再次找到窃贼的线索了。

做了这么多工作,结果案件的进展还在零起点。

黄碧天每天都要接到谢富治催促的电话,他听得出来谢富治的声音越来越焦急。

这天晚上,黄碧天正在对着各地的侦查情况记录发愁,突然有人打电话过来,一听对方是总理办公室,黄碧天顿时开始紧张起来。

总理秘书向黄碧天再次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抓紧时间破案,如果实在觉得力量不足,可以考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目前不在岗位上的同志。

正是因为周总理的这个指示,郭应峰从“五三学习班”被请了出来。

郭应峰这8个小时内,面对的就是各地送来的和案件有关的调查。

8小时之后,郭应峰对俞午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第一:作案者是一个女人,年龄并不大,在30岁左右。

第二:此人盗窃的技术熟稔,但是初出茅庐。

第三:她现在应该就住在陕西省某个小城镇上。

第四:这女子就纯粹是一个盗窃犯,和政治扯不上关系。

郭应峰的判断把俞午说得一愣一愣的,他怎么就从这些线索里面推论出这么多信息呢?

郭应峰解释,这个红灯牌护肤膏深得青年女性的喜爱,价格低廉,在城镇的销量比较大。而农村妇女因为经济原因,基本上不用这种护肤膏,而是使用猪油。

其次,这个女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打开链条,肯定具备很强的撬锁技术。如果这个女人是在“实战”之中练出这样的技术,那么她就不会误打误撞偷这样一个不能卖的东西,肯定还不会分辨真正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午觉得不对,他连连摇头:“正是因为盗窃的不是财物,所以肯定是政治性犯罪,就是瞄准了目标下手的。”

郭应峰胸有成竹:“你看涞源县丢失的那个包,是在一个多月之前,那时候TQD仪器还没完工,秦家康和杨晓晨也不知道会接这个任务,盗贼怎么可能正好在这个时候准备一样的包呢?”

俞午一听,马上语塞了。

难道这真的就是一个盗贼,巧合地偷了一个包吗?

06

郭应峰说:“这个女人,伪装了外貌还能伪装年龄,秦家康和杨晓晨都没有发觉此人有问题,这人演技了得,甚至可能在什么剧团学过演戏。事不宜迟,这个女贼就在山西,只要抓住了他,TQD被找回来肯定不成问题。”

俞午现在还因震惊说不出话来,一时间还不知道怎么去查。

而郭应峰已经想好了:“在天亮之前,你们要找到最近同类报案的记录,务必要快,我在天亮之后回市公安局提审在押的流窜盗犯,他们也许知道一些线索。”

果然,第二天郭应峰就在监狱一个个审问被捕的盗贼,最后打听到一个江湖外号“蝴蝶”的女人。

这女的23岁左右,会唱样板戏,她也是最近才冒出来的女贼,师父是已经被枪毙的北方五省流窃惯盗中有名的“锁王”贾福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巧的是,郭应峰还找到了三名见过“蝴蝶”的窃贼。

根据他们的描述,郭应峰找专门的画师画下了此女的画像,立刻赶印了数百份发给了太原为中心的各铁道线车站派出所和乘警。

此外,还有50多名刑警便衣乔装之后,在各趟火车上寻找此女的踪迹。

皇天不负有心人,到了晚上7点,阳泉传来了好消息,有便衣刑警发现了“蝴蝶”,她在阳泉下了车,住在车站附近的旅馆里面

郭应峰听说后,二话不说,带着一名助手来到了阳泉,也住进了旅馆之内。

第二天一早,旅馆食堂中,旅客正在用餐,郭应峰坐在“蝴蝶”的不远处。

助手此时已经拍好了照片,冲出来之后立刻通过电传输往太原。

经过三名狱中窃贼的辨认,的确是“蝴蝶”无疑。

但郭应峰现在还不能立刻下达命令逮捕,“蝴蝶”是要抓的,但是最重要的是TQD仪器究竟在哪里?

