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从甲午中日战争胜利之后,便体会到了侵略带来的快乐,一门心思的琢磨着如何靠侵略完成逆袭。

毕竟,英法等国家靠着侵略淘金,积累财富的速度简直令人咋舌。日本看着英法发家的历史,满脸都是羡慕的神情。

随着清朝的灭亡,中华民国在建立之后,也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陷入了军阀乱战的局面,这让日本更加坚定了侵略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穷了,而且工业水平极为落后。于是,日本便开始将矛头指向了东三省。

东三省的土地面积,是日本本土的两倍大,日本仅仅是占领东三省,就能够让他们的国土面积翻倍,这是如何泼天的富贵?

当时的东三省在张作霖的手中,张作霖作为东北的实际掌控者,可谓是兵强马壮,日本多年来都没有占到便宜。

后来随着斗争的加剧,日本炸死了张作霖,让事情迎来了转机。张学良接班东北之后,手腕要比张作霖差不少,此时国内的大环境也在变化,内外局势的波动,让少帅有些无所适从。

当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向北大营进攻时,张学良却发出了不抵抗的命令,最终丢失了东三省。也为之后的日本全面侵华埋下了隐患。

经过几年的发展,日本进一步强大起来,他们幻想着能够再多占一些土地,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而此时的蒋介石,还在拼尽全力围剿红军,虽然张学良兵谏后,迫使蒋介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并未抵挡住日军进攻的铁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后,涌现出了不少抗日人士。单纯就我党的武装力量来说,就改编成为了八路军,下面管辖3个师,共计4.5万人。

除了八路军之外,当年没有参加长征,坚持在南方打游击的部队,被改编成为新四军,大约有1万多人。

除此之外,在东三省地区,还有一支抗日武装,那就是东北抗联,曾经达到过3万人,下面有11个军。

三支部队相对比来看,东北抗联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

首先来说,东北抗联是最先进入到抗战中的部队,日本关东军在进入东三省之后,那些没有撤走的东北军以及抗战人士,都已经开始展开敌后抗日了。

那时候的日本可正是兵力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东北抗联战士的围剿,力度相当之大。甚至为了围剿一两个革命人士,动用几百人的队伍。

其次,东北的气候环境相当恶劣。在冬季的大山中,要想找点吃的,可谓是难上加难。当年杨靖宇将军曾饿着肚子与日军斗争,多日来粒米未进,最后连皮带和棉花都吃了。

饥寒交迫之下,对于革命人士的意志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在这样的恶劣的条件之下,东北的革命队伍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在日本三光政策的加持之下,又加上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东北抗联队伍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动摇。

随着谢文东和李华堂的叛变,抗联队伍曾从三万人锐减到1000人,差点就被日军彻底瓦解。但不管如何困难,东北抗联一直战斗在抗日的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抗日战争胜利,东野在东北发迹并且壮大,抗联便顺势编入了东野,加入到了解放东北的百万大军当中。

在打赢了辽沈战役之后,随着林总挥师入关,推翻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他们也终于苦尽甘来,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