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探索下,多种因素被确认为导致痴呆的风险因子,如吸烟、高血压、遗传背景、糖尿病等。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你的血型也可能潜藏着影响认知健康的密码,波及记忆、语言表达、性格变化等多个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的血型也可能潜藏着影响认知健康的密码

血型与认知健康:科学揭秘

一个研究团队历时三年半,追踪调查了超过3万名个体,旨在探究血型与认知功能下降之间的联系。研究期间,参与者接受了多项认知能力测试,包括语言流畅度、即时记忆、定向能力以及学习并回忆10个单词的能力。

研究结束时,共有495人出现了显著的认知衰退。在这部分人群中,有一个血型群体被发现具有更高的认知衰退风险——AB型血。数据显示,AB型血人群的认知障碍风险比(Odds Ratio, OR)为1.82(95%置信区间为1.15至2.90),这一关联独立于年龄、种族、地域和性别。此外,研究还发现血液中凝血因子VIII水平较高也与认知问题风险增加相关,每升高40 IU/dL,风险比增加至1.24(95% CI 1.10至1.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解“风险比”

风险比(OR)是衡量风险因子(或暴露)与结果之间关联程度的一个指标。简而言之,OR代表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因此,当OR大于1时,表明该结果在暴露组中发生的可能性高于非暴露组。

AB型血的人多么?

中国的血型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以下是对中国人群血型比例的概述:

A型血: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A型血在中国人群中的比例大约在28%到35%之间,是较为常见的血型之一。A型血人群在中国北方某些地区可能更为常见。

B型血:B型血的比例大约在10%到24%之间,相较于A型和O型血,B型血在中国人群中的比例略低,但在一些特定民族或地区,如蒙古族、满族以及中国北方某些地区,B型血的分布比例可能会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B型血是最为罕见的血型,占比约为5%到9.46%

O型血:O型血是最普遍的血型,占据了中国人群的大约41%到50%,在南方地区如华南地区比例较高,向北逐渐递减,显示出从南到北的地域差异。

AB型血:AB型血是最为罕见的血型,占比约为5%到9.46%,在各个民族中的分布都相对较少。

根据美国红十字会的数据,约有4%的白种人、4%的非洲裔美国人、2%的拉丁美洲人以及7%的亚裔美国人拥有AB型血。

风险增高的原因何在?

研究作者推测,AB型血与认知障碍风险较高的关联可能与该血型对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影响有关,而既往研究已证实CVD风险因素与认知衰退之间存在联系。

AB型血人群应如何应对?

首先,重要的是认识到这仅是一项研究,其结论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是否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尽管该研究揭示了血型与认知衰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请注意,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但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许多其他因素与降低痴呆风险紧密相关。换句话说,有许多可控因素可以帮助你减少痴呆风险,包括均衡饮食、规律体育锻炼和持续的智力活动,这些都被反复证明能有效降低痴呆风险。因此,无论血型如何,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始终是维护大脑健康的金钥匙。

如何得知您的血型?

医院血型鉴定检查:最直接的方式是去医院做血型鉴定检查。你可以找医生开具检查单,之后通过采手指血或静脉抽血的方式来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大概10元。

体检报告:部分体检机构会在体检套餐中包含血型鉴定项目。如果你近期有过全面体检,可以从体检报告中查看到自己的血型信息。

献血:参与无偿献血时,献血前会免费为你检测血型。这是既可以帮助他人又能了解自己血型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Alexander KS, Zakai NA, Gillett S, et al. ABO blood type, factor VIII, and incident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REGARDS cohort. Neurology. 2014;83(14):1271-1276.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0844