如果“蝴蝶”死不肯承认TQD仪器,他们没有证据,根本逼不出来。

郭应峰于是想到一个办法。

中午,“蝴蝶”离开了旅馆来到一家清真饭店吃饭,而郭应峰佯装成外地采购员,带着两名知青模样的青年,也坐在她附近。

这时候,有一名穿着土里土气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正巧坐在了“蝴蝶”的对面。

他看起来老实憨厚,但掏出来的钱包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

这钱包里面鼓鼓囊囊全是十元大钞,“蝴蝶”惊讶地看着他。

这时候,郭应峰突然喊了一声,让服务员上个三鲜砂锅,他们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说话。

吃完饭之后,两名知青走了,郭应峰掏出一根烟,然后在身上寻找火柴。

因为找不到火柴,他就把身上的东西都摆在桌上,其中就有“蝴蝶”所住旅馆的“住宿证”。

郭应峰嘟囔了一声,就笑嘻嘻走到那名土里土气的乡下人面前:“老哥借个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乡下人掏了火柴给他,他点了烟之后还不走,和那名乡下人聊了起来,回到位置上之后就背对着“蝴蝶”坐着。

过了一会儿,乡下人吃饱就走了。

但不过一两分钟,他又焦急地折返到饭店,开始在饭店翻找起来。

他的钱包不见了。

乡下人急得直打转,冲到“蝴蝶”的面前,拉着她就问:“同志,你看到我的钱包了吗?”

“蝴蝶”明显一愣,马上摇头:“没有啊!咋啦?”

乡下人这一下子腿都软了,躺在地上打起滚,哭喊着:“这是俺全大队的救济款啊!丢了俺咋活啊!”

饭店里所有人都围上来了,其中有不少人看到了乡下人刚才拿出钱包。

因为乡下人一口咬定就是在店里面被偷的,店里的经理想了想,最后只能麻烦店里的食客配合一下,请了店里的一名后厨的厨师和一名女会计来搜身。

大家出于同情,也急着赶紧证明自己的清白离开这里,所以都很配合。

结果所有人都被搜过了,还是没有找到钱包的下落。

郭应峰这个时候才说:“看来钱包是你刚刚出门的时候弄丢的,和我们无关啊。”

郭应峰说完,还拿出一张十元钱塞给他:“你赶紧去派出所报案吧,让警察帮忙找找。”

乡下人走了之后,郭应峰还喝了不少酒,才回到旅馆里面。

按照他的预想,“蝴蝶”马上就会来找他了。

07

没错,这是郭应峰和助手配合演的一场戏。

这个“蝴蝶”还很年轻,贪财又心狠手辣。

根据了解“蝴蝶”的几名窃贼交代,“蝴蝶”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和“锁王”贾福坤学习了开锁,但现在贾福坤已经死了,她的技艺很难再有长进。

在铁路上开锁偷包确实对“蝴蝶”来说易如反掌,但在这些盗贼心目中,“捉兔子”(拎包)不如“轧轮子”(扒窃)。

“蝴蝶”刚刚偷了一个无用的东西,现在看到郭应峰不动声色在她眼皮子底下就能偷走他人的钱财,肯定佩服得五体投地。

加上郭应峰故意把宾馆的住宿证放在桌上,“蝴蝶”如果有心想要学这门盗窃的手艺,马上就会来找她。

郭应峰回到宾馆之后,拉上窗帘,就开始把钱铺在床上,故意用被子盖住,装作正在数钱的样子。

果然不一会儿,“蝴蝶”就来敲门。

郭应峰问:“是谁?”

