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李自成两个人本质是不同的,虽然出身都是农民,但是李自成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农民起义军,从没变过,而朱元璋这个人是经历了身份转变的,从他后来极力否认自己早期落魄经历就能看出来。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其实直到现在也很难彻底的讲明白,但是两千年来农民起义无一成功,已经确实是能说明农民起义,就是无法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张角,到李密,再到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别管这些义军领袖到底水平怎么样,成分多复杂,都证明了一件事,就是如果手下军队的农民成分过高,就注定成不了大事。能割据一方就是最好的结局,这可能就是中国特有的田园经济造成的,想让农民目光长远做长期打算实在是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自成的部队战斗力跟清军没法比,本身还没有独立完整的运行体系,钱粮财政兵员都不稳定,清兵在东北正面战场都打了多少轮了,部落土地早就整理差不多了,交战了,那对面就是正规军加完整后勤纯一台战争机器。战场上能否打过,才是决定能否有机会掌握天下的第一要务。要是山海关之战,清军没打过李自成(虽然从兵力、后勤和士兵战斗力看,李自成完全没机会),那么那些地主完全可以供李自成后面慢慢拉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自成1629年就参加农民起义,打了十几年的仗,可以说他前期跟着别的老大混,没机会独立发展。1636年高迎祥被杀后,李自成被起义军推为闯王,真是成为各义军的老大,到1645年被杀,他当老大发展时间为九年,而九年的时间,朱元璋当老大是什么成绩呢?他此时已经击败陈友谅,成为天下各割据势力的第一人了,地盘不如李自成大,但控制力,基层建设,核心地区的国家城市化水平,远超李自成,(刘邦也一样,汉中地区的经营,也是同时期各军阀最强)说到底还是个人能力问题,出身不好没得选,但是后期只要有毅力可以补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李自成有能力把河南山西经营为自己的根据地,也许他还真有力量问鼎天下,说不定能当第二个朱元璋。问题是,他在河南除了吃大户和彻底破坏,什么经营都没有。所以山海关之战后,他也只能一路南逃。北方已经没有供他吃饭的地盘。原本可以吃饭的地盘,一半被清军破坏了,一半被李自成自己破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是,李自成的能力非但不如朱元璋,也不如洪秀全。洪秀全在控制地盘是有经营的,甚至还有一度繁荣的海外贸易和商品出口。如果不是英法阻扰,一旦让洪秀全拿到了上海,他是不会输的。同样是流寇作战,李自成甚至不如黄巢。黄巢好歹有本事一度死守长安,李自成却完全守不住北京、西安、潼关、大同、襄阳,他只用八个月就丢掉了整个北方地区。几年后,在绝对优势清军的包围下,姜镶死守大同超过九个月。这不算是苛责李自成吧,事实是,他连明朝一个边将姜镶的本事都没有。李自成是只会吃大户、开不纳粮的无政府主义空头支票,终究成不了气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自成始终没有跳出自己的阶层,他的眼界太低,太差,他看不出自己有几斤几两,他看不出自己的胜利更多是明朝的自身的腐败,他但凡看出问题他都不会选择在自己没有消化成果。大明虽是朽木,但这朽木一直在对抗满清,吴三桂、洪承畴等边军始终没有大规模南下镇压农民起义,李自成逼死崇祯已经是愚蠢,逼吴三桂更是找死,过于轻松获得胜利让他摆不正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