“蝴蝶”佯装回答:“是我,服务员。”

郭应峰刚开门,“蝴蝶”直接冲了进去,掀开床上的被子,得意洋洋地对郭应峰说:“我果然猜得没错,钱就是你偷的,人不可貌相啊,你竟然有一手绝活。”

郭应峰假装出盗贼被抓包的凶狠,关上门举起凳子就要和“蝴蝶”打起来。

“蝴蝶”从怀里掏出匕首,威胁郭应峰:“姑奶奶会飞刀,一刀就能扎死你。”

郭应峰马上就“怂”了,央求“蝴蝶”饶他一命,他愿意把赃款和“蝴蝶”平分。

“蝴蝶”见郭应峰如此窝囊,开始吹起了牛逼:“姑奶奶那里不缺钱,谁稀罕这些钱。”

她问郭应峰叫什么名字,手艺是在哪里学的。

郭应峰道:“我叫郭忠,我自个儿练的手艺,在解放前就已经练成了。”

“蝴蝶”果然掉进了郭应峰的圈套,马上就说想要拜师。

郭应峰见鱼已经上钩,也不急着收网:“你得告诉我你是谁,我才好收徒啊。”

“蝴蝶”道:“我叫奚若兰,道上的朋友喊我蝴蝶。我出道不久,我师傅是锁王贾福坤,我就在太原铁路一带混点饭吃,也小有点名气。”

郭应峰故作惊讶:“那你是贾福坤的徒儿,干的世‘捉兔子’啊,怎么和我学这一手呢?”

奚若兰果然抱怨起来:“光捉兔子也发不了财,我也想学学轧轮子。”

原来奚若兰和贾福坤学开锁只有三天,三天后贾福坤就跑了,真正开密码锁的绝技还没传给奚若兰,奚若兰只能在火车上偷别人的行李,想要去有钱人家开密码锁是根本不可能的。

郭应峰听完之后还在卖关子:“如果折进局子了,你能做到守口如瓶吗?”

奚若兰还信誓旦旦说:“能!”

郭应峰眼睛一亮:“你是自己找过来的,你怎么证明你不是公安局的便衣警察,你要是真的是贾师傅的徒弟,你得证明你自己给我看看。”

奚若兰着了郭应峰的道,见郭应峰房里有条链条锁,直接拿来,当着郭应峰的面,手指一动,一条细钢丝钩子就出现了,郭应峰还没看清楚,奚若兰已经把锁撬开了。

这条链条锁当然是郭应峰提前准备的,就和秦家康此前绑住箱子用的链条锁是同样的款式。

现在郭应峰掌握了部分证据,但他还要想办法把TQD仪器的下落套出来。

08

郭应峰继续套话,和奚若兰聊了起来。

奚若兰抱怨起自己收入有限,郭应峰说:“这是眼力问题啊,干我们这行,除了真本事,也要有眼力,否则你本领再高,也是小本买卖,你说是不是?”

奚若兰这下子好像是找到了知音,拍着大腿说:“是啊是啊!前辈说的是,我前几天就吃了一个亏,我扮作一个男人在火车上见到了两个主儿,派头很大,坐车轿车直接送到了车站,还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包,没想到我好不容易偷过来,里面是一团棉花抱着的废铁……”

郭应峰听到这里,心中已经是狂喜了,但他还要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所以呢?你把这个废铁扔了?”

奚若兰还没察觉到什么不对劲:“可不是,直接扔到人民公园的荷花池里了!”

郭应峰哈哈大笑:“哎呀姑娘,你可还是要有点眼力见啊。”

奚若兰还在嘻嘻哈哈:“所以要跟您老学习啊!”

郭应峰笑着咳嗽了几声,短短几秒钟时间内,一群刑警破门而入,拿着手枪就冲了进来。

奚若兰一瞬间蒙住了,她还幻想着这些警察是来抓郭应峰的。

但见郭应峰相当镇定,还从一位刑警手中取了一副手铐亲自给奚若兰铐住。

奚若兰才崩溃大喊:“你他妈的,你是便衣警察!”

一小时后,总理办公室收到了电报,案情水落石出。

奚若兰果然是晋剧团演员,后来剧团解散,她无所事事,就开始了这种偷鸡摸狗的营生。

贾福坤当时正在逃,遇到了奚若兰,住在奚若兰家中,用了三天传授了她一些犯罪手段。

奚若兰就开始在铁路作案,TQD案件其实就是偶然发生的。

当天下午,TQD仪器终于被一群刑警从荷花池里打捞出来,这起大案最终在限期之内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